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5-16]“邻避”这一概念于19世纪80年代由当时英国环境事务大臣尼古拉斯·雷德利所创。其英文缩写nimby,代表NotInMyBackYard(别建在我家后院),即反对在自己住处附近建设任何有危险性、不好看或有其他不宜情形之事物的行为。

现实中,邻避设施包括垃圾焚烧站、变电站、机场、移动信号塔以及化工厂等,这些设施具备两个特质">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正视邻避诉求为PX项目寻出路
储运工程

正视邻避诉求为PX项目寻出路

2013/5/17 8:44:42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5-16] “邻避”这一概念于19世纪80年代由当时英国环境事务大臣尼古拉斯·雷德利所创。其英文缩写nimby,代表NotInMyBackYard(别建在我家后院),即反对在自己住处附近建设任何有危险性、不好看或有其他不宜情形之事物的行为。

  现实中,邻避设施包括垃圾焚烧站、变电站、机场、移动信号塔以及化工厂等,这些设施具备两个特质:其一,会产生负面外部效应,如空气和水质污染、生态影响、景观影响、噪声污染等,也包括房产价格下降和社区格调下降等非环境影响;其二,成本与效益非均衡分布。邻避设施通常对大多数人有好处,但其环境和经济的成本则集中在特定人群。由于这两个原因,居民往往强烈反对邻避设施建造在自家附近。邻避情结往往酿成邻避冲突。

  在中国,PX(对二甲苯)项目无疑是目前最大的邻避冲突之一。反对者的观点是:“剧毒致癌,可致不孕不育、新生儿畸变,一旦泄漏或爆炸,将如原子弹般秒杀一切,按国际规定,厂房须距市区100公里外。”

  PX究竟是什么?

  原油开采出来后,主要变成三类产品:一部分是做了汽油、煤油、柴油,一部分做乙烯,还有一类就是芳烃类产品。PX即属于芳烃类,最大用途是做PTA(精对苯二甲酸),而PTA最大的产品是PET(聚酯),从服装原料到塑料制品,聚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产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俊环说:“如果没有PX,就没有办法生产化学化纤,我们也就不能穿着漂亮、挺括的服装,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数亿亩的土地种植棉花。”

  PX既然如此重要,是不是也非常毒呢?

  事实上,作为一种化学界公认的低毒物质,PX的毒性低于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尼古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均将PX归为“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在美国,建立在美国休斯敦的280万吨/年PX装置,距6万人城市的距离仅为1.2公里;英国南安普敦埃索法里炼厂为居民区所环绕;设立在日本横滨的NPRC炼厂35万吨/年PX装置,甚至仅与居民区相隔一条高速公路。

  那么,为何PX项目近些年来在中国走哪儿都遭嫌呢?根源在于,推动PX项目的政府和投资者并未正视人们的邻避诉求。

  解决邻避冲突的根本,从理念而言,是政府和投资者要增强邻避意识。从操作层面而言,主要包括全过程民主参与以及合理的补偿机制。

  在台湾地区,邻避运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如今邻避运动在台湾已不多见,因为政府机构已经慢慢形成一套运作模式,民众也知道应该如何在游戏规则下表达自己的诉求。

  学者认为,补偿和缓解是解决邻避冲突的两类重要工具。补偿机制往往被当作冲突过程之中的博弈手段,以求双方能在尽量理性的框架下进行谈判。

  台湾学者丘昌泰说,最终能解决问题的往往是邻避设施建设方的“环保回馈”——建设方通常会将令人讨厌的邻避设施变得不讨厌,例如设立公园、图书馆、运动中心、温水游泳池等,供附近民众免费或打折使用。此外,还有减免相关税赋、给予奖学金等。

  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美国兴建邻避设施遇到的阻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其原因在于,国家和联邦机构开始承担批准厂商兴建邻避设施草案的责任,法律允许的程序也提供了更多公众参与邻避设施决策的机会,邻避设施选址方式从“决定—宣布—辩护”开始转向“参与—自愿—合作”。当怀着邻避意识去解决邻避问题的时候,邻避问题仍然可能是硬骨头,但不再是一触即爆的炸弹。让邻避问题回归邻避,也是中国PX项目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