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鲁迈拉油田水淹区土壤修复成效显著
勘探与钻采工程

鲁迈拉油田水淹区土壤修复成效显著

2023/12/2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回收原油超500万桶修复污染土地400万平方米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3-12-26]鲁迈拉油田水淹区土壤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2月20日,油田回收原油超500万桶,修复污染土地400万平方米,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油田绿色低碳发展。
  鲁迈拉油田是世界第二大在产油田,1953年投入开发。2009年中国石油和bp联合中标鲁迈拉油田后,高度重视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加快油水分离设施改造、污水回注地层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水淹区污染治理,不断取得突破。
  进行土壤修复的前提是改变油田生产水开放管理模式,实现闭环管理,即停止排放含油量不达标的生产水。具体来说,需要减少生产水排放,提高回注率,增加蒸发池大气蒸发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新建生产水处理装置,完善现有生产流程。联合公司工程部、生产部、维护部和采购部等部门通力合作,新建4套电脱水装置、16套预脱水装置、7套生产水无效回注设施、1套生产水处理设施和2座污油回收站,将集中处理站电脱水系统升级改造为双频电脱水装置,更换新的液位传感器和液位调节阀,并将关键参数上传到油田可视化系统,便于远程监控和分析。
  同时,联合公司在油区新建11座生产水蒸发池,作为事故工况下应急排放设施。每座蒸发池均包括3个不同功能的池子,经过专门的基础层和防渗层设计,防止生产水渗入土壤。最终,蒸发池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水淹区。
  去年12月,油田生产水全部注入DAMMAM层,实现了生产水的无效回注和自然蒸发。首座产出水回注设施(PWRI1)项目将在今年12月31日实现首水目标,并在2024年逐步实现30万桶/天注水。生产水经处理后输送到注水站,然后回注到地层,并逐步减少来自阿拉伯河水的注水量。
  在土壤修复工作过程中,联合公司成立了包括250名专职人员的土壤修复团队,动用了庞大的重型车队,进行土壤分离、铺设、转移及净土回填。通过详细的规划和高效的组织协调,顺利完成了既定的土壤修复工作,达到了验收标准。
  目前,3号站和5号站附近的大片土地已经完成修复,正在集中治理4号站附近的水淹区。从2022年11月起,4号站不再向站外排放生产水,全力进行该区域的土壤修复工作。所有工作预计于2024年完成。4号站水淹区最终将回收约200万桶石油。
  十几年来,鲁迈拉油田坚持不懈地解决生产水处理和水淹区土壤污染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油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