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名志之资源篇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3-04-10]

仿佛上苍有意磨砺石油人的意志。

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地方,原本寂寂无名,因为一种资源的发现,因为一群创业者的到来,便从荒无人烟、寂寥苍茫的背景中凸显出来,变得灵动飞扬、活力四射。当这些地方被这群豪迈的创业者印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石油地名,我们共同的记忆
储运工程

石油地名,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3/4/11 8:46:12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石油地名志之资源篇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3-04-10]

  仿佛上苍有意磨砺石油人的意志。

  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地方,原本寂寂无名,因为一种资源的发现,因为一群创业者的到来,便从荒无人烟、寂寥苍茫的背景中凸显出来,变得灵动飞扬、活力四射。当这些地方被这群豪迈的创业者印上自己特有的符号,并被注入深沉的情感后,这一个个让人魂牵梦萦的符号,便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石油河、黑油山、油砂山、四号、五号、九公里、四十八亩、健人沟……这些直白,直白得有些土气的石油地名,有形无形地积淀着石油人的追求与情感。

  透过石油河、黑油山这样的地名,你可以想象当年的发现者看到油苗时的欣喜;细细品味四号、五号这样的地名,你能体会到勘探者时不我待的激情;你可曾见过九公里、四十八亩这样质朴的地名?一如它的命名者“注重实干、不图虚名”的朴实;还记得依奇克里克大山中的那条健人沟吗?当石油勘探又一次在那里展开时,戴健、李越人等长眠在此的英雄,一定会听到和当年一样激昂的勘探队员之歌……

  可以说,每一个石油地名都有一个关于石油的故事,带我们追溯石油工业发展的足迹。通过这些独特的石油地名,我们可以了解石油文化产生、融合、发展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侧面。今天,我们关注石油地名,就是希望以此来守护石油文化中这重要的一环。(记者阳志华)

  黑油山:克拉玛依的西圣地

  名称:黑油山

  位置:克拉玛依市东北部

  海拔:400多米

  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暑差异悬殊,干燥少雨,春秋季风多,年平均气温8.1摄氏度

  黑油山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2公里处,交通便利。黑油山的外观是一座不高的山丘,相对高度只有13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整个山丘成黑色,地表凹凸不平,由被石油浸染的砂岩或被石油凝结的沙砾岩构成。由于石油中挥发成分的溢散,地表大面积呈干燥状。

  20世纪50年代的黑油山

  据地质学家预测,由于地壳变动,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岩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山。“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故这个天然石油沥青丘取名为黑油山。这也是克拉玛依市名字的由来。

  山丘上遍布100多处油泉,形成众多小油沼,中间是不断涌出的油泡,油呈黏稠状,色泽黝黑,油质为珍贵的低凝原油。目前,黑油山仍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向外自溢黑色的石油。

  黑油山赛里木老人塑像

  在黑油山顶的一眼油泉畔,伫立着一尊老人雕塑。老人怀抱“热瓦甫”,嘴巴欲张似合,犹如一位苍迈的歌者。这位老者叫赛里木。赛里木老人与黑油山的故事,让他成为克拉玛依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相传上世纪的某一年,英俊而壮硕的维吾尔族青年赛里木爱上了大地主的女儿阿依克孜。女孩的父母嫌贫爱富,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并决定将女儿嫁给一个富商。举行婚礼的那天,赛里木带着他心爱的姑娘逃婚来到克拉玛依车排子。一日,赛里木骑着毛驴寻找水源,来到黑油山,发现了这片厚泽之地。他将浓稠的原油装满水葫芦,或用于润滑车轴或换些食物维持生计。从此,这座能吐“黑金”的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在山丘顶部,有一座1982年立的花岗岩石碑,呈菱锥状,高2.5米,正面书刻“黑油山”三个大字。在石碑的右侧不远处,还立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六边形石碑。石碑上刻着“地质奇观”四个红字。

  早在两亿年前,黑油山就已经开始溢油。《魏书·西域传》里就有“流地数十里”的记载;清末文献中将黑油山及其附近的地区称为青石峡。《新疆图志》、《清明续文献通考》等书中均记载了这里的出油情况。以研究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地理、地质而著名的俄国地质与地理学家奥布鲁切夫在他所著的《边缘准噶尔》一书中,也对黑油山沥青丘等石油地质露头进行了研究,对油源做出了解释。

