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12-11-29]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他强调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廉洁政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深入推进党">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学习参考]大力加强廉洁政治建设
储运工程

[学习参考]大力加强廉洁政治建设

2012/11/30 9:25:3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光明日报2012-11-29]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他强调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廉洁政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的一贯政治追求

  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追求的重要政治目标。早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八条中就提出要“厉行廉洁政治”。1945年4月,针对旧社会的腐朽统治和腐败制度,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具体纲领重要一点就是,“要求惩办贪官污吏,实现廉洁政治”。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重申,要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建设廉洁政治。可以说,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追求,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

  建设廉洁政治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由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短、进程快,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导致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这对经济发展、市场秩序、社会建设以及人文环境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才能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崇廉尚廉的人文环境,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建设廉洁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得以实现,包含了民主法治、公正廉洁、执政为民等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与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只有不断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更好地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才能更好地营造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不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向前进。

  建设廉洁政治是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建设廉洁政治,使我们反腐倡廉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战略目标,有利于我们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这既是衡量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标尺,也是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政治承诺。只有以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来衡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充分体现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应有的政治担当。

  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

  廉洁政治就是不谋私利的政治,它与腐败政治是根本对立的。其核心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要求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以权谋私,基本内涵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根本标准是人民是否满意。我们要建设的廉洁政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础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一是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执政党取信于民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表明,无产阶级运动基础上产生的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决不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因此,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求我们党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到清正廉洁,决不能以权谋私。

  二是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秉公用权,廉洁奉公。政府机关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倡导良好的政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力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

  三是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是社会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在提供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公共设施中必须做到公平正义。在制定公共政策方面,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不能考虑部门利益或少数人的利益;在执法司法方面,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遏制司法腐败,防止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用人方面,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四是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从国外廉政建设的情况看,一些国家腐败发案率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培育崇廉尚廉的社会风尚,使廉洁成为国民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因此,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廉洁精神、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营造廉洁社会环境,使廉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道德观念转化成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推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气,使人人心情舒畅,政通人和,明礼诚信,促进政治文明高度发展。

  建设廉洁政治的途径

  建设廉洁政治是一项涉及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放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体现,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去落实。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多党制并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较大的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不断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二是加快构建完整的国家廉政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反腐败首先要有一个国家战略,一些国家称之为建立国家廉政体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国的反腐败国家战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统筹谋划,明确每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关键环节、重大举措和工作要求;坚持整体推进、系统治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效能。

  三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不竭动力。必须把建设廉洁政治与各项重要改革结合起来,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针对目前一些资金、资源密集的领域和部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问题,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针对当前权力过分集中、缺少制衡机制问题,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