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建设红色南梁林纪实(图)
行业要闻

中国石油建设红色南梁林纪实(图)

2024/4/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绿“漾”黄土塬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4-08]
  初春时节,站在黄土高原“峁尖尖”上放眼远眺,一层层梯田随着山势蜿蜒延伸,深绿浅绿让沟壑梁峁迸发生机。
  这一幕发生在革命老区——甘肃南梁。作为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个籍籍无名的小镇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自这里绝处逢生、转危为安。从这里燃起的点点星火,映照着中国革命的辉煌前程。
  然而,这里也曾是我国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其所在的华池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441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牢记嘱托,用实际行动反哺革命老区,在南梁掀起造林绿化热潮。截至目前,累计绿化井场、场站、道路、碳汇林1.7万余亩,并于2021年启动建设红色南梁林,助力黄河大保护,推动“三北”大发展。
  3月末,当记者踏上这片红色热土时,南梁林已初具规模,油松、侧柏和榆树遍布山间斜坡,新植的沙棘幼株大片生长,碧波在连绵起伏的黄土塬上“荡漾”。
  油松、侧柏和榆树遍布中国石油红色南梁林。杨军平 摄
  风来土满天、雨来泥滚坡,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都是地标
  巍巍子午岭宛若一条腾跃的苍莽巨龙,纵贯陕甘交界处。
  南梁处于子午岭边缘。小镇的绿,兴也子午岭、“败”也子午岭。
  子午岭郁郁葱葱的梢林,曾养育了百姓、掩护了革命、保存了“火种”,孕育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累累硕果。
  然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人口数量逐增,子午岭林区有人提出“万宝山变米粮川”,组织群众进入林区开荒种植。此后,林线以平均每年1公里的速度后移。
  据华池县史料记载,到70年代末,全县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34万亩增加到85万亩,森林面积减少到89万亩。
  受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南梁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肆虐的沙尘,曾是南梁百姓对春天最痛苦的回忆。
  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白马庙村42岁的村民赵小兵回忆,当时南梁风来土漫天、雨来泥滚坡,山上已然光秃秃,一棵树都是地标。
  那段时间,南梁人民为了向荒地要粮,越荒越垦、越垦越荒。“遇干旱年份,一亩地只收200公斤玉米是常态,都不够全家人的口粮。”守着林区饿肚子,赵小兵过去没少“望林兴叹”。
  更严重的是,南梁等地的水土流失引发了系统性的生态危机。
  80年代,南梁所在的庆阳市年入黄河泥沙量达1.684亿吨,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量的10%,占甘肃省入黄泥沙量的1/3。黄土塬被冲刷得支离破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直接威胁。
  “以前最怕的就是夏天,要么不下雨,要么就是大暴雨。”白马庙村村民王剑英曾亲眼见到沟里突发山体滑坡,将亲戚家的窑洞冲垮。
  在此之后,几代南梁人筚路蓝缕,与百万亩黄土塬作战,打响了一场事关子孙后代的“绿色革命”。
  近年来,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
  中国石油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勇担使命、不畏艰辛,接过南梁生态治理“接力棒”。过去5年间,中国石油秉持“油田开发到哪里,绿化就建设到哪里”的原则,关停封堵位于南梁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油水井180口,生产生活区绿化率从18.7%提升至90%以上;联合地方政府在华池县共建生态环保林超过8万亩,占该县造林绿化面积的1/4。
  红色南梁林正是代表。2022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发起“我为碳中和种棵树”活动,面向中国石油员工、合作伙伴及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筹集的首批公益资金用于建设3550余亩林地,其中就有红色南梁林。作为施工方,长庆油田与当地政府携手在千亩荒山上种植云杉、油松等乔灌木共计16.72万株。
  “红色南梁,绿色发展,这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地方,也是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中国石油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将曾经漫天黄沙人迹罕至的荒山,变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南梁林,与南梁精神教育基地遥相呼应,成为革命老区能源经济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赢的亮丽名片。
  黄土塬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南梁林所在的黄土塬,海拔1500米以上,坡度超过35度。行走于塬上,记者只能侧身迈步,脚踩到的地方不时有黄土松动,滚落至上百米的深沟。
  在黄土塬上,站稳行走已是难事,树苗如何栽上去,并且长势良好?
  “南梁呈梁峁地形,气候寒冷、风大干旱,你们脚下的表面是土,实则是细粉沙。”长庆油田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的技术人员李新杰介绍,雨水一下来,原本看似坚硬的黄土会立刻松散,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灾害。
  “治理南梁水土流失的关键是确保林草植被覆盖率。只要超过40%,就能防住十年一遇的暴雨。”长庆油田采油二厂生产保障部主任张松涛介绍,经与集团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专家反复沟通,与南梁县林业局多次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南梁林采取乔、灌结合的种植方式,并精选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杨树、油松、侧柏、榆树等耐旱植物建混交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超过了50%。
  南梁地处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3个月暴雨,9个月干旱。科学的种植方式避免了暴雨时的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环境下,树苗如何存活?
