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兰郑长管道滠水河穿越告捷 创岩石硬度、双向定位、夯管长度三项施工纪录
储运工程

兰郑长管道滠水河穿越告捷 创岩石硬度、双向定位、夯管长度三项施工纪录

2009/3/3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油气管道网2009年3月26日] 截至3月22日2时8分,经过管道局穿越分公司参建职工78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长665.7米的成品油管道在DD-580型钻机牵引下,顺利通过滠水河并在河床下20多米深处敷设成功,标志着兰郑长管道滠水河穿越工程胜利完工。此举创造了穿越岩石硬度、双向定位、夯管长度三项国内施工纪录。
  滠水河穿越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其地质为花岗岩石且硬度不一。在完成淮河、长江、渭河三大流域河流穿越后,滠水河穿越工程成为兰郑长工程全线的重要控制性工程。由于地质情况复杂,2008年7月滠水河穿越施工被迫停工,重新进行了3次地质补勘。由于该工程穿越难度和风险极大,因此备受各方关注。经过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定向钻穿越施工,并决定由穿越公司负责施工。
  为确保滠水河穿越一次成功,穿越公司不惧困难,勇挑重担,选调精兵强将和优良设备,奋战滠水河穿越工程。兰郑长项目部认真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穿越施工方案及发生风险的应对策略,并首次采用定向钻双向定位扶正新工艺进行施工。定向钻施工前在出土点夯管长135米,将23米深的卵石清除,突破了定向钻穿越的禁区,创造了国内夯管长度纪录。
  在完成135米夯管施工后,今年1月3日,定向钻穿越正式开钻。导向孔穿越时,由于岩石硬度高达80兆帕以上,部分地段甚至达到200兆帕,使用一根9米多长的钻杆作业用时达3个多小时;预扩孔作业时,单根钻杆施工长达8个小时,平均四五个小时才完成一根管的扩孔作业。这样的问题在国内施工中首次遇到,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和考验。施工中,穿越公司项目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进行了三次预扩和一次洗孔作业。根据地质情况、岩石硬度和钻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他们在每一级扩孔作业时更换5套钻具,共更换钻具15套、牙轮50多个,成功避免了风险。在经过77天导向孔、预扩孔和洗孔作业后,3月21日20时58分正式挂管,并开始回拖;3月22日2时8分,成品油管道在入土点露出地面。
  施工中,穿越公司兰郑长项目部参建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周密组织,科学施工,昼夜奋战,春节期间仍坚守一线。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春节期间来此慰问的管道局党委书记张学明的高度评价。
  滠水河穿越施工期间,遇到了当地百年罕见的阴雨天气,给设备倒运、材料进场和施工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穿越公司项目部严格按照规程作业,采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拉运200多块道排铺垫场地,在风雨中坚持施工,为按时完成滠水河穿越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