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商报2011年6月29日]与以往在空心抽油杆中下入电缆加热技术不同,近期,塔河油田采油二厂试验通过空心抽油杆内腔,向井内注入热载体或化学药剂等介质,成功将地下5000米的超稠油采出来。
降低稠油黏度,使地层中的稠油能顺利举升到地面,是稠油开发生产的必须条件。塔河油田油藏埋藏深度在5400~6500米,而且绝大多数是原油黏度在上万毫帕·秒(50℃)以上的超稠油。以往采用空心抽油杆">
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塔河油田巧用抽油杆增产超稠油
勘探与钻采工程

塔河油田巧用抽油杆增产超稠油

2011/7/7 9:04:1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石油商报2011年6月29日]与以往在空心抽油杆中下入电缆加热技术不同,近期,塔河油田采油二厂试验通过空心抽油杆内腔,向井内注入热载体或化学药剂等介质,成功将地下5000米的超稠油采出来。
  降低稠油黏度,使地层中的稠油能顺利举升到地面,是稠油开发生产的必须条件。塔河油田油藏埋藏深度在5400~6500米,而且绝大多数是原油黏度在上万毫帕·秒(50℃)以上的超稠油。以往采用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是将加热电缆下入空心抽油杆内,从地面送入交流电加热空心抽油杆,耗能大且油管壁易结垢。
  今年3月,该厂在稠油黏度为9.4万毫帕·秒(30℃)的TK605CH井,进行新空心抽油杆降黏工艺试验,以连续或间断方式通过空心抽油杆内腔,向井内注入热水、热油、蒸汽和化学药剂,在井筒油管内形成一个正循环系统,提高井筒温度,降低原油黏度,消除井筒结蜡。
  目前,该井各项生产参数运行平稳,日产稠油29.5吨,较实施该工艺前增油4吨。日掺稀油16吨,日掺降黏剂12立方米,节约掺稀油4.3吨。
  空心抽油杆降黏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井筒内稠油黏度高、人工举升困难、稀稠比高等问题,为优化掺稀的实施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