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管道局穿越公司八盘峡黄河穿越纪实
储运工程

管道局穿越公司八盘峡黄河穿越纪实

2010/1/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10年1月16日]   1月13日11时28分,历经162天艰苦奋战,管道局穿越公司克服穿越地层岩石破碎、软硬交措及地质断裂带、出入土两端高差达19米、穿越深度达84米、长度达135米的泥浆空洞和征地协调复杂等难题,艰难拿下涩宁兰全线的“卡脖子”工程——八盘峡黄河穿越,为涩宁兰复线投产扫清障碍。同时,在八盘峡黄河穿越中,管道局穿越公司在国内首次将自主创新设计的滚轮架应用于现场回拖并取得成功,首次在岩石中实施管线回拖三接一工艺,实现国内定向钻河流、铁路、山体连穿的新突破。
  1月13日11时28分,随着最后一根钻杆由黄河西岸破土而出,管道局穿越公司负责实施的涩宁兰复线输气管道八盘峡黄河穿越胜利告捷!瞬间,激越的欢呼声响彻母亲河畔,管道穿越人开心地跳跃着,眼中闪动着喜悦的泪花……
  管道局穿越公司组建7年多来,创造过多项国内外定向钻穿越施工新纪录。成功穿越黄河也非止一次,这一次何以如此兴奋呢?
  “这一刻我们等得太漫长,太艰辛了。”涩宁兰复线输气管道穿越项目分部经理王海感慨万分地说。
  八盘峡黄河穿越全长1310米,穿越地质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砂岩泥岩互层,是涩宁兰复线全线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从2009年8月2日开钻到穿越成功,历时162天,如果再加上前期线路踏勘、人员设备进场,施工时间长达7个月。
  耗费这样长的时间穿越一条河流对穿越公司而言尚属首次,仅此不难想象施工的艰辛和成功来之不易。
  千难万险重重阻   一是地质极为复杂。穿越曲线所经地层普遍为破碎岩石层,且存在一段较长的断裂带,极易发生泥浆漏失事故,给主体穿越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二是定向钻“三连穿”。八盘峡黄河穿越系国内首次实施河流、铁路、山体连穿的大型穿越工程,泥岩层与砂岩层交互频繁,地层软硬不均,穿越岩层强度变化复杂,无疑对施工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三是出入土点高差大。八盘峡黄河穿越入土点海拔1570米,出土点海拔1589米,两端高差达19米之多,造成大级别扩孔及回拖过程中出现长达135米的泥浆空洞,施工风险陡增。   四是穿越深度大。此项工程,河床穿越深度初设为25米,考虑到减少断裂带泥浆漏失和增加水平穿越长度,将入土角增大至16度,河床穿越深度增加45米,这种穿越深度与入土点高差达65米,与出土点高差达84米。这在国内外定向钻施工中极为罕见,不仅增加了回拖的难度,而且对泥浆的性能和排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五是管线回拖三接一。由于管线预制场地狭窄,只能实施三接一,给回拖造成很大的困难。   六是征地协调难度极大。管道局EPC项目部、穿越项目分部为确保施工用地,多方协调,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征用到的施工场地仍十分狭小,一级扩孔时有效作业时间仅为全台班时间的50%,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精心组织扫障碍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管道穿越人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全力以赴。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确保穿越成功,保障涩宁兰复线按期投产。为此穿越公司多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并派出技术专家蹲守现场指导,为现场施工提供全方位支持。参建项目部和机组组织精干力量,针对地质难点、施工难点对施工方案、操作工序和应急措施进行了具体细化,未雨绸缪,扎实做好战前准备工作,为八盘峡黄河穿越工程尽早开钻扫清障碍。   迎来成功见曙光   为确保正式回拖万无一失,试拖成功后又进行一次洗孔,2010年1月11日晚管线开始正式回拖。受施工场地限制,采用“三接一”回拖工艺。同时,为解决出入土两端高差大的难题,首次应用自主设计的滚轮架替代发送沟的传统回拖方式,保证回拖的顺畅。2010年1月13日11时28分,管线徐徐出土,八盘峡黄河穿越成功告捷。   涩宁兰复线输气管道项目八盘峡黄河的成功穿越,实现国内定向钻河流、铁路、山体连穿施工新突破;丰富穿越公司穿越地质断裂带和破碎岩石层的施工经验,成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滚轮架回拖工艺的现场应用,为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和西二线大口径岩石穿越等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