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黑色石油对红海滩的绿色承诺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黑色石油对红海滩的绿色承诺

2024/8/2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8-28]投入大量资金,完成自然保护区退出和生态恢复,辽河油田在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责任的同时,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苇塘、稻田、油井纵横交错,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便坐落在有着“湿地之都”美誉的盘锦。
  8月26日一早,50岁的陈林国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现在工作的地方变成了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欢14站。
  在此之前,陈林国工作的地方是位于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欢17站。如今,随着最后一处井场完成生态恢复,走过45个年头的欢17站正式告别历史舞台。该站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辽河油田采油四队,组建当年就实现原油上产26万吨,是模范集体,也是辽河油田第一支金牌采油队。
  “退出前,我们日产原油还能达到115吨。”在欢17站当了多年站长的陈林国虽有不舍,但他明白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
  近6年来,辽河油田积极组织9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退出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800余口油水井和部分井站井场的设备设施关停退出以及生态恢复工作。
  这项工作涉及欢采、金海等多家基层采油单位,石油储量相对丰富,退出相当于舍弃了一个小型油田。其中,封堵的油水井年产油能力达到13.5万吨,且都以稀油为主。在以稠油生产为主的辽河油田,稀油堪称“液体黄金”,被认为是稀缺资源。
  “曾经,辽河人在这里采油,为国家奉献能源。现在关停退出、恢复生态,为建设美丽中国添一份力。”原欢17站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郭涛说。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域内湿地面积达2400多平方公里,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拥有全球范围内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以及全球罕见、面积最大的红海滩景观。这里栖息着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数百种野生动物,每年在此迁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鸟超过100万只。
  自1970年辽河油田会战全面打响,处于“绿苇红滩”之间的石油人,始终在这里践行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
  “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这样强调。这一年,辽河油田制定了《辽河油田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产设施关停退出及生态恢复工作方案》,全面加快了生产设施退出和生态恢复工作。
  “牺牲环境的原油一滴也不采,保护生态的投入一分也不省,绿色转型的行动一刻也不停!”6年间,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这项工作,强化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督办事项,分类组建专班,多个机关部门和采油单位参与其中。
  “高效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生产设施退出和井场生态恢复,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在相关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辽河油田多次迎接国家级、省级绿盾检查,获得认可和支持。2023年,荣获全国“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发展奖)”。
  “去年以来,按照‘油不见天、水不落地’的高标准,我们在欢采高质量完成了40多口井的封堵工作。”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欢111队队长杜东建说,“这是咱们辽河石油人践行对芦苇湿地的绿色承诺。”
  欢采厂退出井数占油田公司总退井数的八成以上。该厂和封井施工单位成立联合专班,倒排工期,制定运行计划,每周召开联席会议督办落实。双方主要领导牵头解决问题,重点井、重点工序实施24小时连续作业,有力保障了油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护区退出和生态恢复工作。
  井站关停退出后,石油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一如既往。就在今年上半年,金海采油厂员工王维卿和田锦平在笔架岭油田生态退出区域进行环保巡线检查时,发现冰排上有一只搁浅的斑海豹幼崽。两人联系盘锦湿地保护协会,完成了对“小家伙”的营救。盘锦湿地保护协会海洋研究室主任田继光称赞说:“辽河石油人虽然退出了环保区,但始终关注和维护着这里的环境,好样的!”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辽河石油人在全力以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近年来,辽河油田战胜特大洪涝、低温暴雪等困难挑战,通过老区挖潜、措施增产、外围区加速上产、技术革命等方式,全力弥补保护区退出带来的产量损失,连续38年保持油气产量当量千万吨规模稳产。
  美丽湿地我的家。现在,欢17站原址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苇塘。站在曾经无数次来过的欢17站旧址,欢采厂生产运行部主任胡海轩告诉记者:“明年春天,这里差不多就会有新的绿苇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