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2023年经营业绩解析(下篇)
行业要闻

中国石油2023年经营业绩解析(下篇)

2024/4/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逆势突围的“精进”密码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3-29]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提质增效并连续10年开展专项行动,谱写出一部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推动生产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在变革中走得更远更稳。
  特别是2023年,中国石油克服油价下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打造提质增效“精进版”,9136项提质增效措施落实落地,全年增效200亿元以上,加快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从“升级版”到“价值创造行动”,再到“精进版”,中国石油坚持频道不换、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高标准高水平把提质增效推向深入。这不禁让人深思,经营业绩攀升的背后,提质增效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当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中国石油又是如何通过提质增效实现逆境突围的?
  (一)提质增效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低质低效”,提质增效才能向纵深推进。只有树牢“过紧日子”“一切成本皆可降”思想,才能有效应对油价震荡、形势多变等挑战,防范化解风险,“紧”出可观的效益。
  在克拉玛依石化,提质增效的故事不断上演:有员工为了降低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的硫化剂使用量,通过多次调整、优化和实验,将硫化剂单月注入量从14吨降至7吨,每年节省费用85万元;有员工发现测温仪所测温度不能精确反映加热炉入口实际温度,通过调整测温仪安装位置,创效百万元以上;还有员工把一些废旧棉手套剪成条状,用这些旧布条做成拖把,实现“变废为宝”……
  行动总是源于思想转变。从生产一线到机关后勤,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员工,大家都养成了过紧日子的习惯,对成本、算账更加重视,摆脱了“毛巾上的水已拧干”的思维桎梏。正是在这种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中,2023年克拉玛依石化原油加工量、产品产销量等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生产经营整体业绩创建企64年来最优。
  克拉玛依石化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石油过好紧日子的一个缩影。过好紧日子,才有好日子。过紧日子并非要少办事、不办事,而是践行精打细算的节俭之道,杜绝“大手大脚”“跑冒滴漏”现象,多办事、办好事。如今,过紧日子成为中国石油各企业都在倡导和践行的理念,“企业的发展始终不能放松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这根弦”也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普遍共识。
  ——“能用旧的不用新的、能部分更换不换整体、能自主维修绝不外委。”面对老装置老设备,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干部员工将“多干效益活、多产效益油”的理念根植于心,结合生产实际深度挖潜,在“废”上做文章,在“改”上下功夫。
  ——“原来容易被忽视的‘芝麻小钱’,现在都会看在眼里。”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BHZ45001队队员进一步深化“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的思想认识,从节约一块筛布、一块钳牙、一颗螺丝做起,厉行省俭、聚沙成塔,从点滴细节实现提质增效大目标。
  ——“创新不怕小,创效不怕少。”通过形势任务教育,云南石化全员转变“重生产轻经营”“事前算账不足、财务思维薄弱”等观念,力争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就大力生产什么”。
  危与机总是相伴而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明确了“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要作为长期工作”的要求。石油工业有着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传统,未来无论油价涨跌,我们都要坚持过紧日子不动摇,化挑战为机遇,在提质增效这场战役中不做“旁观者”、争做“排头兵”,一起拼出好日子,让中国石油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二)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将消灭企业。亏损企业治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质增效措施。中国石油作为党和国家的“经济部队”,必须深化亏损企业治理和法人压减工作,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经营业绩的持续向好,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当好标杆旗帜。
  2023年开年,打赢打好亏损企业治理和法人压减三年攻坚行动“首年战”的号角,在中国石油全面吹响。
  这场战役,虽困难重重,但必须胜利。
  近年来,中国石油破浪前行,凝心聚力提质增效,但是受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内部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仍有部分企业连续亏损。
  企业亏损,不仅意味着盈利能力会持续低迷,而且可能存在一些效益不佳的领域与收入较低的员工,进而影响企业稳健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养人不养亏损企业。集团公司整体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每一个企业每一项业务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没有一流的经营业绩、频频出现亏损,未来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央企的责任使命更无法有效履行。对中国石油来说,如何扭亏治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方面,治理亏损,决不能搞数字扭亏、虚假扭亏。要眼睛向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带一般,真正做到减存量控增量。
  从开展大额亏损企业专题研究,到建立小额亏损企业监控清单和暂停为部分小额亏损企业发放奖金,再到对增亏返亏企业进行现场约谈、视频督导、发函提醒,中国石油强化存量亏损企业治理,严控新增亏损和返亏企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另一方面,治理亏损的关键原则是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亏损的原因往往错综复杂,必须根据亏损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制定扭亏策略,有的放矢地采取差异化扭亏措施。
  玉门关外,玉门油田在新能源领域快步疾行,厚植老油田接续发展的后劲,目前已建成的新能源项目创效超亿元,扭亏脱困的底气越来越足;燕赵大地,河北销售坚持市场导向,精细油品、非油品营销,2023年所属13家地市分公司全部盈利,一举扭转“十年九亏”局面……
  由此可见,通过转型发展、市场营销、重组整合等方式实现扭亏为盈,已经在中国石油成为常态。广大干部员工一致认为,扭亏治困,最需要的就是“对症下药”,变“要我扭亏”为“我要扭亏”,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在集团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中国石油交出亮丽答卷:亏损户、亏损面、亏损额均创2010年以来最好水平,全年压减全资及控股法人上百户,清理退出参股法人数十户,一批长期想解决但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三)世界一流企业,无一不是管理一流的企业。中国石油在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道路上,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精”求进、以“精”促进,把精益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正是应对竞争加剧的法宝。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下,企业想有“一席之地”,必须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通过应用新的管理模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避免所有浪费,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价值、获得最高收益。近年来,精益管理在全球各行各业蔚然成风、成效显著。种种经验表明,企业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向精益管理迈进是必经之路。
  怎样做好精益管理?中国石油思考着、探索着。从石油企业的实践来看,一定要抓住“人”和“钱”两个“大头”。
  聚焦人员管理,中国石油积极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从组织、绩效等方面发力,共同推进精益管理。
  位于陕西的长庆油田采油三厂胡尖山作业区,建立“扁平短精”新型组织架构,与两年前相比,原来的三级架构变为二级架构,52个岗位优化整合为38个岗位;位于辽宁的抚顺石化石油二厂加大考核约束力度,严格防范“不愿干事、不敢干事、不会干事”现象,让“躺平”的人真正站起来、干起来。通过落实提质增效措施,各企业的员工队伍更加精干高效,动力活力不断迸发。
  聚焦投资管理,中国石油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库存经营管理,保持总体低库存运行,并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提高高效资产占比和常效资产创效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确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调增投资额度,推动炼油化工、油气储备库等在建项目建设提速、规划项目加快落地,更好发挥投资的拉动和示范效应。
  投资不当,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包袱;投资得当,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效益。中国石油严谨和精准的投资管理,让“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023年,经济增加值EVA首次突破千亿元,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17.1%,资产负债率、资本负债率同比分别下降1.7和2.2个百分点……一系列沉甸甸的数据,彰显出中国石油提质增效的累累硕果,展现出一个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中国石油。
  过紧日子的观念持续深化、亏损企业治理和法人压减工作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正是中国石油逆势突围的“精进”密码。提质增效永远在路上。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石油唯有持续打造提质增效“增值版”,真正把提质增效工作做到极致、变成常态,方能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高度不确定性,谋取更丰厚的回报,为生产经营业绩再攀新高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