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2010年10月19日] 中俄原油管道的竣工,成为中俄能源合作路上重要里程碑。两国的能源合作正向纵深方向发展,未来两国能源“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前景相当广阔。
  开管引俄油
  中俄原油管道依靠高科技克服建设困难,为我国在高寒、高纬度地区进行安全、环保的管道施工积累了不少经验。
  驱车行驶在大兴安岭的原">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新奥技术破冰 二甲醚应用日渐普及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新奥技术破冰 二甲醚应用日渐普及

2008/11/12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2010年10月19日] 中俄原油管道的竣工,成为中俄能源合作路上重要里程碑。两国的能源合作正向纵深方向发展,未来两国能源“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前景相当广阔。
  开管引俄油
  中俄原油管道依靠高科技克服建设困难,为我国在高寒、高纬度地区进行安全、环保的管道施工积累了不少经验。
  驱车行驶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触目皆是洁白雅致的白桦林。玲珑的溪水潺潺而流,不知名的花朵灿烂地开着。要不是一路上每隔几十公里出现的泵站提醒,我们几乎想象不到地下就埋藏着一条输油动脉——中俄原油管道。
  这是一条历经波折、中俄双方磋商多年方成的陆上原油运输大动脉。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抛弃速度慢而运费昂贵的火车,“换乘”管道进入中国。
  9月27日,这条管道已经全线投产。一年多来兴奋的硝烟悄然散去,边陲小镇每晚必然轰鸣4个半小时的柴油发电机销声匿迹,曾经爬冰卧雪、一身泥水的5000多名建设者次第离开,再也不会有人用哨子做施工联络的信号、却被沼泽地里的蛙群扰乱。
  多年永冻土的技术考验、脆弱环境的生态维护、安全施工的苛刻要求……这一切一切的艰辛汗水在管道终于投产之后化为丰厚的财富,凝成石油人独有的丰碑。
  高科技守护
  中俄原油管道,这条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的管道,在中国境内起始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首站,跨群山、穿江河,一路南下,经过927公里旅程,到达大庆林源末站。
  管道施工工期为18个月,但大兴安岭地区自10月份开始至次年5月份为冬季施工阶段,约占管道主体焊接施工工日的2/3。同时,工程北段沿线50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岛状冻土区及与各种冻土段相连接的冻土过渡段,其中强融沉和强冻胀性冻土区108公里,按照设计要求必须在冬季施工完成。因此,保证管线整体施工进度,保证管道低温焊接质量成为按期优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关键问题。
  “从设计初期的航拍选线,到建设中的柔性阳极、管道监测系统安装和数字化管道建设,乃至将来管道运营采取的全自动运行,中俄原油管道的高科技运用无处不在。”中俄原油管道科技人员自豪地说。
  穿越浩瀚的林海雪原,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峰峦起伏、雪域苍茫的辽远图景。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猎猎飘扬的红旗,冷峻巨型的钢管和建设者忙碌的身影构筑成一幅鏖战中俄原油管道的全景图。
  如果把建设场面比作一场战役,那么它的决胜点非黑龙江穿越工程莫属。
  今年4月初,在穿越工程主管道试回拖过程中,由于穿越地层破碎,卵石层和碎石层会对管道防腐层产生较大损害,而俄方业主明确要求穿越江底的管道防腐层必须完好。为了在回拖中保护管道不受损伤,中国石油集团中俄合作项目部查阅大量国际最新文献,并进行多次研究论证,最终提出用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光固化套技术,即在管道表面包一层高强度脂膜,这种膜遇光则变坚硬,从而起到保护管道防腐层的作用。
  之后的管道防腐检测结果显示,防腐率100%、江底管道焊接合格率100%、管道寿命确保50年、无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发生……所有指标均符合俄方技术要求。
  在建设管道的同时,整条管道数字化信息平台软件也在加快建设。所谓的“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操控模式,也将在该管道上演。这一平台将该管道所有信息全部纳入进去,将为今后管道运营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科学的服务。
  以焊接为例,通过这个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精确地查找到整条管道近8万焊口中的任何一道,每一道焊口包含40多条信息:位置、焊接人、焊接方式、完成时间……轻轻地用鼠标一点,一览无余。
  “将来一旦发生漏油、被盗等事故,即可立即锁定目标,省时省力,方便及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在高新技术的护航下,中俄原油管道终将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环保效益最大化
  长达两千里的中俄原油管道建设,一直在合同的压力下抓紧施工。然而,有100多公里,他们却是以原来速度的1/20“龟速”前进,这就是永冻土地段。
  中俄原油管道是我国目前在高寒、高纬度地区施工的第一条原油管道,也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条通过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域的大口径长输原油管道。
  管道沿线经过的多年冻土区长约460公里。为了减少对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