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湿地之都”的石油经纬(图)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湿地之都”的石油经纬(图)

2024/4/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4-04-19]

  “碱蓬红,蒹葭苍,白鹤舞,黑鸥翔。亿万斯年,板块激荡。碎盘缀锦,断块金藏。神州注力,梦溪复唱。品类囊四海,富藏涵八方。”——《辽河油田赋》

  ←写意苇海。刘海摄

  ←金海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稻田与油井辉映成景。

  双7站红海滩。

  女子采油队资料照片。
  这里是北纬40度、东经120度,辽宁省西南部、渤海的最北端。奔流千里的辽河水由此入海。河海同鸣,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天下奇观”红海滩。
  这里栖息着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近500种野生动物。每年在此迁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鸟超过100万只。
  这里是盘锦,有着“湿地之都”的美誉,也曾被称为“南大荒”。
  1964年,当第一口探井辽1井的钻塔昂首托起新一轮朝阳,一条年轻的“石油河”开始在这里翻卷波澜,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到极致却又极其艰苦的荒原锤炼了辽河人的精神,阔步向前的石油人与这片热土也有了切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2023年12月21日,辽河油田荣获“2023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发展奖”。站在时光的路口深情回望,一曲筚路蓝缕的创业之歌、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感牵绊、一条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都成为新时代石油儿女践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有力注脚。
  扎根——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但精神从不贫瘠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就像疾风中的芦苇,刚毅且柔韧、百折而不挠
  今年是盘锦市建市40周年。从当年农垦开发建设的艰苦奋斗,到辽河油田大会战的峥嵘岁月,黑色的石油就像绿色的芦苇一样,勾勒出了这座小城最深刻的纹理。
  “潮汐涨落,蒲苇扬花,雁去鹤归,草莱未垦。”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国家地质部北方大队来到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辽宁“南大荒”,开展区域地质普查,正式拉开了辽河油田勘探开发与建设发展的序幕。
  此后的10多年间,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迅速点燃了这片土地。高耸入云的井架、轰隆作响的钻机,还有那从祖国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的石油人,宣告着昔日“南大荒”不再荒芜。
  到了1970年3月22日,辽河会战誓师大会召开,“三二二油田”这个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名字由此诞生,而这一天也成为辽河油田的生日。
  1968年,19岁的徐守兰坐上从沈阳开往盘锦的那一列火车,开启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知青岁月。3年后,在辽河石油会战的热潮中,她选择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如一株新生的芦苇,在“石油河”的滩涂深深扎根。
  “这么多年了,当亲朋好友问我后不后悔时,我依然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倍感自豪。”忆起往昔,年过古稀的徐守兰这样说道。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但精神从不贫瘠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就像疾风中的芦苇,刚毅且柔韧、百折而不挠。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大会战时,作为“半边天”的女职工与男同志一样,日夜奋战在各条战线的不同岗位。油建女子装卸班、运输女子司机班、女子脱水班、女子钻井队……一面又一面红色旗帜,飘扬在了风风火火的年代。
  1975年10月25日,辽河油田第一支女子采油队正式成立。“刘晓莉、陈静荣、徐守兰、金晓玲……”喧闹的锣鼓声中,一群小姑娘被推到会场最前面,曾担任女子采油站站长的徐守兰被任命为副队长。
  记忆钩沉,一张张黑白老照片静默无声。抚摸着熟悉的面孔,当年共同栉风沐雨、夺油上产的画面,就像电影中的镜头浮现在了徐守兰的脑海中。
  自喷井兴208井突然停喷,需要上气举措施,那就肩扛100多斤重的管线,顶着凛冽的北风去对接2000多米外的天然气井;挥动镐头挖出兴97井冻堵的管线,奋战三天三夜的双手麻木肿胀、握不住筷子也不说一句苦;抢时间保产量,管线、阀门等设备被抬到了准备投产的兴206井,再走到数百米之外的水泡子破冰取水……
