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绿色金融与能源转型:APEC的角色与挑战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绿色金融与能源转型:APEC的角色与挑战

2023/11/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3-11-21]
  编者按:当地时间11月15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加速演变,亚太地区作为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正日益显现。APEC合作机制为我国在亚太区域内寻求能源合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平台和讨论空间。
  瞿亢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当地时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闭幕。会议的主题为“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有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本次会议中,可持续金融是讨论的重点领域之一,包括如何调动资源加速能源转型,实现APEC成员各自的净零排放目标。本次会议彰显了气候合作和绿色发展对APEC各经济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APEC《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提出“到2030年APEC地区可再生能源及其发电量在地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面对气候危机加剧以及世界能源的不确定性,能源转型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EC作为跨地区交流合作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助力实现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加强各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金融决策和投资过程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在APEC合作的背景下,是重要的“绿色资本连接器”(GreenCapitalConnector),在平衡绿色资金供需关系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及传统能源转型。
  APEC经济体间紧密合作助力降低碳排放
  各经济体通过紧密的国际合作以期有效降低传统能源碳排放。当前,减少工业碳排放的主要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发展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技术,这种技术可快速降低碳排放。面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特别是在中国以工业排放为主的情况下,该技术的意义巨大。另一种减排的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碳排放。
  2022年2月10日,美国能源部(DOE)先后宣布两项资助招标计划,共计投入1.15亿美元支持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的研发。其中,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和碳管理办公室(FECM)宣布资助9600万美元用以开发点源碳捕集技术,旨在推进天然气发电和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达到95%以上。
  美国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BETO)与FECM共同宣布资助1900万美元用于开发藻类固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可靠原料。该计划旨在提高藻类系统捕获二氧化碳的能力并将其用于生物燃料和生物产品的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APEC成员国家与地区的碳捕获技术发展程度不一,技术程度较成熟的国家率先开展技术突破并有偿支持其他APEC成员的净零进程,将有利于帮助APEC成员国家与地区更快实现各自的绿色转型目标。
  APEC成为深化中美两国新能源合作的“助推器”
  今年11月15日,在中美元首会晤之前,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提出: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3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从而可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间的能源合作对于促进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其意义不仅在于共同推进技术突破,更在于能源合作及相关友好往来将为国际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表示,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工作组将聚焦联合声明和联合宣言中确定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等主题。工作组将就控制和减少排放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分享各自经验,识别和实施合作项目,并评估联合声明、联合宣言和本次声明的实施情况。
  APEC是东南亚国家新能源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APEC经济体中包含众多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东南亚作为世界上可再生新能源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正在加快部署清洁能源产能。
  根据《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AEC)》(2021—2025),其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35%,并且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年更新其电力发展计划时可能进一步增加。为了加快向清洁能源体系的转型,东南亚国家需要针对能源产业进行大量绿色投资。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从目前到2030年,东南亚至少需要2000亿美元以实现其阶段性转型目标,其中四分之三以上需要用于绿色清洁能源。
  值得关注的是,东南亚距离实现区域短期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总电力容量的35%)只剩下3年,通过绿色金融途径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绿色金融助力APEC经济体能源结构转型
  国际间绿色金融合作在改善亚太地区能源结构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APSEC)致力于加强APEC成员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通过建立稳定成熟的资讯共享平台和高效的协调机制,加强能源政策和科技研发的交流,优化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能源结构。
  2019年9月19日,APSEC成立了亚太地区能源转型方案(ETS)项目联合运营中心。该中心以“ETS支柱项目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工作重点,在国家能源局和APEC的指导下,围绕能源转型主题,开展“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创新途径”“终端能源管理与能效提升”“面向2050的城市能源转型方案”等专题研究,为推动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能源系统提质增效,以及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APEC可再生能源翻番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从现状来看,能源的绿色转型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存在政府补贴的现象。随着能源转型进一步深入,仅依靠政策驱动支持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能源转型要转变动力机制,充分依靠全球化及协同机制驱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本引导作用,寻找APEC成员在能源转型领域的最大公约数,使更多资金流向能源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
  当然,各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以绿色金融支持能源转型也存在着路径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可以加强APEC国家间的资源及经验分享,推广先进的绿色和低碳转型金融模式及理念,为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与此同时,国际合作还能够促进绿色资金的流动,APEC国家间可以通过共同实施能源转型项目,分享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共同享受金融工具为能源绿色转型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