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维能源转型直面能源发展未来(图)
2024/4/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第42届剑桥能源周会议纪实[中国石化报 2024-03-29]
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按:3月18日~22日,第42届剑桥能源周会议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汇聚了全球80多个国家的9000多名与会者。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与会政府官员和大型石油公司高管共同探讨了在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和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挑战时,油气公司应如何进行战略调整。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与标普全球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在全体大会上进行了高端对话。●卢雪梅
第42届剑桥能源周(CERAWeek)会议于3月18日~22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汇聚了全球80多个国家的9000多名与会者,包括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能源专家和企业高管。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
美国官员:全球共同努力是实现净零的基础
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担任剑桥能源周开幕发言人,为会议奠定了基调。他强调了能源行业在当前世界格局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但仍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充满信心。
美国能源部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演讲中肯定了美国油气公司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的作用,并展示了美国能源部为支持碳减排和能源转型提供的清洁能源机会。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戴夫·特克主持了小组讨论,重点强调了能源市场的未来和全球能源快速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认可了可负担且可靠能源供应的重要性。
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分析了能源转型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认为潜在的清洁能源已为市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并对主动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和劳动力培训的私营资本表示赞扬。此外,费尔南德斯还强调了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关键矿产资源多样化的必要性,认为这是推动清洁能源增长的关键。
美国国务院全球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霍克斯坦则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政策、技术和融资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全球共同努力是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基础。
油气公司高管:能源转型推进速度不切实际
然而,在剑桥能源周会议上,部分油气公司的高管对当前能源转型的速度表示担忧。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表示,应摒弃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想法,并加大对油气行业的投资力度。他的发言赢得了全场与会者的掌声。纳赛尔驳斥了国际能源署(IEA)关于全球油气需求将在2030年见顶的预测。他认为,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凸显了油气供应安全的重要性,而可再生能源并非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的能源转型战略在许多方面已显露“败迹”,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作用有限,油气行业不应被视为能源转型的敌人。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迭起、能源短缺状况持续,油气公司在被要求增产的同时,其所需的投资却又受政策引导,更多投向了可再生能源领域,使得油气从业者无所适从,这不仅直接威胁到经济繁荣和能源安全,而且将极大的推高油价。另外,纳赛尔强调,沙特可用于缓解石油供应短缺的产能仅200万桶/日,相当于2%的世界需求。
纳赛尔还阐释了其对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净零排放未来的实现需要多种能源支持,妖魔化油气行业对解决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并无积极意义,油气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和面对未来挑战,低碳排放的油气生产与替代能源相结合,才能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没有蓝氢,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技术的辅助,净零排放目标不可能实现。
在能源转型的途径方面,纳赛尔敦促业界倾听专业人士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挪威等国家的策略。不同国家应有不同的能源转型模式,在发达国家行得通的方法在发展中国家未必可行,这并不代表应放弃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在可持续能源未来的作用,因地制宜、多维化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途,当务之急是减少油气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沙特阿美的呼吁获得了其他与会油气公司高管的回应。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奥尼尔表示,向清洁能源的过渡正“以不切实际的速度”进行,更清洁的燃料可能需要长达40年的时间才能开发出来,而当下的能源转型辩论过于情绪化,务实的对话无法开展。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让·保罗·普雷茨在谈到能源转型时也提示,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走错了方向或将面临严重危机。
对能源转型一直不太热心的埃克森美孚通过剑桥能源周平台展示了其碳捕集和氢技术前景,认为通过这类技术可以在得到政府补贴的同时,保留油气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
气候变化仍是会议主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2023年打破了所有设定的气候指标。随着气温飙升和海平面上升,要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部分业内专家认为,为了避免全球变暖的最坏影响,必须淘汰化石燃料。因此,气候变化仍是当仁不让的会议焦点之一。