  徐守兰仍记得,被冰水湿透了“道道服”,很快就结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她们就这样在刺骨的寒风中绽放着最美丽的石油芬芳。
  1980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辽河油田建成投产。同一年,伴随着生产形势的变化,女子采油队迎来了“功成身退”的时刻。
  5年的奋斗历程,女子采油队累计为国家奉献石油120万吨,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1977年还荣获了原石油部“红旗标杆队”称号。解散后,她们奔赴不同岗位,精神散作满天星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后辈。
  历史总会有些奇妙的巧合令人莫名感动。2012年,兴隆台采油厂建厂40周年时,女子采油队的建制恢复了。新一代女子采油队现任党支部书记李维祎就出生在1980年,正是人们告别第一代女子采油队那年。
  只是城市快速发展,“铁姑娘”们奋斗过的地方早变了模样。“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风一吹沙沙作响”的巡井小路,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流不息,小站、油井、石油人融入其中,唯有从老照片中还能窥见过去的样子。
  茫茫无边的芦苇远接天际,一条不知名的河水流向远处的钻塔。年轻的徐守兰留着齐耳短发,穿着一件格子衫站在镜头前,工服轻轻搭在前臂上,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两个字——石油。
  告别——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芦苇荡的一隅,便有了独属于石油人的“乡愁”
  离开兴隆台主城区,沿着滨海路向西南方向行驶,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够找到世界最大的芦苇荡所在地。苇塘、稻田、油井纵横交错,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坐落其中。
  关于“欢喜岭”的源起,不同版本的传说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渔民的妻儿会在这片地势相对较高的“退海之地”,翘首以盼他们出海归来,一起满载幸福而归,欢欢喜喜地回家。于是,便得了这样一个地名。
  1976年10月,历经3年的前期预探,辽河人拉开了欢喜岭油田开发会战的序幕,建设起一个新的“欢喜家园”。40多年过去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芦苇荡的一隅,便有了独属于石油人的“乡愁”。
  近20年,辽河油田有不少勘探开发区块被划入自然保护区。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的同时,辽河油田积极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于2013年启动自然保护区内生产设施退出和生态恢复工作。欢喜岭采油厂是涉及的基层采油单位之一。
  坐车从采油厂返回兴隆台区的路上,49岁的侯冀常常会忍不住地向芦苇荡深处张望,在记忆中寻找新10站过去的影子。
  “2018年,离站那天是10月31日,记得特别清楚。”还有不到1年就要从采油作业一区36站退休的侯冀说,“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会在新10站退休的。”
  距离入海口估摸有10公里左右,一望无垠的芦苇随风摇曳,曾经的小站就像是一粒小珍珠嵌入其中。丹顶鹤信步悠然,白鹭结伴而食,黑嘴鸥盘旋于蔚蓝的天空。天空之下,一台台抽油机吟唱着欢快的采油曲,一切宁静且美好。
  “我们特别珍惜这样的工作环境。国家重视环保,咱们石油人也丝毫不含糊。”侯冀说。
  “贡献绿色能源,共享碧水蓝天!”长期以来,小站的环保标准和措施都非常严格。简单地取油样,需要在地面垫上一块塑料薄膜;油管保温层出现破损,掉落一点点的石棉也必须捡起带走。
  虽然提前知道,但离别真的到来时,仍令人心生怅然。最后一天值班,侯冀和同伴们比往常更仔细地把小站整理了一遍,每个闸门丝杠全部擦拭得锃亮。不舍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浸湿了每个人的记忆:“无论是在干啥,现在还是会常常想起过去的日子。”
  生态恢复过程中,只要不属于自然,“指甲盖大小的东西”也不能留下。如今,那儿早没有了人为的痕迹,芦苇覆盖了熟悉的道路,小站位置在石油人的视线中变得模糊起来。
  “说句心里话,关掉那么多高产的油井,非常心疼。”采油作业一区新20站值守点李兴成说。他工作过的21站、25站、26站都已经完成了退出和生态恢复。
  巡井路上,刚出生不久的小野鸭跟着自己蹒跚学步;不怕人的丹顶鹤,啄弄着石油人手中的小鱼;小菜园里,长得鲜红饱满的西红柿,总会受到小型啮齿动物的偏爱……
  聊起曾经人与自然的点点滴滴,李兴成有着说不完的趣事。虽有不舍,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石油汉子,他明白退出的意义。
  “曾经,我们在这里采油,为国家奉献能源。现在关停退出、恢复生态,也是咱们石油人需要扛起的责任。”采油作业二区欢17站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郭涛说。
  1979年学大庆先进单位、1982年稳产高产采油队、1985年原石油部“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走进荣誉室,一面面锦旗诉说着小站的荣光。