  “‘秘籍’在于鱼鳞坑和地膜。”站在鱼鳞坑边缘,李新杰介绍,坑的外延比树坑高出10厘米,雨水向坑内聚拢,地膜止住水分蒸发,树穴成了“营养岛”,确保“水不下坡,泥不出沟”。据统计,这种精细种植虽然增加约10%的工作量,却保证了黄土塬上树木的成活率。
  透过航拍镜头俯视南梁林,其所在地区由一条沟、两道梁、两面坡构成,坡脚部分相对平缓,坡梁则十分陡峭,个别地段坡度甚至超过45度,行走在上面如“飞檐走壁”,背树行走更是难以想象。
  南梁镇高台村村民李世海曾是种树大军的一员。他回忆,由于对地形熟悉,种树的大部分是周边村民。他们每天从集中点将半米高的树苗一棵一棵背到种植区,有时翻沟要走1至2公里,坡路崎岖就得缓慢侧行,单程就得20多分钟。
  “南梁有句谚语: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中国石油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种植千亩林地,难度可想而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南梁镇白马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桐桐如是评价。
  扎根黄土塬的红色南梁林,受到国内外无数人的关注和支持。
  万里之外,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沙特、伊拉克、苏丹等海外项目部,90%以上的员工曾为“我为碳中和种棵树”活动捐款。“最近收到反馈,我们捐种的树就在革命老区南梁。真想回国时到现场去看看。”伊拉克项目部边长涛开心地说。
  千里之外,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低碳管理处高级专家柳军参与了红色南梁林项目的申请、设计和建设全程。他说:“按照最新理念、最高标准建设的红色南梁林,对于中国石油探索碳汇林建设经验和树立品牌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我要用我姥姥今年过年给我的压岁钱为中国石油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种树”“今天是我姐姐60岁生日,我替姐姐为碳中和种下60棵树”……截至目前,“我为碳中和种棵树”活动的参与人数超百万人次,收到国内外社会各界评论29.3万余条。在石油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为美丽中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添砖加瓦”。这也让以红色南梁林为代表的首批公益碳汇林,在和煦的春风里、在温暖的善意下生根发芽,蔚然成林。
  黄坡变绿了,风变温柔了、水变清澈了,久违的春天回来了
  入春以来,天气渐暖,漫山遍野的树木开始抽芽生长,动物们也活跃起来。
  “巡护途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呱呱鸡、野兔、松鼠等,狼和狐狸也偶有出现,甚至还见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负责南梁林定期巡护工作的南梁采油作业区经理阎浩如是说。
  与红色南梁林距离50米,作业区员工深刻感受到南梁镇这些年大规模植树造林带来的变化。
  眼前的黄坡变绿了,尘土飞扬的日子明显减少。“连风都变温柔了,久违的春天回来了。”员工郑治男笑着说。
  华池县气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华池县大风沙尘次数年均减少了7次。
  降雨量变多,也是南梁人最直观的感受。今年刚开春,南梁镇就下了四五场雨。
  葫芦河水库位于南梁镇下游,华池县武装部部长张海龙说,2021年蓄满水最快也得一周以上的时间,现在3天就满了,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考虑到干旱缺水,石油人曾在红色南梁林周边设置了200个喷头、4个蓄水池,对林地进行每周2次的灌溉。但随着雨水的充沛,2023年年中以后,这些设施便不再使用。
  对于祖上四代都居住在红色南梁林脚下的村民刘纪刚来说,水质的变化让他印象深刻。
  “过去从水井抽上来的第一桶水有泥沙,得倒掉;现在,上来就是干净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刘纪刚说。
  不仅如此,如今自来水管道已经接到了南梁镇每户村民的家门口,家家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了。
  南梁连绵的绿,不仅给镇上居民带来生活上的变化,而且带来了经济收入上的变化。
  “我们家除了外出打工的,都去种树了,一个人一天能挣100多元,种完林子总共挣了五六千元。”南梁镇王大沟门村留守妇女常建芳说。
  除此之外,中国石油将水土保持措施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治山、治水、致富”一体推进,为南梁林选种了沙棘、红柳等优质树种,它们经20年抚育成材后,预计可带来收益超1亿元,提供直接务工收入超380万元。
  从大西北到祖国的“心脏”,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感受着红色南梁林的“绿色”能量。
  不久前,中国石油总部大楼获得“中国石油总部碳中和大厦”认证,办公楼宇实现年度运营碳中和。其中就有“红色南梁林”的贡献。
  如今,南梁林培育的树木已经1米多高。南梁的“绿”,仍在蔓延。
  今年,长庆油田将再次投资502万元,建设1050亩的南梁公益碳汇林。随着庆城公益林、华池青年林等生态林陆续完工,预计长庆油田年碳汇量超万吨。“加大植树造林、绿化油气田与绿色工厂建设力度,再加上分布式光伏、CCUS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我们将为建设鄂尔多斯能源超级盆地提供长庆方案。”长庆油田副总经理晏宁平说。
  春风徐来,举目远眺。红色南梁林群山叠翠,千亩树木扎根于地,生态文明的种子深植于心。让我们继续见证广袤黄土塬上的绿色嬗变。
  (记者 魏枫 王芳 徐佳 杨洁,吕殿杰、王馨悦、许晨、张艳、孙志宏、杨军平、张少华、时晟、张鹏飞、代仁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