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印尼将从利比亚进口原油
2008/2/2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IValign=center>
[中国石油报2008年1月7日] 回顾两个多月的紧张日子,中国石油很多人对全国柴油紧张期间上下联动的保供机制深有感触。事实上,从油品紧张的情况出现之后,一场保供会战就已经拉开帷幕。
每天晚上,中国石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炼化企业、销售公司,将当天的生产进度、市场动态、资源状况等信息源源不断地报到总部。每天早上,总部召开的产运销运行例会就像一个会战指挥部,规划计划部、财务部、国际事业公司、炼油与化工公司、销售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公司等的相关人员悉数出席,通报生产情况,分析市场状况,安排生产、调运、销售工作,双休日也不例外。大家的神经都随着全国成品油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努力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规划计划部、财务部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各地方炼油厂等的沟通协调,根据市场需求,平衡各地的原油和柴油资源,积极采取增销、降库、加大进口、委托地方炼油加工等有效措施保障供应。
炼油装置能不能平稳运行,生产计划能不能如期完成,油品能不能保质保量调配出来,是整个保供工作的关键。对此,炼油与化工公司的工作人员格外紧张。各生产企业加工动态上的任何一点波动,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保障油品市场供应被当作头等大事。在保证装置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安排生产企业满负荷生产;为增加油品的市场投放量,2007年11月初开始安排生产企业挖库15万吨;通过优化乙烯原料,调整化工装置负荷,用石脑油顶出柴油4万吨。为保证冬季用油,相关生产企业努力增产低凝点柴油,2007年11月合计生产-35号柴油41万吨,比计划增加2万吨……
通过优化操作等措施,中国石油炼化企业2007年11月同比增加汽柴油供应量50万吨。
为增加全国柴油的供应量,中国石油在所属炼油厂满负荷运转的基础上,增加对地方炼油厂的供应量,如把西部的原油资源输送到原油资源匮乏的东部,就地加工,中国石油与地方炼厂共签订原油、成品油互供协议7份,累计供应原油23万吨,收购成品油12.86万吨。这些数据还在继续增加中……
在保证成品油供应的紧要关头,承担中国石油原油运、销任务的天然气与管道公司,在做好原油调运计划的基础上,努力筹措增供东北原油6.5万吨,增供西北原油15.3万吨,为东北、山东、四川等地区炼油厂原油加工提供资源,为缓解柴油市场紧缺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调整原油流向,克服成本安全风险,及时将原油管输到厂。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承担着处理费用增加、运行成本大幅提升的压力,在从乌鲁木齐到兰州的西部成品油管道和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尽量用市场不太紧缺的汽油把供应紧张的柴油替换出来,满足市场对柴油的需求。
为保证西部原油外输,中国石油在铁道部和相关路局的大力支持下,把500辆至600辆原油罐车紧急从东部抽调到西部。同时,原计划2008年才开始启动的兰州石化装车区开通事宜被提前到2007年11月,大大提高铁路运输量,保证了山东、四川等地的地方炼油厂的开工运行。
紧急为油奔波的还有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在国际油价高涨、柴油资源难觅的情况下,国际事业公司通过多方努力,从海外寻到50多万吨柴油,在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50万吨进口柴油陆续运达华南、华东等市场。
把握大局,稳定供应,保证质量,诚信服务。按照党组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奋战在第一线的销售企业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发挥保供主力军的作用:销售公司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在最紧张的日子,一个月就完成发改委要求的临时性报表近600份。2007年11月24日,中国石油召开销售企业业务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在成熟性市场逐步敞开供应,敞开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城区加油站供应。在这次会议上,销售公司与销售企业签订保障平稳供应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义务。2007年11月25日,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与炼油化工公司在沈阳联合召开东北地区成品油产销衔接会,进一步落实成品油增产降库措施……
一场保供会战让中国石油经受住了考验,而在会战期间形成的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优势的运行机制,也让人们对中国石油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探索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