本次剑桥能源周的一大特点是会场内外互壮声势,场内的热烈讨论与场外此起彼伏的环保抗议活动并存,既反映了人类在当前能源转型路径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也反映了能源行业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人工智能:创新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人工智能(AI)是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的焦点之一。与会的NextEra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凯彻姆预测称,在人工智能、电气化、云计算能力和芯片工厂的推动下,未来5年,美国电力需求将激增81%。
在美国人工智能的引导下,全球与之有关的技术发展将掀起一波浪潮,随之而来的将是电力需求的巨量增长,也将给能源行业带来挑战。
LNG禁令和发展前景
美国近期宣布禁止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成为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众多小组讨论的热点之一。与会的油气公司对此不太乐观,但好在禁令颁布前就获批的LNG项目不在禁令之列。
根据NextEra能源公司的预测,2024~2025年,仍将有约55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展LNG相关项目。这些项目完工后,美国2028年的LNG出口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虽然遭到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但近期美国参议员丹·沙利文仍致信拜登政府,敦促“立即撤销”对LNG的出口禁令。
油气开采技术移植到地热领域受重视
地热能的开发是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又一个讨论热点。与会的地热公司有11家,就地热的未来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份地热发展路线图,计划到2050年,将美国的地热能产量提高到90吉瓦,这是当下地热产量的20倍。这也为美国地热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地热发电需要诸多地质要素的配合,因此发展空间一度受限,但将油气行业的水力压裂技术引入地热开发或将拓展这一领域的维度。近年来,初创公司已在地热领域测试了水力压裂技术,即向地热层压入液体开采地热的方式,将释放更多地区的地热潜力。
总部位于休斯敦的公司Fervo在会上展示了基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地热先导项目。目前,该公司在内华达州的地热试点项目已发电3.5兆瓦,足以为3000多户家庭供电。Fervo是获得美国能源部6000万美元资助资金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在地热方面的成功甚至吸引了亿万富翁油气企业家约翰·阿诺德的注意和投资。
近一两年收益丰厚的油气公司也有意在地热领域一展身手。在小组讨论中,雪佛龙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称,公司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开展地热试点项目,在岩层中试验传统的油气钻探方法,以开采地下热能。
解码能源多维转型的正确路径
《能源多维转型路线图》报告作为剑桥能源周会议的“伴手礼”,成为此届盛会的重要注脚,也代表着能源行业面对能源转型的正确姿态。
报告从多维视角剖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不同叙事角度和两难局面;界定了正确能源转型的涵义;探索了低碳能源的融资途径;肯定了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清点了可用的政策工具;推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并呼吁了各方合作参与。
面对碳减排带来的挑战,报告提出几个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是如何为能源转型融资,包括设定可获得融资的绿色项目标准,即不应以排放量为唯一考量尺度,其他特点如可持续性、可行性和有序性的重要性不应被忽视或低估。
二是如何满足南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能源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应优化考虑其能源的可获得性和安全性、能源去碳化、新兴经济的能源产能建设等。
三是如何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瓶颈,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关键矿产的获取和现状等。
四是如何建立新的政策框架和使用相应政策工具,包括目前对新政策框架和工具的需求现状、不同框架和工具使用前景,以及投资决策和标准制定等。
五是如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加强合作,包括公私合作、跨界合作、政府间合作,以及民众参与等。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剑桥能源周高端对话摘录
赵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金:标普全球副主席
丹尼尔·耶金: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博士。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的讨论内容是多维能源转型,而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比中国更关键、更重要。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公司,炼油能力达到600万桶/日,是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之一,也是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因业务遍布62个国家,中国石化是一家国际化的国家石油公司,但我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中国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商。赵先生,非常感谢您抽时间来到这里,非常荣幸您能来到剑桥能源周。赵东:非常感谢丹尼尔。我也很高兴来到这里,感谢您的邀请。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美国和欧洲有很大差异。去年,煤炭仍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占比55%;其次是石油占比略高于18%,天然气占比接近9%。反观10年前,煤炭占比比2023年高10.5%,所以我们的政府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我们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峰并维持较长时间,天然气消费将在2040年达峰,油气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油气消费在未来20年仍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我们与部分供应商签订液化天然气合同的原因,以丰富能源供给并支持中国经济增长。
丹尼尔·耶金:就碳排放承诺而言,中国预计何时达到碳排放峰值?
