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与钻采工程
滨南采油厂200万吨产量“硬稳定”
2008/10/2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08年10月20日] 有着四十年开发历史的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在所辖油区大都进入开发中后期,自然递减加大,含水上升,生产管理面临诸多矛盾的形势下,创造了奇迹:原油产量连续九年增长,2007年跨入200万吨级油田行列,2008年将再跨新高度,预计产油203.5万吨,并有望在“十一五”期间保持200万吨产量“硬稳定”。
勘探:打造殷实家底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滨南采油厂在固守阵地的同时,积极开疆扩土,坚持勘探龙头地位,在资源扩张和良性接替上下大工夫,为持续发展打造殷实的资源家底。
针对滨南探区勘探程度日益提高的实际,他们运用“T-S运聚系统”、“沟—扇对应”等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加强测井勘探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实现新老区勘探的新突破,“十五”期间,这个厂新增含油区块20个,新增探明储量近亿吨,控制储量1458万吨。2003年新增探明储量5000多万吨。
老油田滚动勘探也为滨南采油厂滚出了“金球球”。他们不断加大对老油田综合分析研究论证力度,尤其对老油田零散区块、边角、潜力层进行剖析,寻找挖潜亮点,完善科学实施方案,使老油田滚动勘探喜结硕果。其中4个区块划新建单元新增探明储量300万吨。
同时,他们不断加快新区产能建设步伐,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变为产量优势,“十五”期间新增产能107.6万吨,有效弥补了老油田的递减。
开发:既重产量,更重效益
连续九年注采平衡、连续十年成本不超,成为滨南采油厂引以为自豪的两件事。这种既重产量、又重效益的开发管理理念与方式,为持续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是关键,滨南采油抓住注水管理这个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注水系统大治理,实施了注水井三年未动管柱的查换管工作,以每年70余井次的速度,进行注水井工况的改善。2003年,他们又自筹资金3500万元加大注水工作量,完成水井措施258次,恢复新增水驱储量1997万吨,当年增油1.27万吨。2006年,他们又开展了“注水管理效益年”活动,共实施措施100余井次,增油效果明显。
他们把全厂所有区块划分为49个单元,并制定出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本着力保稳升单元、治理好改造单元、减少不达标单元的原则,强化油田日常的开发管理。目前,这49个单元中,单元达标率近90%。
每年年初,滨南采油厂都与三级单位签订油气生产、勘探开发质量、油气生产成本和目标利润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书。对新区产能建设、油水井措施、水电讯费用和道路维修实行项目管理,材料费等9项重大要素费用控制和52项重要的技术、经济、管理指标全部落实到机关各部门,坚持项项指标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确保成本费用控制在下达的指标以内。
科技:拓展生存空间
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勘探开发上水平,成为滨南采油厂九年增产的动力之源。目前,他们在火烧驱油试验、稠油超稠油及敏感性稠油油藏开采、薄层粉细砂岩常规稠油油藏防砂等技术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
他们创新运用勘探新理论、新技术,总结出“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等油藏新认识,并以此发现了王庄沙一段—沙三段亿吨级稠油油藏。针对尚林油田油井出砂严重、油层动用程度差的实际,他们加强先进防砂技术的引进,形成了适合尚林地区地质特点的压裂防砂等3项工艺技术,2003年以来共应用126井次,单井日产油由原来的2吨提高到现在的8吨,防砂有效期也由原来的不足1年延长到2年以上。 强水敏、高黏度超稠油开发是世界性难题,王庄油田就是这样一个亿吨级典型的强水敏稠油油藏。滨南采油厂与地质科学研究院成立专题项目组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先后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形成了超稠油注汽工艺技术、注汽与生产动态监测技术、井筒举升工艺技术等多项超稠油开发技术系列,使强水敏稠油油藏实现工业化开采,累计建成产能68.9万吨。此项技术成果也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