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HSE体系有效运行纪实
勘探与钻采工程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HSE体系有效运行纪实

2008/6/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08年6月17日] 处理雷三高含硫气藏天然气的净化厂,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几分钟内就安全有序地停止了生产,没有发生任何中毒事件,无人员伤亡;1.5万余人居住,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生活小区,从地震发生后到目前,实现了无重大人员伤亡,无财产损失,无一例治安刑事案件发生,无一例传染病发生。在灾害面前,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应急预案立头功
  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处理雷三高含硫气藏天然气的净化厂当班员工按照紧急状态下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按下了ESD(装置应急系统)操作键,整个处理装置立即紧急关停。随即江油采气作业区也根据应急预案紧急关闭了7口高含硫气井。应急预案启动后,川西北气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在矿长杨跃明的带领下,立即兵分三路赶赴生产现场指挥抢险,半个小时内整个高含硫气田,包括净化处理装置、雷三增压站和高含硫气井全部关闭,没有造成任何安全事故。这得益于川西北气矿应对自然灾害所制定的总预案和18个专业分预案各司其职的结果。特别是今年气矿对净化装置进行了ESD改造,使装置用一个键就可实现紧急停车。副矿长谭志强感慨地说:“幸好有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否则,高含硫气藏一旦失控,可能给江油城带来更大的灾难。”
  地震灾害发生后,为确保片区的安全生产和1.5万余名员工家属生命安全,川西北气矿和川西北公共事务管理中心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川西北片区抗震应急指挥部,由气矿矿长杨跃明和公管中心主任张祥仁任指挥长,两单位其他领导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片区其他石油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了抢险救援组、灾情调查组、物资供应组等应急小组,并迅速展开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当天对片区所属25个生活小区的员工家属进行了有序疏散和相对集中的安置。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了片区水、电、气供应网络,对天然气作了系统放空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泄漏、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步步确认保安全
  地震发生后,川西北气矿在抗震救灾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5月13日便开始为四川英惠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供气,为江油市尽快恢复供电提供了保障。在逐步恢复供气过程中,气矿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启动天然气销售应急预案,对所有天然气用户安全状态进行步步确认。考虑到地震可能造成用户用气管线出现裂纹、用气设备受损、房屋成为危房等不安全因素,气矿要求所有需要恢复供气的用户,必须出示有当地安监部门签字盖章的用户《恢复供气申请书》。在此基础上,气矿又派出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复检和试漏试压,符合安全规定后再予以供气。目前已恢复对54家用户的供气,占气矿所有用户的70%,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为了早日恢复片区的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事务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水气管网和供电线路进行逐一逐点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200余次,保证了管网和线路的安全畅通。同时组织对片区所有住宅进行了三级评估检测,即先由气矿和中心相关工程人员作初检评估,再由西南油气田公司质检站专家组进行二次复检评估,最后聘请建设部派驻江油的专家进行第三次评估检测。对确认为“可观察居住”和“可居住”的房屋,在逐户签字、步步确认的情况下,恢复对其水电气的供应,此举有效地保障了片区住户在强烈地震灾害后水、电、气的使用安全。   科学规范全受控   地震发生后,川西北气矿在HSE体系运行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每个程序。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关键受损设备进行严密的检测,本着科学、安全、有序的原则详细制定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方案;迅速启动了环境影响预案,对周边水源、各单井自用水源进行认真检测;对井站和安置点环境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根据本次地震中出现的不曾预见到的因素,组织专家对总预案和18个分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有效地确保了各项抗震救灾工作全面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