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管道四公司隧道安装工程处施工纪实
储运工程

管道四公司隧道安装工程处施工纪实

2009/3/2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ϼľIValign=center> 
  [中国油气管道网2009年3月19日] 随着一次次管道建设高潮的到来,管道四公司在盾构、顶管等非开挖领域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五盾长江、两穿珠江、决战印度”等骄人业绩的背后,管道特种兵在隧道内书写着辉煌......
 从2004年忠武宜昌长江隧道安装起步,到川气东送管道宜昌、武汉、黄石、安庆“四箭”齐头并发;从隧道内单根管线焊接,到双线直径1016毫米天然气管道横卧江底。5年来,这支奋战在长江底部的管道特种兵先后完成了10条(在建3条)隧道内管线敷设,累计长度超过18公里,成为国内盾构隧道管线安装行业的领跑者。
  忠武起步,打造隧道安装特种劲旅
2004年3月22日,“中国石油第一盾”在忠武线宜昌长江盾构穿越工程中诞生。然而隧道打通之后,并不是大功告成,接下来的隧道管线安装施工将继续考验着这支特种队伍。忠武宜昌长江盾构始发井深48.4米,接收井深22.4米,隧道全长1400米,内径2.44米,在经过隧道砼垫层浇筑后,将敷设直径711毫米、273毫米天然气管线各一根。由于此前国内没有成熟的盾构隧道管线安装队伍,四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培养锻炼出一批盾构隧道管线安装特种兵。
  盾构隧道管线安装存在着复杂的技术问题和艰苦施工情况。时任四公司忠武线项目经理宋华奇决定将这项任务压在张建喜机组身上。2004年7月21日,第一根管线从始发井吊装发送,再用自制的“炮车”进行二次倒运至盾构隧道内进行焊接。潮湿闷热的环境和焊接管材散发的高温,将施工人员的衣服浸湿。施工过程中,他们重点做好湿度、风速、焊条保温等焊接条件的监督,防止焊口质量不合格,给返修带来困难。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管线日焊接速度逐步提高。
  11月底,忠武线宜昌长江盾构隧道安装顺利完工,焊接合格率达98%以上,业主、监理、兄弟单位等纷纷发来贺电表示祝贺。然而张建喜机组并没有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一鼓作气,在忠武线城陵矶长江盾构隧道管线安装施工中一炮打响,焊接、防腐补口、检漏等一次合格率均达100%。他们编制实施的《小断面长距离隧道内管道安装施工工法》被集团公司评为二级工法,形成了从竖井施工、管片制造、盾构、顶管掘进到隧道内管线安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成功打造出一支盾构隧道管线安装特种劲旅。
  仪长管道,创出隧道安装非凡业绩 2006年2月15日,在经过岩石层盾构机机体被卡、粉细砂层盾尾涌砂、可燃气体下(最高浓度10%)盾构掘进等六大难关后,“中国石化第一盾”艰难贯通,而此时距离仪长管线投产日期仅剩下80余天,艰巨的隧道管线安装任务再次压在张建喜机组身上。为保证工期,项目经理李胜新一边组织盾构设备撤场,一边安排人员抓紧进行隧道管线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内砼垫层浇筑过程中,以往的人工卸载混凝土无法满足工期要求。经过技术改造,将混凝土传动带运输车代替原有施工工艺,从而大大缩短了砼垫层浇筑工期。2006年3月15日,隧道砼垫层浇筑及养护工作全部完成。   3月17日,隧道内管线安装工作全面展开。为了缩短工期,张建喜机组将骨干人员分成4个焊接队伍,从隧道中心向南北两岸竖井同时施工,24小时两班连续作业,做到人停机不停。连续交叉施工给管线焊接安全带来重大考验,HSE总监苏东建对隧道内电器设施、通风设备等随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现场无安全隐患。经过7天日夜奋战,全长1510米(盾构隧道全长1400米,竖井井深110米)的直径762毫米原油管线和光缆全部就位,累计焊接121道口,合格率100%,创出国内盾构隧道管线安装企业新纪录。4月中旬,隧道管道支架就位、管线试压扫线工作提前一个月告捷,张建喜机组用激情和汗水展示了盾构隧道管线安装特种兵的风采和实力。   完成仪长黄石长江盾构隧道安装任务后,终于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慕名前来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将深圳前湾大铲岛海峡隧道安装工程交给了管道四公司,他们不负重望,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在随后的广东LNG菠萝庙隧道和珠江主航道管线安装工程中,他们科学、严谨、精细施工,在南粤大地创出盾构隧道管线安装非凡业绩。   川气东送,谱写隧道安装辉煌篇章 2007年,管道四公司获得川气东送宜昌、武汉、黄石三处盾构穿越的EPC总承包权,翻开了盾构施工崭新的一页。10月29日,川气东送宜昌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顺利贯通,张建喜带领隧道安装工程处再次扬帆起航。   川气东送宜昌、武汉两处管线安装需要在直径3080毫米盾构隧道内安装两条直径1016毫米天然气管线,无论是运管就位,还是管线焊接,都是国内大江、大河穿越管道安装史上的先例,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艰巨的任务、狭窄的作业空间,他们在严格遵循《小断面长距离隧道内管道安装施工工法》的同时,针对本工程特点,制订了相应的方案,展开对小断面隧道内大口径、双管道安装技术的研究。   由于直径1016毫米天然气管线长度大约在11米左右,总重量超过8吨,以往的“炮车”二次倒运根本无法在双线敷设中应用。经过研究,张建喜机组决定在隧道砼垫层浇筑后,将原电瓶机车轨道进行二次铺设,采用电瓶机车进行二次运输,等一根根管线运送到焊接作业面时,采用电动龙门架来代替以往的手动吊葫芦。经过与电动葫芦生产厂商技术人员在现场反复实验,适用于隧道管线安装施工的电动葫芦成功问世。这样不仅减少了施工人员,而且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系数。2008年12月26日,川气东送宜昌隧道管线安装工程双线敷设任务全部完成,累计焊接238道口,合格率100%,创小断面隧道内大口径、双管道安装施工新纪元,也为武汉盾构、西二线盾构隧道管线敷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8年,川气东送黄石、武汉、安庆三处长江盾构穿越工程相继贯通,为做好“现场保市场”,隧道安装工程处在抓紧进行宜昌隧道管线安装工程收尾的同时,兵分四路确保其他项目同时推进,从而开始了隧道管线安装的新征程。   2009年年初,由四公司隧道安装工程处编写的《小断面隧道内大口径、双管道安装技术》一文荣获管道局2008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目前,川气东送盾构隧道管线安装项目在四公司管道特种兵的共同努力下,正向着建设样板工程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