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世界级石油装备出盘锦
勘探与钻采工程

世界级石油装备出盘锦

2009/8/1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大庆油田报2010年6月3日]  在喇嘛甸油田原油4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的征程上,可谓布满荆棘:储采失衡、“瓶颈”技术攻关难度攀升、成熟技术储备不足…一座座困难之峰等待逾越。在科研战场上,采油六厂科研人员高擎科技利剑,与制约油田发展的困难和矛盾展开了激烈较量。高浓度聚驱规模推广,增油效果显著;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为增储找到新的激活点;三类油注聚明显见效。“战果”接踵而至,科技增油让特高含水的喇嘛甸油田尽显生机。  
     生机显现在精细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化,为科研攻关与现场试验树起了“方向标”
  在油田地下,砂体发育状况和剩余油分布宛若庞大的“迷宫”,没有精细地质的深度“揭示”,一切开发手段都是“雾里看花”。7个区块砂体解剖图与沉积相带图,1352个解剖剖面,7640多张井组结构界面图,4469口井的可视化区域覆盖……这些就是采油六厂科研人在精细地质研究领域付出的辛劳。付出就有回报,累累硕果接踵而至,并且正在全方位、深层次地指导着两驱开发、现场试验等多个领域。他们重点突破了结构界面理论与厚油层内部建筑结构解剖技术,为层内挖潜提供了依据;创新发展了单一河道砂体解剖技术,进一步清晰了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点;发展了成因分析模式预测相带绘制技术,对砂体的沉积特征有了更深认识;实现了油藏描述的三维表征,即“可视化”,使千米油层得到最直观显现。
生机显现在二类油层高浓度聚驱规模推广与三元复合驱试验见效,使攻坚“武器”日益精锐 
  “若采用此模式开发整个二类油层,到2012年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5个百分点,可新增剩余可采储量5957万吨,相当于整个大庆油田近一年的产量还要多。”采油六厂地质大队副大队长姚再学介绍说。这个模式就是高浓度驱油技术。该技术是采油六厂提高采收率探索中的一项重大成果。在高浓度驱开发过程中,采取了“量体裁衣、区别对待的个性化高浓度方案设计”思路,从根本上保障了高浓度驱效果。截至目前,采油六厂已有4个二类油层高浓度聚驱区块,累计增油65万吨,喜人的开发效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三元复合驱油试验的开展为二类油层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全区62口油井已累计增油12.4万吨,阶段提高采收率12.62个百分点。
生机显现在一类油层聚驱后攻关与三类油层聚驱试验见效,使探索的路途变得光明  
  聚驱后的一类油层是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但骨头中仍有5000多万吨的剩余地质储量,依然是实现持续稳产的主力。为此,科研人员“寄出”小井距高浓度和泡沫复合驱技术这两大“法宝”。泡沫复合驱具有调剖、控制流度和提高驱油效率的神奇功效,聚驱后还可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经过半年,试验已初见成效,试验区含水下降了0.8个百分点,有一口中心井下降了2.7个百分点。而针对三类油层,则开启了低渗透油层聚驱的大门,剩余0.84亿吨原油有望见青天。仅试验区5口中心井就已实现日增油4吨的好效果,含水也下降2.9个百分点,试验区阶段提高采收率4.08个百分点。
  在喇嘛甸科研攻关的战场上,英勇、睿智的采油六厂科研人员已厉兵秣马、满身戎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