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石元春:秸秆资源值得产业化开发
储运工程

石元春:秸秆资源值得产业化开发

2009/11/12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新华网 2009年11月10日]  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院士9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说,我国秸秆产出量已达7亿吨,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形势下,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产业迎来重大机遇。
  石元春说,秸秆是一种资源,可以发展成为产业,并且具有与其他能源所不同的绿色、可再生等优点。目前我国的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折合成标煤约为3.5亿吨,相当于7个神东煤田,若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2007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如此宝贵的资源很值得进行产业化开发。
  目前,我国秸秆用途主要是还田、饲料、工业原料以及薪柴和露地焚烧。石元春认为,这些利用属于传统产业提升,而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
  据介绍,秸秆能源产业在欧洲发展已经有30多年,秸秆发电和颗粒燃料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程度最高。在中国,秸秆直燃发电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可以全部自主与国产。如将1亿吨秸秆用于发电,可建500个25MW的小型电站,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年替代4350万吨标煤和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农民年新增收入250亿元和得到50多万个工作岗位。
  石元春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是为农民寻求增收渠道。无论是秸秆直燃发电或是颗粒燃料,每吨秸秆农民可获得250元-300元,全国4亿吨能源用秸秆就能获得1000亿元-1200亿元。此外,农村的能源消费中,由烟熏火燎的薪柴到烧颗料燃料,能效可以提高2-3倍,能源消费质量可以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