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内需拉动多方竞投 天然气管网建设潮动
储运工程

内需拉动多方竞投 天然气管网建设潮动

2009/4/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IValign=center>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4月1日]  虽然天然气价格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但天然气管道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展开。
  中石油人士3月3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2.1万公里。届时,我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性天然气基干管网基本形成。其中,中石油的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4.2万公里。”
  据了解,为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平稳和安全,在天然气消费市场附近和管道沿线将配套兴建大型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调峰设施,并与管道连接,形成点线互联的天然气供配气管网,实现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调配自动化的多气源、多用户的供应格局。
  多方竞投
  天然气管网建设大提速意味着巨量的投资涌入这一领域。
  2008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开工。按照规划,这条管道的总长度达到9102公里,设计输气能力达到300亿方/年,总投资额则达到了惊人的1420亿元。
  这轮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大提速吸引的不只是石化双雄,还有地方能源公司。   2009年3月19日,浙江省能源集团发行的47亿元2009浙能债上市,其中20.40亿元将用于新建杭州至宁波长达242.93公里的天然气输气管道,该工程还包括站场14座、线路截断阀室21座及配套管道防腐、水土保持和通信光缆敷设等附属工程。   此前,浙能集团通过控股的浙江东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先后决定向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增资300万元和2000万元,并同意根据杭州-嘉兴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项目资本金要求,继续对该公司进行增资。   杭州-嘉兴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6832亿元,主供气源来自川气东送。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也积极投身其中。   2009年3月12日,国信集团获得了中石油一期年处理规模达350万吨的江苏LNG项目建设和运营10%的股权。该一期工程投资约60亿元,预计2011年投产,主要接收来自卡塔尔等国家的LNG资源,通过输气干线与西气东输管线、冀宁联络线联网,形成多气源互补互备安全供气。   另外,国信集团还投资14.2亿元建设江苏首家燃气调峰电厂——淮安燃机电厂。该项目规划建设2台18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同时预留同等规模机组扩建余地,气源为“川气东送”天然气,预计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发电。   重庆燃气集团则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0亿-25亿元建设天然气管网,做好中石化天然气入渝的管道对接工作,积极投入重庆市骨干管网建设,打造省级管网构架,形成“一城一网”。   不甘落后的还有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   2009年,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计划投资5.9亿元,确保天然气实现100%的增长,销售量达11.6亿立方米。此前,已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顺利天然气管网建设一期规划建设,管道输送能力超过30亿立方米。   事实上,西气东输二线甚至还牵动着跨国石油公司的心弦。   2002年7月,壳牌、俄罗斯天然气和埃克森美孚层与中石油就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签署《合营框架协议》。此前,曾递交投资建议书的国际石油公司还包括BP、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   但在两年后,因在投资收益率等方面的分歧,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退出。   一位递交过投资建议书的国际石油公司高层曾充满遗憾的对记者表示,“当时退出西气东输是一个短视的决定,现在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在西气东输一线的项目上,当时中石油曾预期管道及上游项目税后的实际回报率将分别为12%及15%以上。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虽然目前国内天然气价还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考虑到需求的大幅增长和国际气价的上涨预期,随着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渐理顺,未来管道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将会更高。   “此时参与(天然气)管道建设,既能在天然气资源分配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未来也能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这是地方能源集团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之一。”林伯强说。   需求拉动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信息经济室主任胡奥林认为,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大提速,其直接动力在于天然气消费端的“需求拉动”。   上述中石油人士指出,“十五初期,国家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推进广东LNG试点,开发东海天然气、加快中亚、中俄管道天然气项目谈判等重大项目实施供给推动型的天然气战略。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成功启动了大众城市能源结构转换需求,刺激了大型工业投资项目用气需求高速增长,推动国内天然气需求直线上升,潜在需求十分可观,需求拉动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动力。”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在趋势照常的情境下,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在2010年将达到863亿方。   美国能源情报署则预测,在保持高经济增长的态势下,中国天然气需求在2010年达到821亿方,在2015年将达到1075亿方。   林伯强对记者说,“居民用气是天然气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需求的不断放大已经让天然气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石油一份报告指出,2015年前天然气供应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国内生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管道气项目和LNG项目是否能按期投产。   中石油专家认为,“以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中亚、中缅管线和上海、浙江、福建、广西LNG项目在2010年全部按时投产并能满负荷运行为基础测算,2010年天然气供应量能达到1353亿方,供应大于需求。若按3/4负荷运行,则2015年出现供不应求态势。考虑到国际天然气价格提升对我国进口的抑制,LNG合同变数较大,出现供不应求状况的几率较大。”   三大建议   天然气管网建设大提速也存在一些应当注意之处。   中石油专家认为,应尽快组织制定天然气全国干线管网的统一规划。“规划可以随着资源与市场的变化逐年调整,但对管线建设有法规效力。”   据中石油专家透露,“由于天然气管道建设投资巨大,因此建设方之间应当共同协商,以避免重复建设,抬高下游消费端的使用成本。例如中石化曾计划在陕京线之外另建一条天然气管道,但方案最终被发改委否决,改为借用中石油的管道来输送。”   上述中石油专家同时认为,还应当加快联络线建设。   目前,西气东输至陕京二线、西气东输至涩宁兰、陕京二线榆林至靖边、西气东输至忠武线等联络线的建设已经开始实施。   “随着市场用气量的大幅增加,联络线的功能越来越重要。未来需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各主干管线之间的联络线,以保障下游用户的用气安全。”上述中石油专家说。   另外,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也是当务之急。   胡奥林指出,“在不同时段,天然气用户的需求大小不一,这带来了调峰的要求。但中国储气库建设还很滞后,给天然气管道带来了很大的输送压力。”   目前,环渤海地区储气库调峰能力已占该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的13%左右,由于其他地区地下储气库尚未建成,因此我国地下储气库总调峰能力只占全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的2%左右,约占中石油供应量的3%。   上述中石油专家认为,地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调峰方式,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未来除华北和东北地区之外,在其他地区难以大规模建设地下储气库。即使在天然气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华北地区,天然气管线的调峰应急能力也仍显不足。因此,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区域管网系统的调峰作用,确保下游用户用气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2007年开始,中国已筹备建设新的储气库群,该库群包括三个储气库,总库容量15亿立方米,总工作量7.5亿立方米。    上述中石油专家还认为,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