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胜利海上原油生产累计突破三千万吨
勘探与钻采工程

胜利海上原油生产累计突破三千万吨

2010/7/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胜利日报2010年6月29日]截至2010年6月23日,海洋采油厂累计生产原油3031.94万吨,一举突破3000万吨大关。  
作为第一家“下海”的陆上油田,在没有任何开发模式可循的情况下,胜利油田按照少井高产、先易后难的开发原则,1993年正式投入开发埕岛油田,当年产油10万吨。199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稳定东部”石油战略,油田进一步加快了胜利浅海石油勘探开发步伐,当年原油产量达到30万吨。
  从1995年开始,馆陶组油藏全面开发,海上油田产量逐年上升,1996年年产油量突破100万吨,三年后突破2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200万吨级浅海大油田。自2000年转入注水开发以来,胜利油田海上原油生产一直稳定在210万吨以上运行,成为油田重要的资源和产能接替阵地。
  随着海上开发的深入,埕岛油田整装区块的储量已基本探明并已动用,勘探目标转向隐蔽油气藏和低品位油气藏。地质研究人员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和相干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多种技术,在垦东北坡开展精细地质研究。
  2005年,海上油田在探索隐蔽油藏上取得新突破,全年钻探井15口,完成探明储量2100万吨,新增动用可采储量278万吨,油气勘探摆脱多年来资源投入产出失衡的局面,开始步入良性循环为特征的发展轨道。
  2005年后,垦东34区块、垦东341区块和垦东481区块陆续投入开发,成为海上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2006年12月28日,胜利油田第74个油气田——新北油田诞生。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胜利海上油田提高油井产能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不断提升,海上水平井在应用规模、领域及类型方面不断扩展。相继完成了我国第一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鱼骨状分支水平井、中石化第一口裸眼砾石充填防砂水平井和第一口天然气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等,实现了少井高产,促进了海上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
  中石化集团公司已经批复埕岛中心三号平台的建设方案,将于2012年投产。   记者获悉,“十二五”末,胜利海上年产油将突破3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