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西气东输宁陕段、山西段加强灾害预警工作纪实
储运工程
西气东输宁陕段、山西段加强灾害预警工作纪实
2008/5/1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08年5月15日]集团公司二季度安全环保例会提出:要加强管道沿线灾害预警、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认识,增强防范应对能力,规避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的严重影响。西气东输各管理处积极行动,加强灾害预警工作。
山西段:动态模块化管理对治采空区风险
山西段是西气东输主干线管道地质和自然条件最复杂的地段,且不说它穿越了艰险的“三山一塬”,仅滑坡体、采空区、第三方施工等复杂情况的频繁发生,就给管道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采空区是山西段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山西段管道横穿河东煤田、霍西煤田、沁水煤田三大煤田区,总长294公里,占山西段总长的90.9%。管道中线2公里范围内分布有94个合法煤矿,非法的矿窝、矿点无法统计,仅黑龙关至土门10公里的管段内,距管道中线500米范围内非法的矿窝、矿点就达86个。目前已形成采空区7158米,其中阳城蒿峪村采空区在2007年4月开始出现塌陷,严重影响了管道安全。
采空区的变化是动态、不易把握的,对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山西管理处一直把采空区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处实施了动态模块化管理——聘请专家定期对采空区进行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空区电子模块系统。采用网页层层链接的形式,把采空区全部数据分类、分层进行录入,以便查阅和更新资料,随时掌控采空区动态变化情况。
虽然采空区不断变化,但专家及时跟踪治理,不断出台相应的新措施,确保采空区段管道在掌控之中。目前山西段所有采空区、待开采矿区等地段已经全部纳入到了模块化管理系统中,形成了采空区的预控体系。
这个处还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携手,开展了管线附近煤矿的普查工作。组织专家对管道附近有证煤矿的爆破方案进行安全评审,避免因煤矿开采爆破对管道安全产生影响。同时制定了管线通过煤矿开采区和采空区安全性评价原则,并明确了不同区内管道一段时期内应部署的工作内容。
一年来,通过动态管理、全方位监测和合理的施治,这个队成功应对了塌陷形成的危害,确保了通过煤矿开采区、煤矿采空区管道的安全。
宁陕段:加强防护和巡检防患于未然
全长622公里的宁陕段,管道沿线经过戈壁、农田、沙漠、河谷沟道、黄土塬山区等多种地貌地段,约有1/3处于陕北湿陷性黄土地区。脆弱的生态结构和特殊的土质结构使山体滑坡成为其最大的隐患。
2007年10月底,陕西省子长县余家坪乡新寨河村DD288处就发生过一起严重滑坡。当时正值雨季,DD288处台田地顶端形成了较多落水洞,落水洞的水流通道串通到一起就形成了滑动层。由于坡脚位于河流凹岸,长期被流水冲刷,根基失去稳定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诱发滑坡。
出现滑坡后,现场员工立即在专家建议下对其进行了前期控制。通过削方减轻山体自重、坡脚反压稳定坡体基础等措施减缓了滑坡趋势,通过应力应变监测掌握管道受力和滑坡位移情况,以制定根治措施。
此外,泥石流灾害也时时威胁着管道安全。去年6月中旬,宁夏中卫市下河沿地区63号阀室以西至黄河跨越东岸发生了一起突如其来的泥石流灾害。该地段管道在峡谷里穿行,两侧均是采煤山区,山体因长期开采,岩石结构开始松散。6月中旬一场突降的暴雨,携带着大量碎石从峡谷中倾泻而出,如同一个巨大的铲车将整个峡谷的地表刮去一层,管道正位于泥石流的流通区,几乎所有的保护措施都被毁坏,造成长距离管道外露,防腐层破坏,光缆中断,电位测试桩丢失等。事故发生后,该管理处立刻组织人员对光缆通信、管道防腐层进行修复,重新开启管沟,用连续的水泥拱形盖板将管道保护好后覆土深埋。
为了防御宁陕段自然灾害的侵袭,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将重心放在了加强监护、加密巡查、提早发现、早期治理上,特别加强了雨后、汛前的巡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9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其沿线所面临的环境和地质灾害比西气东输管道犹过、犹险几分。因此,已有的这些成功经验将成为二线建设运营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