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江汉钢管厂为中亚管线提供钢管近6万吨
储运工程

江汉钢管厂为中亚管线提供钢管近6万吨

2009/5/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09年4月29日]  4月14日,最后一根直径1067×15.9毫米的钢管经过成品检验送抵成品外库,标志着江汉油田钢管厂圆满完成中亚管线的生产任务。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我国首条从陆路引进境外天然气的跨国能源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哈萨克斯坦在我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入境,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对接。管道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是一条跨越中亚三国、横跨我国东西的重要能源战略通道。
   为确保钢管质量,该厂严格实行标准化管理。他们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精细管理措施和岗位精细操作要点,对螺旋钢管生产线上的多处设备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引进多台进口检验设备提高检验水平,全方位确保钢管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美国摩的公司委派了12名监理驻厂监造。这12名监理分布在该厂螺旋生产线上每道工序,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的制造标准,使该厂初期的生产一度陷入低迷。母材压坑、划伤等外观非工艺性缺陷,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该厂多次召开生产分析会,查找问题,重新修改工艺,制定整改措施;抓好生产质量控制,按照《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加大工艺纪律抽查力度;技术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轮班,在各个岗位检查、落实制度实施情况,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有效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该厂开展生产自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制造每一根钢管。初检岗位作为生产自检的第一关,操作人员对每一根钢管都要进管检验、进管复查,及时发现钢管缺陷的类别和部位,不让一根有非工艺性缺陷的钢管流入下道工序。铣边岗的操作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非工艺性缺陷的出现,定期对铣边机挡板进行检查,以免生产过程中挡板移位,造成铣边钢屑掉入钢板上出现外观划伤。在钢管对头等关键岗位增加操作人员,清扫带钢,避免压坑等外观缺陷的产生,从源头控制钢管质量。
   由于该厂严格按照执行工艺制造标准,钢管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该厂即将完成前期5万吨钢管的钢管生产任务时,中亚管线项目部于今年3月份又与该厂签订了3000吨的生产合同。至此,该厂共为中亚管线提供优质钢管近6万吨。目前,所有钢管已全部入库,发运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