赵东:我国政府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石化也是落实碳排放指标的主要践行者之一,将在脱碳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承担更多责任。因此,我们也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与政府目标同步,并试图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丹尼尔·耶金:中国在推进“双碳”过程中,将面临复杂严峻的考验,中国石化正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碳排放量?
赵东:碳排放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责任。正如其他石油公司现在所做的那样,我们也专注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CCUS)技术的应用。几年前,我们就已启动CCS/CCUS技术的研发工作。2021年,中国石化启动了百万吨级CCUS项目。这是中国最大的CCUS项目,我们希望通过CCUS技术来减少公司总体碳排放。
丹尼尔·耶金:请问你们有使用生物燃料吗?
赵东:是的,生物燃料也是中国石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石化是第一家获得政府认可并将其用于航空商业化的公司。目前,我们在旗下一家炼厂建立了10万吨级的生物燃料装置。
丹尼尔·耶金:你们用什么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
赵东: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有设施,也有产能,原始材料的获取性是目前重点关注的地方。此外,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我们的一个尝试是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他们收集废弃食用油,由我们进行加工处理。
丹尼尔·耶金:中国石化在绿氢方面有什么发展计划?
赵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目前,我们生产和使用的氢气超过400万吨,占中国总量的12%。我们专注于两个领域,即氢气生产和运输。我们生产高质量氢气,然后利用加油站来加注氢气,目前中国石化已在中国建立128座加氢站,这一数字位居全国首位。
丹尼尔·耶金:这些加氢站主要是为卡车服务吗?
赵东:是的,主要为卡车服务。中国试图建设氢能“走廊”,所以我们也是沿着这条“走廊”建设加氢站。去年,我们在中国西部完成了一个绿氢项目,年产量达到2万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氢项目。我们计划在中国内蒙古北部再建两个绿氢项目,并将建一条长途氢能管道,还将在管道沿线建加氢站,并为炼厂提供氢气。
丹尼尔·耶金:我们来谈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这对你们的业务意味着什么?
赵东:我们也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感到惊讶。我记得2020年,我国每卖出100辆新车,其中只有4辆是电动汽车,但在2023年这个数字达到22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作为最大的炼油公司,关心的是汽油消费。面对这种快速的更替,我们要做好准备主动应对。我们有3.1万座综合加能站,现在已在这些加能站建设了6万个充电桩,但与所需充电桩总量相比,这一数字仍微乎其微。我们还有一个战略性计划,即在加油站、停车场、工作场所安装更多充电桩。此外,我们将对炼厂进行改造,将炼油产品转换为石化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以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链接:“大家说”:全球能源转型的多维探讨
剑桥能源周会议主办方标普全球副主席丹尼尔·耶金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是一个涉及多个维度、不同速度的非线性发展进程。他在开幕致辞中说,今年剑桥能源周会议的主题设置旨在反映全球能源转型的复杂性。
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潘彦磊指出,世界既需要传统化石燃料的能源供应体系,也需要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目前,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力投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和电力项目,并在拉美的巴西和苏里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等国家进行多元化发展。
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认为,传统能源行业对气候变化的看法正在“演变”,公司已决定发挥长期积累的碳捕集技术优势,在碳捕集和封存(CCS)方面进行重大投资,包括捕集和封存来自第三方的碳排放。
壳牌首席执行官瓦埃勒·萨万表示,公司的优势在于能源整合,目前正努力稳定石油生产,精简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同时针对欧洲减少对管道气的依赖,力图发挥其在全球天然气和LNG领域的优势。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认为,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在下半年达到历史新高,但不会很快见顶,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消费量过低,对油气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叙事将越来越多地由南方国家书写。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碳减排力度,积极提高能效,逐步采用成熟的新能源和技术。
今年剑桥能源周会议的热议话题还包括关键矿产及其供应链、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全球经济脱碳、氢能源市场开发、生物燃料和核能等。(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