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新技术在鄂尔多斯低渗透油气藏作用凸显
勘探与钻采工程

新技术在鄂尔多斯低渗透油气藏作用凸显

2008/10/24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长庆石油报2009年10月29日]  10月28日,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原油日产达到1370吨,踏上了年产50万吨的步伐。这是该区继2008年11月9日原油日产突破千吨大关后,年产能力的又一重大跨越,标志着这个作业区成为采油三厂继五里湾一区、盘古梁、新寨作业区之后第四个年产50万吨级的作业区,为采油三厂培育大型作业区再添“虎将”。
  吴起油田是长庆油田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1971年以吴1井、吴8井在侏罗系分别喜获9立方米/天、90.7立方米/天工业油流为标志,拉开了吴起油田勘探开发的序幕,到1990年,吴起油田建成油井70多口,日产量不足300吨,年生产能力徘徊在10万吨左右。
  1994年,吴起油田划归采油三厂管理,这个厂组建了吴起采油大队(吴起作业区前身),从工作思路、管理方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坚持老区稳产与滚动扩边并重,全面加快吴起油田上产步伐。1998年,吴起油田原油年产达到25万吨,为采油三厂原油年产跨越100万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快速发展的采油三厂给吴起油田的快速上产提供了良好机遇,这个厂着力推进油田开发层系从侏罗系向三叠系战略转移,使得吴起油田迎来了久违的上产“盛景”,先后高效开发了元48区块、吴420区块等区块,实现了产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6月24日,吴起作业区原油日产首次突破1000吨大关,12月底达到了1800吨,具备了年产70万吨的生产能力,铸就了吴起油田快速上产的新辉煌,成为采油三厂跨越200万吨、迈向300万吨的主力军。
  2007年,吴起作业区踏着采油三厂快速发展的脚步,面对分区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部环境恶劣、生产组织难度大的现状,从日产480吨起步,以老油田为“根据地”、新油田为“主阵地”,进行艰苦卓绝的二次创业,全面提高油田生产水平。在老油田稳产上,全面推行“油藏差异化”管理,探寻油田稳产上产的“良方”,探索形成后了“上封下堵”的套破井堵水、“去旧开新”的补孔措施及套管堵漏和机械座封等措施,使套破井产能恢复率达到86.8%;对侏罗系油藏,实施“三小一低”的解堵措施;对长2油藏,实施缝内转向压裂措施;对于报废井,实施侧钻更新技术;通过注采双向调控、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剖面动用程度,采取酸化、重复压裂等措施提高单井产能,使老油田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产能力。
  吴135-2井是1口停产多年的枯井,2008年4月实施查层补孔后,日产油达5.27吨。2007年,作业区实施措施62井次,日增油89吨,单井日增油1.62吨,累积增油19883吨;2008年完成措施41井次,日增油63吨,平均单井日增油1.54吨,累计增油12047吨,措施有效率90.2%;2009年实施措施20井次,日增油30吨,累计增油7575吨,措施有效率85%,老油田稳产连续三年走在采油三厂前列。
  在新井投产上,作业区坚持钻井超前介入、试油超前组织、物资超前储备、流程超前修建、用料超前预制、人员超前培训的“六超前”投产运作方式和安排部署突出“早”、运行节奏突出“快”、工作质量突出“高”的组织原则,全力以赴加快新井投产步伐,刷新了一天成功投产30口油井的新纪录,新井数量年年上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作业区投产油井71口,日增油197吨,投运各类站点5座;2008年投产新井155口,日增油415吨,投注水井68口,新增注水量2035立方米,投运各类站点7座;2009年投产油井172口,日增油500吨,投产注水井71口,日增注水量2130立方米,投运各类站点6座,撑起了作业区快速发展的新天地。   从2007年初的日产480吨/天到目前的日产1370吨/天,吴起作业区日产三年增长了近900吨,年产三年增长了近30万吨,平均每年以10万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创造了一年日产上700吨、两年日产突破千吨、三年生产能力突破50万吨的优秀业绩,跻身采油三厂50万吨级作业区行列。嘀像分析鉴定成果。鄂尔多斯早期主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