  1954年,由苏联专家乌瓦洛夫、地质师张恺、大学生宋汉良等10人组成的地质调查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完成了地质普查。根据有关勘探成果,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决定,在黑油山打两口探井。

  半年后,1219青年钻井队从独山子开赴黑油山。当年7月6日,位于黑油山南侧5.5公里的1号井开钻。10月29日1号井完钻,次日开始喷油。由此,沉寂的戈壁滩沸腾了。黑油山1号井只是喜悦的开篇,随着一口口新探井相继出油,黑油山地区神秘的面纱被层层揭开。

  目前,黑油山是克拉玛依石油文化的代表景点之一,是世界一大地质奇观。据考证,地下冒油泡的景观在全世界只有两处,一处在埃及,一处就是克拉玛依的黑油山。这一独特景观让中外游人纷纷前往,也成为新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地和游览胜地。(记者宋鹏)

  石油河:中国石油工业的母亲河

  名称:石油河

  位置:玉门市西南边

  海拔:2600米以上

  气候:高寒亚干旱气候,四季不分明,冬长夏短,春秋多风,夏季少雨,冬季多雪

  石油河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玉门市境内,是玉门油田工业和民用的主要水源。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水由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属内陆河。石油河上游多峡谷,水深流急,中下游河床渐宽,水流平缓,每年12月封冻,次年3月解冻,水量因季节而异,夏秋暴涨,冬春量减。石油河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1974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横穿玉门老君庙油田,经赤金峡水库至花海断流。

  20世纪40年代石油河畔的淘金人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发源地——老君庙,就坐落在石油河的东岸。这条河被称为石油河,虽然不是因为老君庙油田的发现而得名,但老君庙油田的发现是因为有了石油河的指引。

  1937年,抗战爆发,“洋油”断绝,“一滴汽油一滴血”。问苍茫大地,油在哪里?胸怀石油报国梦想的孙健初们,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最终将目光投向了甘肃玉门。

  据史料记载:“玉门县石脂水在县东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墨取用,涂鸱夷西囊及膏东。”又据《西北视察记》载:“赤金堡南面九十里,祁连山北麓有河焉,盛产石油,天然涌现于地面,先是清同治年间,堡民入山采金,往来过之,遂被发现,试燃以火,烈焰熊熊,因名其地曰石油泉,并名其河曰石油河。”也就是说,至少在清代,这条河已经被称为石油河。祁连山中有金矿,沙金随雪水流入石油河中,吸引了众多人来此淘金。民国时期,就有当地淘金人在石油河淘金。当年淘金人住的窑洞至今还保留在石油河畔西岸的山崖上,像一双双眼睛凝视着石油河的变迁。

  20世纪40年代的石油河好似浓缩版的“东非大裂谷”

  石油河有石油,玉门有石油。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国家急需石油之时,石油河像一盏明灯点亮了石油先辈的报国梦。1938年12月26日,一阵阵驼铃声穿过大漠戈壁的漫漫黄沙,穿过祁连雪山的凛冽寒风,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严爽、孙健初、靳锡庚,带着几名工人和向导,牵着20余峰骆驼,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甘肃河西走廊西北端的石油河畔。在这里,他们开始了玉门油田早期的地质调查和石油勘测,最终发现了老君庙油田,开创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在这里,他们把石油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实现了他们的实业救国梦。

  石油河,是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母亲河,也是发展壮大石油工业的生命河。随着老君庙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亏空,油井停喷转抽。为了补充地层能量,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注水方案在此诞生。1954年6月,为解决老君庙油田注水开发所需清洁水源的问题,时任玉门矿务局局长杨拯民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沿石油河河床调查水源情况,最终找到了位于石油河中下游的豆腐台水源。经化验,豆腐台水源水质清洁,不需要处理即可注入油层,是最适合注水和饮用的清洁水源,玉门油矿随即对豆腐台水源进行扩建。至今,此处仍是玉门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养育着一方油田一方人。

