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能源“金桥”固胞波友谊

[中国石油报2013-07-30]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写在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投产通气之际(图)
储运工程

写在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投产通气之际(图)

2013/7/31 9:43:2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 style="text-align: center">  架能源“金桥”固胞波友谊

  [中国石油报2013-07-30]

  南坎计量站点火成功。

  1B标段一号陡崖布管施工。

  中缅天然气管道由中国石油、韩国大宇国际集团、印度石油海外公司、缅甸油气公司、韩国燃气公司、印度燃气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兰里岛,敷设22公里后与原油管道并行或同沟敷设,全长793公里,缅甸下载点前设计年输量120亿立方米,设有6座工艺站场。

  中缅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和缅甸油气公司合资建设,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管线全长771公里,缅甸境内设计年输量2300万吨,设置工艺站场5座,建设一座规模为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年接卸能力2300万吨。

  “一头听印度洋海涛,一头闻金孔雀鸣叫。绵延数千里,你把世代胞波友谊写照……”历经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承载着中缅两国人民的共同期盼。7月2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迎来正式投产通气的历史性时刻。

  这一管道开始向国内供气,标志着我国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的宏伟构想已基本实现,将分散我国海上进口石油渠道单一的风险,使油气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大大提高。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我国西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石油石化产业布局,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米坦格河1B段开工建设。

  作业中的铺管船。

  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安排,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公司负责两个管道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既要积极推进国际化,加快“走出去”步伐,又要使这一项目给资源国、合作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项目遵循国际化企业运作模式,严格管理流程,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三级治理结构。在项目建设的所有重大环节均采用国际招标模式,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建单位及供货商参与竞标。

  以“把中缅管道项目建成国际一流管道工程”为目标,项目设计和施工采用API、ASME等国际标准,聘请德国、泰国、印度等国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阿联酋和印度等国无损检测公司进行独立第三方焊接质量检验,聘请挪威DNV和加拿大Enbridge公司对管道质量进行评价,以多种措施确保管道安全。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环境监理,是国际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的创新之举。专业健康监理保障参建人员医疗条件,实现了项目“无人被蛇咬伤、无人患登革热、无人患染疟疾”的目标。

  米坦格河跨越施工现场如今已长出青草。

  公司聘用的缅甸内比都驾驶员在接受技能培训。

  管道穿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高温多雨,现场施工非常不便。沿线多为山区、丘陵和沿海滩涂,地质条件极其恶劣。管道穿越8条海沟,翻越若开山,穿越、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瑞丽江等多条江河,作业难度巨大。当地基础设施和社会依托几乎为零,不但各种设备工具要从国内运到缅甸,就连绝大多数物料也要辗转千里“进口”到现场。

  东南亚管道公司以“把中缅油气管道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环保工程和友谊工程”为目标,严格执行“业主+EPC施工+监理”的三维一体项目管理模式,形成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合力。

  中国石油发挥整体优势,调集管道局、川庆钻探、大庆油建、大港油建、寰球工程等各路精兵强将赴缅参建。建设者们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全力以赴投入“奋战100天,决战‘5·30’”攻坚战,为如期实现管道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施工交出高水平答卷。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8.68%,项目HSE业绩优秀,质量、安全、健康、环保指标超过国际同类管道工程水平,项目实现了不失一人的目标。卡拉巴海沟穿越工程创造了世界管道穿越最深纪录。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尽可能使用当地劳动力,施工高峰期缅甸当地用工达到6000多人,超过在缅参建人员总量的60%。项目建设以来,当地用工累计超过290万人次,220多家缅甸企业参与其中。缅籍员工学习汉语、英语和管道专业知识,并到中国的输油气管道场站实习。在天然气管道即将投产之际,选拔培养的150多名当地管道巡线工已经上岗巡线。

  大力推进在缅社会公益事业。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和合资公司已投资建设中小学校45所,医院和医疗分站24个,为1.9万多名学生改善教学条件,为80万人改善医疗环境。

  曼德勒省普亚基功村打井项目让当地群众绽开笑颜。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每年在缅甸境内下载200万吨原油和20%输量的天然气,用于推动缅甸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生生不息的能源通道,铸就两国人民美好和平。”这条中国石油人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的能源通道,如同一座友谊“金桥”,将中缅两国的胞波情谊凝聚得更加深厚、更加绵长。

  中缅管道(缅甸段)大事记

  2005年7月4日,中缅签署《关于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

  2008年12月24日,上游气田开发联合体与中国石油签署《关于税气田的天然气购销协议》。

  2009年3月26日,中缅签署《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

  2009年6月3日,《东南亚原油管道有限公司股东协议》等3个油气管道合作协议签署。

  2009年12月20日,《中缅原油管道权利与义务协议》签署。

  2010年6月3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6月22日,中缅原油管道缅甸境内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2年10月20日,东南亚管道公司启动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境内段建设“决战‘5·30’”会战。

  2013年4月12日,各控制性工程全部完成。

  2013年5月3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完工并具备投产条件。

  2013年7月15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进气试运行。

  2013年7月2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向国内供气。

  宁优推的幸福生活

  东南亚管道公司缅籍女员工宁优推,怀着8个月的身孕,依然坚持每天到内比都办公室上班。“预产期是9月8日。”7月28日,她的丈夫佐岁声音里透着幸福。他也是东南亚管道公司缅籍员工。两个人的姻缘源于中缅管道项目。

  宁优推2009年到项目食堂工作。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再加上语言不通,她在这个陌生环境里既担心又紧张,很少说话,总是默默低头干活儿。

  中方员工在忙碌工作之余,教她从识菜名开始学中文。同事们特意从中国买来图文卡片,陪她练习发音,掌握各种调料的用途和用量。在中国同事的鼓励和帮助下,上进的宁优推树立了成为“大厨师”的目标。一次,大家外出回来已经很晚,正准备自己动手弄点吃的,一进厨房就惊呆了——宁优推一个人给大家准备了一桌饭菜!

  宁优推烧菜的手艺快速长进。她学会了包饺子、蒸包子、烙韭菜盒子,做凉菜也不在话下。她感激同事的无私帮助,也主动帮别人分担工作。她说:“中国的雷锋是好人,我要做缅甸的雷锋!”

  几年过去,宁优推进入适婚年龄。办公室负责人宋文平留意为她介绍男朋友。同一单位的缅籍小伙佐岁慢慢走进了宁优推的生活。因为年龄相差几岁,宁优推的父母反对这桩姻缘。

  2011年泼水节期间,办公室负责人员带着佐岁、宁优推驱车奔波8个多小时面见宁优推的父母,详细介绍佐岁的工作表现和为人,讲述两位年轻人相亲相爱的情况,终于获得了老人的认可。

  内比都中方同事按照缅甸当地习俗,为佐岁和宁优推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大家由衷地为他们祝福,两位年轻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