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以高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008/7/24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08年7月22日]编者按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考察大庆油田时提出,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要在4000万吨台阶再稳产若干年。他指出,高科技是大庆油田的新希望,要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大庆油田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要求,开始谋划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规划方案,并广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创建百年油田的总目标,努力打造科技油田、绿色油田、和谐油田。6月下旬,本报就大庆油田建设科技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这一重大课题,组织调研组进行了专题采访。今天刊发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新与老:增长的后劲有多大》。
在大庆油田采访,采油厂、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不约而同地讲到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的辉煌历史,情不自禁地谈起大庆油田建设百年油田,实现稳产4000万吨的科技基础。他们的眼里闪动着激情,跃动着期盼,充满着希望。从中可以看到,大庆油田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换市场、以技术谋发展的意志,坚如磐石。
然而,当问起在大庆油田,什么样的技术是老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是新技术,人们似乎有些迟疑。原来,在大庆,人们习惯于用“成熟技术”和“超前技术”来概括不同时期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不过有一点非常明确:大庆油田坚持“三个超前”,即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的研发战略,使大庆油田做到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世界奇迹,并将以此再创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奇迹。
让我们走进大庆油田科技进步的历史长廊。
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的脚步始于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创立“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压力开采”的开发方针,探索出分层开采方法,研发出“六分四清”分层开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非均质性严重、单层突进严重、层间干扰大等矛盾。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油田含水上升,产量下降,大庆油田通过自喷转抽、细分层系,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实施“稳油控水”开发模式,保持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备资源不足。大庆油田加快外围油田增储上产,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硬稳定”。2004年,油田储采失衡矛盾进一步加剧,大庆油田及时提出“11599”工程,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启动实施“两三结合”优化部署、三元复合驱技术等10项重大现场试验,推进勘探开发主导技术攻关。
一位科研人员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大庆油田水淹油层,先是“过脚背”、“过腰间”,现在几乎淹到了“脖颈”。怎么办?喊“救命”是没用的,出路只有一条:把“游泳”的技术练好。
2008年,为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勘探上,大庆油田提出实现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按照“国际先进”标准,把勘探队伍打造成“自主创新、自我完善、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另一个目标,实现“储量上亿再十年,持续增长到百年”。开发上,大庆油田认为,实现稳产有三个潜力:一是大庆探区有待探明储量的潜力,二是已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的潜力,三是已开发油田增储潜力。
大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王永春说,大庆油田落实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目标,就是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技术进步上下功夫。
利剑在手,无所畏惧。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庆油田已经发展形成三大技术系列,研究形成四项自主创新技术,建立多学科一体化的油藏研究工作平台。近年来,大庆油田在创新发展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三低”油藏有效开发等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向斜区岩性油藏分布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切实加快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重大接替技术攻关,促进油田科技全面均衡快速发展。为实现原油稳产4000万吨,大庆油田制定分阶段开发技术措施,在2017年前,逐步应用复合驱等10项配套技术,新型表活剂等10项攻关技术,泡沫复合驱驱油等4项技术以及10项重大现场试验技术。
在创新油田工程技术上,大庆油田极富远见。油田按照“超前、配套、实用、高效”的方针,发展形成以复杂勘探目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以特低丰度油藏水平井等为代表的钻井完井技术,以高分辨率水淹层测井等为代表的测井测试技术,以双相不锈钢高压集气管施工等为代表的工程建设配套技术,有力地推动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在刚刚组建的大庆钻探工程公司,记者了解到这个公司仅今年5月就完成调整井960口,平均机械钻速比上一年提高9%。
南宋名臣洪迈说,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就是说,真正的英雄是不怕路途险峻的,困难与挑战往往能打通取得胜利的道路。有专家指出,大庆油田克服困难实现如下目标,将创造新的奇迹: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找到一个玉门油田;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5%,就相当于找到一个克拉玛依油田;如果能在室内研究中找到一种采收率提高10%的方法,其效应将是石破天惊。
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玉普说,大庆油田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是的,大庆油田在篝火照彻的荒原上崛起,历经岁月沧桑,始终保持着勃勃的发展生机和不竭的创新动力。大庆人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希望的沃土,在苍茫的盆地建设石油家园,形成强大的精神伟力。大庆人高举科技进步的旗帜,在实现原油4000万吨稳产的征程中再续辉煌,必将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
老技术与新技术,成熟技术与超前技术,共同支撑起大庆油田美好的明天。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史,就是科技进步史,就是不断向低深难进军的历史。在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巨大雕像高高矗立在铁人广场。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目视远方。那顶天立地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气势,不正代表着大庆油田光辉灿烂的未来,不正代表着大庆油田以科技进步推动油田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今年年初以来,大庆油田腹地长垣油田采油一厂的员工紧盯原油1000万吨的年产量目标,定方案,上措施,一刻也不放松。而大庆外围头台油田的员工同样在为30多万吨的年计划而奔忙。
千万吨与几十万吨,一大一小。但是,它们对于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稳产4000万吨的重任来说,都很重要。长垣大油田有大油田的担当,头台小油田有小油田的作为。稳定中心大油田,进攻外围小油田,大庆石油人共同构建起4000万吨稳产的新希望。
不到大庆油田,就感受不到实现年原油年产量稳产4000万吨到底有多难。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油田青春期往往只有短短30年,然后迅速衰竭。而要让已开发50年的大庆油田在4000万吨的“重量级”上再稳产一段时间,所有了解大庆油田的人都会慨叹:“这是世界级的难题!”
从大庆油田的具体实际来看,占大庆油田总产量83%的长垣油田是典型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老油田,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0%以上,井井高含水,层层高含水,其主力油田采收率已达到50%,是当今世界同类油田的最高水平,挖潜异常困难。现在主要运用水驱挖潜和三次采油技术进行开发。而长垣外围的龙虎泡、敖南等小油田大多是低丰度、低渗透、低产量的油藏,有的油井日产量只有0.3吨,开发难度同样极大。
非常任务需要非常手段。要完成这一既定目标,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高科技是大庆油田的新希望,要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
那么,稳产的着力点在哪里?毫无疑问,长垣这样的大油田是中流砥柱,必须靠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科技创新无止境,老油田挖潜不停步,大庆油田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面对含水已近80%的状况,有悲观主义者就说大庆油田已是夕阳在即。而大庆油田就在这时开始聚驱技术研究,当时正值国外三次采油技术探索受挫,纷纷下马。因此,有国外专家不以为然地说:“要突破我们未突破的技术,那是不可能的。”
大庆油田科研人员却毫不动摇,多年奋战,终于攻破“堡垒”:特高含水期注聚合物,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打破国外专家认为聚驱只能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至5个百分点,油田特高含水期不能注聚合物的断言。如今,大庆油田三次采油配套技术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复合驱油技术获得美国、俄罗斯、英国等6个国家专利授权。今天的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
50%的采收率——面对这一世界奇迹,似乎是已经没有任何挖潜的空间了。可是,自信的大庆人却喊出“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口号,开始向技术含量更高、驱油能力更强的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发,试图攀登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