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创新看陇东油田科学发展
2008/5/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进老油田持续稳产
发展侏罗系,突破三叠系,主攻超低渗,这是采油二厂面对新形势确定2009年原油产量上300万吨最终形成500万吨产油能力的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列为实施发展战略的核心手段,以科技引领和拉动超低渗油藏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同时,推进三叠系油田大幅度上产和侏罗系老油田持续稳产,采二人已迈出实质步伐。
在3月召开的2008年陇东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采油二厂把突破超低渗油藏瓶颈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将增储上产主体技术、配套技术的持续集成创新列为“天字号工程”,出台了打造适应陇东超低渗油田高效开发技术人才队伍的10项激励政策,来推进陇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
在今年油田稳产工程、上产战役和产能建设中,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被放到至关重要位置,一场科技兴油的战役在陇东油田全面打响。
陇东油区的开发,创造了让长庆人记忆犹新并被外界称道的两个奇迹。一个是数字化的西峰油田,它代表着当今国内先进的油田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一个是老油田稳产的奇迹,历经37年风雨,陇东老油田孕育诞生、创造发展了长庆石油开发的基础技术、主体技术、稳产技术。
事实上,以马岭油田为代表的陇东老油田,从1971年逐步开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全面进入大范围递减,作为当时长庆的主力油田,采油二厂先后运用压裂、注水、加密开发等诸多稳产技术,油田生产潜力得到恢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采二人才开始真正走上了老油田稳产的“长征”。
从20世纪中期到期末,采二人唱着压裂歌,打注水仗,吃注水饭,过注水年,依靠技术攻关和措施挖潜,把老油田的寿命整整延长15年。步入新世纪,随着油田开发后期自然递减的逐年加大,采油二厂从单井生产能力恢复延伸到区块整体治理,同时,调整思路,变被动治理为主动进攻。在重新认识地下288个复合含油小层和侏罗系油藏宏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一方面跳出主力含油层,在主力层上下寻找替补油藏;一方面围绕出油井点向外拓展,寻找和扩大开发范围。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在马岭、华池、元城油田主力层上部、下部和外围,先后新增南三区、北三区、庆101区、温台、五蛟、华152等6个年产超10万吨的高产油藏开发区。技术创新的力量在油田发展中再次显示出神奇的力量,马岭油田第三次攀上50万吨,元城油田成为陇东原油上产的蓄水池,华池油田在年产4万吨规模徘徊20多年之后,成为采油二厂第一个日产千吨原油的作业区。
2004年以来,采油二厂持续开展以注水为核心的老油田稳产攻坚战,分油藏、区块实施控水稳油,同时,以寻找优质储量为目标,新发现油藏18个,新增地质储量2000多万吨,培育出5个高效开发区。通过侧钻、打调整井、找新层、上新区,新区单井日产量最高达到20多吨。在马岭老区,通过采取对原有高产井、注水井、井网的恢复等综合性措施,油井产量递减率控制在9.6%,实现了陇东老油田产量与储量的同步增长。
集成创新的18项技术攻克0.3毫达西以上油藏,实现高效开发
西峰油田作为采油二厂高效开发特低渗油田的典范,凝结了长庆30年多年石油开发技术成果,从油田前期开发试验、大规模建设到开发管理,采油二厂借鉴安塞、靖安、绥靖油田经验,在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集成创新的三大类18项适合特低渗油田高效开发的新技术,树立了长庆开发特低渗油田的西峰模式。敢于向世界性难题挑战的采二人,围绕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在油层改造、超前注水、井网优化等一系列开发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峰油田0.3毫达西以上的油藏不但突破了经济开发的零界线,还实现了高效开发。
油气水三项分离、稳流配水、远程遥控、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后,西峰油田勘探成本从初期每吨1.27元下降到1.03元;钻井成功率99.3%;利用新工艺、新技术优势,西峰百万吨油田员工仅为600人,相当于老油田的五分之一。正是技术创新发展,油水井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实现了井站现场视屏监控。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不但改变了油田管理方式,也拉动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
数十年与老油田奔跑争夺,无数次在三叠系摸爬滚打,采二人形成的30多项配套的老油田稳产成熟技术、三大类18项特低渗高效开发技术,陇东油田呈现给世人一次又一次的惊奇。陇东老油田漫长艰难的稳产之路,西峰油田优质高效的开发成果,是采油二厂在对技术进步的执着追求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技术创新让采油二厂驶上发展快车道,2007年,全厂油井平均检泵周期比2006年延长19天,16个油田连续4年保持了一类开发水平,其中,西峰油田、元城油田荣获中国石油高效开发油田。近4年,采油二厂承担的上百项公司级技术攻关项目,有51项分别获得省部级、公司级和庆阳市科技成果,为陇东特低渗油藏大规模开发做好了技术储备。
坐稳老油田,做强新油田,打好陇东油田新一轮大发展科技攻坚战,采油二厂已经出台实施的技术、技能人才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铺平了专业技术人员从岗位员工到技术员、组长、主任、技术主管、技术专家的成长渠道。运用新机制加速技术人才培养,激发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也使一大批管理岗位的大学生主动回流到技术岗位。目前,全厂的技术干部比例由2006年的5.83人/百井,上升到7.92人/百井。从数字变化中,我们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实力,感受到快速和谐发展的脉搏,触摸到陇东油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