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解码”老区“智取”油气
2024/11/13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原油田以科技创新推动增产增效,原油盈亏平衡点连续3年大幅下降,边际效益连续4年增长15%以上[中国石化报 2024-11-12]
秋冬之交,收获满满,中原油田以科技创新推动增产增效结出硕果——川东北须家河组页岩/致密气、东濮凹陷葛岗集南洼岩性油取得重要突破,东濮西南洼陷带、前梨园洼陷带见到工业油流……截至目前,中原油田原油盈亏平衡点已连续3年大幅下降,边际效益连续4年增长15%以上。
“我们正向原油产量连续5年增长目标发起冲刺,科研战线更是冲锋在前。”中原石油勘探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原油田分公司代表张庆生介绍,2023年6月以来,中原油田围绕制约老油田效益开发的7个技术瓶颈大力开展攻关,用科技“解码”老区,实现“智取”油气,加快推进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建设,油田研发经费保持每年10%以上增长。
在摸索中突破,啃下勘探开发“硬骨头”
“新版模型与上一版有何不同?”“水侵新认识会不会影响已部署井位?”在日前召开的中原油田天然气开发数模进展审查会上,专家、科研人员不断提问、研讨,现场氛围格外热烈。
科研攻关,需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和毅力。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逐渐走向“无人区”,碰到的“硬骨头”越来越多。因循守旧、停在原地只会落后,潜心研究、大胆假设、敢于质疑,才能突破瓶颈、解决问题——
在酸性气增储及安全高效开发领域,中原油田科研人员打破“唯礁滩”思维,攻关形成礁后滩储量有效动用技术,助力普光气田海相天然气持续稳产;
在东濮老区,科研人员突破极复杂构造解释建模一体化等10余项油田开发技术,支撑“块块动用、层层水驱”精准挖潜;
在致密气和页岩气领域,科研人员突破传统技术限制,形成致密气“相控+埋深+疏导体系”评价技术系列,有力支撑大安寨混积岩重要突破和普光须家河组商业发现;
在储气库领域,科研人员形成复杂类型储气库建设及达容达产技术体系,“中原储气库群建库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借力中发力,用好“外脑”解难题
中原油田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用好高校、院所等“外脑”的学科基础、人才队伍、硬件设施,今年已攻克24项长期制约油田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他们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载体,积极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协同研制国内首套150万立方米大型高抗硫压缩机,持续降低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成本,并实施电网模拟和优化控制,实现新能源发电脱网率明显降低。
同时,该油田还持续深耕高含硫气田开发、绿氢制造、储气库等关键领域,依托战略合作单位国家级实验室优质资源、油田试验基地,加快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集智破解稠油开采难题,成功研发4种降黏剂,降黏率达98.8%。
“我们将紧密结合中原油田需求,组建特色科研团队,持续在各领域开展深层次攻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对校企合作的未来信心满满。
在完善中蜕变,不断建强体制机制
1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件发明专利……这是中原油田强化科技攻关一年来的成果。这样的答卷离不开他们持续建强科研体制机制,为科技攻关提供有力支撑。
配套建立攻关制度体系。优化科技攻关运行管理办法等38项制度,将17支学科团队纳入油田“星旗榜”进行季度考核,规范技术体系建设和创新团队管理,压实专家责权利清单,为科技攻关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简化战略合作单位市场准入审批流程,项目论证、经费结算等管理流程平均缩短39天。在基础实验、测试分析等直接科研活动上做“加法”,在合同签订、审查汇报等间接科研活动上做“减法”,在物资采购、财务报销等科研服务上做“乘法”,在参加活动、陪会候会等方面做“除法”,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精力进行研发创新。
完善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举办6期高层次科研人员培训班、8期博士后技术沙龙,启动“项目+人才”外派培养计划,组织34名青年科研骨干到合作单位参与攻关,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综合素养。
此外,他们完成数字化研究院示范建设,推广应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资料准备时间缩短50%、研究决策效率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