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9-02]

">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当石油耗尽世界会怎样(图)
储运工程

当石油耗尽世界会怎样(图)

2013/9/3 8:54:38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9-02]

  汽柴油、食品、材料、服装、电脑、手机、药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都由原油做支撑

  世界原油供应不会很快停止,未来几十年石油生产还会继续,但不会总以年均300亿桶的速度生产。由于全球文明几乎完全依赖石油,这的确是相当大的挑战。

  1965~2005年,石油消耗量增长了2.5倍,煤炭消耗量增长了两倍,天然气消耗量增长了3倍,而人口数量仅翻了一番,当然人均碳排放量大大增加了。

  化石燃料还是主力

  从BP统计的数据来看,全球能源使用的主要形式仍是石油,约占能源使用总量的33%;其次是占能源使用总量30%的煤炭,由于其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的主要增长源,目前正迅速追赶石油的份额;第三的宝座被天然气占据,其份额为24%;核能和水电则各占5%~6%的份额;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1.6%。人类严重依赖占能源总量87%的化石燃料。

  石油是具有较高能量的特殊物质,易被提炼成液体燃料,世界上绝大部分运输都要靠汽柴油。此外,食品、材料、服装、电脑、手机、药品等日常生活中人们依赖的一切都由原油供应做支撑。因而,石油供应短缺将给人类文明带来重大影响。

  目前,全球每年的原油消耗量是300亿桶,即每日8400万桶。像巴西近海预计储量为80亿桶的图皮油田这样的重大发现也仅能维持全世界运转3个月。此外,原油质量也有下降趋势。因为大量的剩余石油储量不一定是液态的,需要复杂且能源密集型的加工方式处理。

  因此,剩余的石油可能质量较差,与先前大自然赠予的礼物有差异。换句话说,好东西已经用光了。油页岩并不是石油,需加热到500摄氏度,使其分解成液体形式,因而当有人声称,美国有3万亿桶石油储量时,其真正用意是鼓励选民和投资者。

  能源与土壤

  如果没有廉价原油和天然气做氮肥,可能也无法种植粮食作物。在巴西的大豆种植地,咖啡豆并非在生产地消费,而是运往巴西各地和其他国家。因而,石油驱动的交通工具不仅包括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还包括将产品运往世界市场的卡车、轮船和飞机。

  即使可以解决所有的能源问题,现在也消费着地球上最脆弱的部分,即土壤。没有土壤,无法种植任何粮食作物。过去半个世纪,不合理和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已失去了约1/3的土壤,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英国,约40%的食品要进口,每年需700万吨原油来维持食物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靠油而食”。

  石油峰值的概念是石油地质学家马利昂·金·哈伯特提出的,他曾预计,美国的石油产量在1970年会达到峰值。当时,得克萨斯州石油产量丰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因而没人把这种说法当回事。而事实证明哈伯特是正确的。根据哈伯特的说法,峰值发现与峰值生产之间有40年的滞后期。如果把这种说法应用到世界形势上,可以看到石油峰值的发现是在1965年,40年的滞后便是2005年。的确,2005年来,世界石油生产就是一条水平线,也就是达到了所认为的生产极限。

  过去十年,油价已翻了两番,这也表明,要想维持生产,人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深水钻井和水力压裂等开采方式都比常规开采收益率更低。事实上,水力压裂法生产的每桶价值105美元的石油可卖到更高的价钱。但石油业目前已准备好承担一些损失,因为其深知不久后油价会像火箭一样飙升,拥有了水力压裂技术就会赚取巨额利润。毕竟,石油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

  从全球到局部

  水力压裂法是一种颇有争议的技术。很多人担心,这种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会受到污染。英国皇家学会表示,只要在严格的规定下操作,水力压裂过程是安全的。但在这个利润重于一切的时代,如果该技术广泛推向世界,如何能保证其过程是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国际能源署分析称,到2030年,将失去一半左右的常规石油生产,相当于沙特现有产量的4倍。而这个缺口要用非常规能源来填补似乎有些不现实。鉴于目前交通完全依赖石油,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20年,有必要减少70%的交通。

  目前英国汽油燃料车的数量为3400万,而电动汽车的数量可能无法达到如此庞大的规模。

  如果不能从供应层面解决问题,就要限制需求。在缺乏廉价运输条件时,就要在各地种植更多的作物。从全球到局部的人类文明的变化将成为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