  17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成立的202队,由采油四队更名而来。建队当年就实现原油上产26万吨,被评为原石油部模范集体,更是辽河油田第一支原石油部金牌采油队。
  岁月兜兜转转,这群石油人亦如当初相遇时那样,胸怀一种使命,和这片土地做着最后的告别。
  转型——
  数百台“磕头机”不眠不休,枯黄的芦苇则在寒冬里孕育着新的生机
  走进欢喜岭采油厂齐40块,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已经平稳运行了150余天。该站年可产出清洁蒸汽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768吨,推动着热采开发近40年的稠油老区迈入重要的绿色低碳转型期。
  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绿色也是其天然的底色。近年来,盘锦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辽河油田更是积极应对稠油热采能耗大、排放高的实际,系统谋划实施绿色低碳“613工程”,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项目是其中之一,也是辽宁省重点“揭榜挂帅”项目。
  2023年12月5日,试验站投产前一天,作为项目设计负责人,辽河油田设计院新能源所副所长张馨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北风凛冽,但挡不住石油人前进的脚步。登上储罐的高架平台,目之所及,数百台“磕头机”不眠不休,枯黄的芦苇则在寒冬里孕育着新的生机。
  “一点也不觉得累,心情就和身边的景色一样,特别好。”自2022年年底启动项目研究以来,时刻不敢有所松懈的张馨,期待着新一天的到来。
  传统熔盐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发电行业,本身就是一项新技术。辽河油田首次将其应用于生产注汽系统,是对该技术突破应用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2023年农历大年初二,张馨就和同事进入了全年无休的会战模式。按照投产的时间节点,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方案、可研、初步设计,2月通过辽河油田公司审查,3月通过集团公司审查,4月完成施工图设计,5月起全力配合现场施工。
  那段日子,张馨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奔赴熔盐储能龙头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针对油田采出水矿化度高、含硅高等特点,自主研制配套的蒸汽发生系统;到浙江大学开展模拟验证核对工作;前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甄选符合辽河油田需求的二元盐……
  试验站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仅需要控制的温度和压力点就超过了600个,更别提耐高温混凝土、高强页岩陶粒等许多新型材料。这些元素叠加,问题出现就存在无数个可能性,张馨都得考虑周全。
  曾连续1个多月,项目每天都会冒出一个新问题,甚至闯入了张馨的睡梦中。“和设备材质有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被忽视了。”那天,半夜醒来的张馨怕吵醒身边的妻子,就静静地坐在床头冥思苦想,上班的第一时间就汇报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你干脆改名,就叫张熔盐。”电话全天随时待命,常常十天半个月驻扎在现场不能回家……看着这样的张馨,“赌气”的妻子有时忍不住这样打趣他。
  “总要熬过一段痛苦的岁月,才能迎来惊喜般的成长。”张馨特别喜欢这句话。这份惊喜和成长也深深印刻在了每名辽河建设者的心中。
  试验站使用的新型熔盐泵长18米,安装精度极为苛刻,水平精度更是达到了毫米级。“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对精准度要求如此之高的吊装作业。第一天的整个上午,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设备。”起重工赵灿自豪地说。
  历经2天奋战,4套熔盐泵全部成功精准安装就位,为后续工艺施工与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投产!”2023年12月6日,众多媒体镜头聚焦在了辽河。
  当聚光灯散去,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张馨和数万辽河人的脚步没有停下。眺望稠油绿色开采的未来,暖春里萌动的芦苇,将在又一个四季,见证他们新的奋斗。
  展望——
  一座石油城,一群石油人,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多少年来,盐碱滩涂上,春生冬藏的芦苇始终是盘锦不变的地理印记,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则书写着其历久弥新的人文经纬。立于时代潮头,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愿景下,一抹新绿正悄然引领着黑色石油的又一次蝶变。
  坚信未来的某一天,当越冬候鸟应时而归,新时代的辽河人定会骄傲地告诉他们的前辈,这里换了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