当前位置:首页  >  炼油与石化工程  >  广石化重催装置长周期运行创纪录
炼油与石化工程

广石化重催装置长周期运行创纪录

2009/4/2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09年4月21日]  截至4月上旬,广州石化重催装置已经连续运行1380天,负荷率高达105.03%,再一次打破其在上一周期创下的1195天的长周期运行纪录,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同类装置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装置。
   这套运行近20年的旧装置,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实属不易。该装置曾在集团公司催化裂化“安、稳、长”运行竞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但近几年来,各大炼厂在催化裂化装置积极采用新工艺,并实现大型化,相比之下,广州石化重催装置在技术上已落伍。再加上近年原料劣质化加剧,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装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总部排名下降。面对被动局面,重催装置强化“严、细、实、恒”管理手段,将精细管理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消除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拦路虎”。
   在重催装置连续运行的几年时间里,摆在广州石化人面前的第一难题,就是号称装置“心脏”的四机组面临“罢工”的危险。2008年,该机组因为两台烟机转子先后损坏,面临停主机开备机的不利局面。如果按惯例,等转子送返厂家维修好后至少需要一个月,其间因备机风量较小,使装置生产负荷降至正常的70%,此时,其备机状况也不太好,随时会导致装置停工事故的发生。为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广州石化在没有转子的情况下,拆掉烟机联轴节,去掉烟机,以“三机组”的方式运行。这种在国内同类装置中第一次大胆“吃螃蟹”的尝试被事实验证是完全成功的,“三机组”平稳运行41天,其间装置生产负荷高达113.9%,为重催装置安全稳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州石化炼油二部通过大力创建学习型班组,充分提高职工的素质以应对装置新挑战。该装置在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操作工制定岗位学习计划,鼓励职工跨岗位跨系统学习,在奖金分配上向跨岗位人员倾斜,解决了人员紧张的困难,保证了装置安全生产。经过多年的积累,重催装置的48名生产操作人员中已拥有高级技师2名、技师5人、助理工程师3人、高级工20人,整个装置职工的操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高素质的工人,成为装置最大的“软资本”,是重催装置实现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确保装置平稳运行,炼油二部结合装置现状,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活动方案。为确保装置现场出现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该部还把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作为“我要安全”活动的重要内容,由部领导及装置主管分别组成四个查岗小组,组织夜间不定期查岗。在强化劳动纪律的同时,该装置还坚持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周检制度化、经常化,每周由装置主管带队进行周检和隐患排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逐项登记,立即整改,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