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与石化工程
青岛“大炼油”明年5月出第一桶油
2007/12/2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2007年12月26日] 从明年5月份开始,包括青岛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将用上来自青岛中石化大炼油项目生产的高品质成品油。随着“大炼油”项目建设接近尾声,新世纪我国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正在胶州湾西海岸拔地而起。大炼油项目进度如何?将生产什么样的油,卖到哪里去?对环境有影响吗?12月25日,带着一串串疑问,本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戈庄以东的中国石化青岛大炼油项目现场,走进了这个神秘的“百亿大工程”。
现场打探 年炼油千万吨仅需500人
12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大炼油项目施工现场,昔日空旷的土地上,如今已是一片繁忙,高耸入云的高塔林立,一排排粗大的管道蜿蜒穿行,一个个白色“大球”、油罐列队两旁,施工车辆进进出出,整个厂区显得气势恢弘。
据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乔宪一介绍,青岛大炼油是中国第一座一次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吨炼油能力的炼油企业,总投资125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年销售收入预期可达300多亿元。厂区总占地面积为222.1公顷,由于自动化程度很高,整个厂区仅需500人管理。记者看到的高塔就是炼油装置,分连续重整、催化裂化等16种。还有83个储油罐,四个矮粗的灰色圆柱形装置用来储存原油,白色的桶状装置用来储存汽油、柴油,而“白球”用来储存液化气。
在一个高塔下面,工人师傅正在用检测仪检查设备。一位姓王的师傅擦擦汗,抬头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工程进展 月底建成明年5月就出油
据公司工程部有关工程师介绍,从2005年正式动工到现在,经过600多天的日夜奋战,目前整个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到本月月底,炼油厂的各项设备和基础设施将基本建成;明年1月到3月进行试运行调试;明年3月中下旬,开始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5月份要生产出第一桶成品油。
青岛大炼油工程原料为,沙特重质油和沙特轻质油的1∶1混合原油,加工方案采用“常减压+延迟焦化+加氢处理+催化裂化”。
油品销售 青岛“近水楼台先得月”
大炼油项目一旦投产成功,生产出的成品油将销往哪些地方?据乔宪一介绍,按照中国石化的整体战略,青岛大炼油生产出的成品油主要供应整个华北地区,而青岛作为整个供油管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将成为最先受益者。
乔宪一说,公司正式投产之后,每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外购甲醇4万吨、制氢天然气2万吨,燃料天然气0.34万吨。生产汽油258万吨、柴油397万吨、煤油52万吨、液化气70万吨、抽余油7万吨、聚丙烯19万吨、硫磺19万吨、苯5万吨、混合二甲苯37万吨、焦炭44万吨,合计911万吨,其中综合商品率为90%。
2008年投产后的7个月时间内,公司要从中东进口大约560万吨原油,这些原油可以生产近370万吨成品油,青岛将从中“分享”几十万吨。
环保领先 排放达国标产品是欧Ⅲ
2008年奥帆赛要在青岛举行,很多市民担心,大炼油会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乔宪一介绍,大炼油项目采用的是国际领先的清洁生产工艺,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的标准和青岛市提出的环保要求。
通过这种清洁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油,全部符合欧Ⅲ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的成品油目前仅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供应。同时,他也透露,公司正在为能够生产出符合欧IV排放标准的成品油而进行前期的技术、人才和设备的准备。他表示,中石化作为全世界炼油行业第三大企业,全球石化行业排名第四的世界500强企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炼油项目落户青岛,肯定会首先做好环保工作,保护好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影响深远 直接舒缓市场供应压力
今年以来,各地先后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紧张的现象。青岛大炼油项目的投产,对于缓解国内的“油荒”现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据介绍,大炼油项目建成之后,可实现年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生产柴油397万吨、汽油258万吨,将直接舒缓目前国内汽油、柴油的供应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2007年全年,中国没有新建的炼油厂投入使用,所以增加炼油加工负荷率成为增加成品油生产的主要方式。而大炼油项目的投产,将对调整国内炼油产业结构,应对国际竞争,提高炼化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