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与钻采工程
江苏油田金港新区建成产能6.6万吨
2008/11/1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报2008年11月11日] 时值年末,江苏油田增储上产传来好消息:起始于去年11月26日的金港新区产能建设项目,经过参战队伍近一年的紧张施工,成果喜人。在建成产能6.6万吨的同时,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也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行列,实现了安全环保无事故。
金港新区产能建设项目范围包括高集油田调整完善、闵桥油田滚动建产、石港低品位储量开发等3个部分。共部署新井56口,其中常规油井42口,水平井油井2口,注水井12口,进尺11.82万米,按初期开发方案部署计划建成年产能6万吨以上。由于会战工区地表条件差,地质情况复杂,断块小而分散,大部分工区地处湖区和淮河入江水道上,受到洪水影响,因此产能建设项目工作量很大。
为高速高效建成这一上产新区,江苏油田科技工作者积极利用具有水乡油田自身特点的“复杂小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系列”,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及早做好新区建设开发的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艺设计和地面工程设计,并完成了综合经济评价等方案。
为严格控制总投资,江苏油田着重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方案论证,在井下工程方面,着重从钻井、测录井角度出发,紧密跟踪,重点把关,加强资料和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杜绝无效进尺。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在地面工程方面,新区产能建设项目以满足油藏要求、方便后期采油生产管理为前提,针对水网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优化地面井位布置和管网、道桥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投资。
由于新区产能建设工区地处水网密集,地表条件差的苏北里下河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含油断块小而分散,因此对安全和环保工作要求很高。产能建设项目组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在新区产能建设过程中先钻重点井、后钻一般井,力争注采同步,科学开发,早拿产量。根据会战工区地表环境,先主攻水网后转向陆地,以适应汛期和环保需要。在油藏区块之间的接替上,本着先高后低的原则,确保效益最大化和决策科学化。
会战自去年11月26日打响以来,项目组和各参战单位认真落实“科学、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会战要求,克服雨雪、冰冻、高温、洪水以及建设区块分散、工农关系复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精心组织生产,及时调整方案部署,确保了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截至11月3日,金港产能建设项目完井56口,完成总进尺11.76万米,投产油井49口。
在金港产能建设过程中,项目组通过优化方案设计、精细管理、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项目建设亮点不断,取得了两个突破、呈现出四大亮点。两个突破是:产能建设目标获得新突破,新建产能6.6万吨,超过方案部署6000吨;新区滚动评价取得新突破,闵40—19、高15、高11等断块滚动成效显著,新增地质储量250多万吨。四大亮点是:低品味油藏获得高效开发,单井平均日产原油量达10吨以上,超过当初方案设计水平;优化完钻层位,获得“额外”油层,高6断块根据现场监督累计加深钻井进尺361米,共获油层153.6米,水淹层104.5米;多项新技术首次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实现复杂区块钻井防碰绕障成功率达到100%。
江苏油田在开展金港新区产能建设项目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让水乡的天更蓝,水更绿”的口号,主动邀请当地环保部门来会战新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