  春雪覆盖的石油河

  早期的石油河,因河谷两岸从石缝中渗出的黑色原油经日晒溶化流入河谷,滚滚不息的水面上浮着厚厚的油花。经过多年环保治污,如今的石油河清澈见底,两岸的骆驼草在雨后显得更加苍翠。石油河哺育着玉门油田,也灌溉着下游的万顷良田。

  由于早期的地壳运动,地表裂开几十米天堑,祁连山积雪溶化,雪水常年不息地顺着河谷奔流。陡峭的山崖,奔腾的河水,构成了石油河独特的景致。石油河东面的山叫东山,西面的山叫西山。在摄影家眼中,它是浓缩版的“东非大裂谷”;在玉门人眼中,它是石油人的家园。水量小的时候,趟过河水到对面的西山爬山,是玉门石油娃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石油河在玉门石油人口中叫西河坝。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凡是玉门人,都知西河坝。西河坝,那是一个融合了多少乡音、乡情、乡味的称呼,那是一个伴随着几代玉门石油人成长的地方,那是一个永远镌刻在玉门石油人心灵深处的印记。

  2010年,石油河岸边的老君庙油田被列为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1年,老君庙油田被列为甘肃省红色旅游景区。站在石油河边,祁连雪水奔腾不息,斧砍崖壁静默无语,沿岸的老君庙、老一井、西河坝窑洞、邹明墓、靳锡庚墓五处石油文物景点,铺就了一幅中国现代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画卷。

  石油河,就这样流淌进了历史,流淌进了石油人的心中。(记者王玉华通讯员赵勤)

  油砂山:“聚宝盆”里的石油标志

  名称:油砂山

  位置:柴达木盆地西端

  海拔:3050米

  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属于典型的大陆高原气候

  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提出“开发柴达木”的口号。1947年,国民党政府拨款1.9亿元(折合1980年人民币约4.19万元),组成“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盆地工矿资源科学考察队”,并于当年5月底从兰州出发,前后用了半年多时间,对柴达木盆地的植被、水文、地质、矿藏等进行详细考察。当年12月中旬,测量工程师周宗浚、地质专家关佐蜀等考察队员来到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一带,听修筑青—新公路的民工说,有人曾在红柳泉东面的山坡下拾到一种黑色石块,用火可以点着。他们根据线索考察,终于在红柳泉以东15公里处发现了露出地面150多米厚的油砂层。大家十分惊喜,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现场工作了3天,测绘了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横切剖面图。在这些图上,周宗浚庄重地标上了“油—砂—山”。至此,油砂山成为柴达木盆地石油宝藏的标志。

  1957年的油砂山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石油。1954年4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组建一支由480多人组成的柴达木石油地质勘探大队,包括六个地质小队、一个重磁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一个手摇钻井队,在大队长郝清江和地质师张维亚等同志的带领下,历尽艰辛,来到柴达木盆地。“天上无飞鸟,遍地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上面烈日晒,下面热沙烤;冬天寒风吹,夏天蚊虫咬;整月缺水喝,常年不洗澡;指甲当汤勺,虱多用沙炒;拉屎往高爬,撒尿用棍敲;脸蛋黑又红,对象不好找;唯有油气多,大家都说好。”这是当时地质勘探队员对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真实写照。经过一年多的地质调查,地质大队核实了油砂山、干柴沟有很厚的含油砂层出露,发现盆地西部第三系沉积岩厚度达三四千米,其中有很好的生油层,发现了油泉子、油砂山、油墩子、七个泉等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具有勘探面积大、沉积岩厚度大、背斜构造大、生油岩条件好等特点,具有十分乐观的油气勘探远景。

  油砂山上布满金黄色油砂

  油砂山位于柴达木盆地西端戈壁深处,海拔3050米,气候干燥,少雨多风,气候恶劣,寸草不生。油砂山构造发现于1957年,探明动用含油面积7.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177万吨,可采储量188.5万吨。油砂山油田1957年开始试采,1962年封闭,1970年重新试采。截至2012年年底,油砂山油田共有油水井493口,其中采油井341口、注水井152口,累计生产原油159.79万吨。(记者王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