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炼油与石化工程  >  中石油石化院加快发展为炼化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炼油与石化工程

中石油石化院加快发展为炼化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2009/3/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09年3月17日]这是中国石油唯一的直属炼化科研机构;这是刚刚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和多项工业化研究成果的科研机构;这是正在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目标快速发展的科研机构;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顽强拼搏、发奋奉献……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组建才短短几年,就在科研攻关中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记者日前从石化院2009年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在炼化业务发展的新形势下,这个院决心按照集团公司部署,着力在解决炼化生产经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上下工夫,在新产品开发、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为炼化业务大发展作贡献立新功。
  强化技术服务,为炼化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技术保证
  刚刚过去的2008年,石化院把技术服务作为全院重点任务,在五个方面着力强化:强化乙烯原料优化服务,提高收率,降低能耗;强化新产品开发和后加工应用技术服务,提升合成树脂市场竞争力;强化催化剂推广应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强化安全、环保技术服务,促进炼化业务安全、清洁发展;强化决策支持、标准化研究和质量服务。
  摆在记者面前的实例和数据不胜枚举,仅列一例:在乙烯原料优化服务上,为乙烯装置提高收率、节能降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兰州石化乙烯和双烯收率分别提高0.84和0.76个百分点,能耗降低73.54千克标油;大庆石化乙烯和双烯收率分别提高0.47和0.43个百分点,能耗降低13.54千克标油。进而将服务范围扩大到辽阳石化、抚顺石化和独山子石化,服务深度不断延伸。
  今年,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炼化业务要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的新要求,石化院将更加紧密围绕炼化生产,抓住关键环节,大力开展合成树脂专用料和合成橡胶新产品开发、原油评价、乙烯原料优化、催化剂优选评价、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到2010年具备为炼化生产优化主要原料、优选主要催化剂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到2015年具备为集团公司炼化业务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的能力,为炼化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技术保证。   加快技术研发,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技术   石化院在集团公司炼化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加强。记者了解到,石化院牵头承担的股份公司3个重大科技专项进展顺利;2008年立项的科技管理部29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42项研发课题均按计划全面实施。   去年,石化院的汽油脱硫成套技术等7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实现工业化开发应用,重点科研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专利数量大幅增长,全年申请专利86项,比2007年增长8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炼化业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要求石化院更加紧密地结合炼化工程建设的需要、炼化生产经营的需要、炼化产品开发销售的需要,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开发步伐,力争到2010年形成5至8项自主创新的工业化催化剂和成套工艺技术,到2015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化大型成套技术,为集团公司炼化业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加快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   科研领军人才相对不足,是石化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所面临的制约瓶颈。这个院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突出任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队伍结构。   去年,石化院从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引进归国博士后、从炼化企业选调炼化生产工艺专家共28名;从中科院、重点大学等单位双聘、特聘一流专家40名;有14名员工被聘任为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这些都为有力提升研发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人才特别是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石化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快速突破。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项目安排、量身培训、实行导师制和专家制、考核激励等措施,快速提升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到2015年,培养造就一支由数十名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重组整合仅两年的石化院,实现了快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炼化科研已扬帆起航,石化院正以坚定的信心朝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化研究机构的目标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