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被误读的“液化天然气”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4-07-25]庞名立
为减轻我国能源紧张和结构失衡的压力,我国政府做出大规模引进液化天然气(LNG)的重大决策。2006年6月,我国第一个LNG进口试点项目——广东大鹏的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拉开了我国规模化进口LNG时代的大幕,也推动了我国LNG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天然气资源贫乏,进口LNG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能源,但从媒体报道和实际应用来看,LNG被误读了。目前,媒体广泛宣传LNG是一种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并给予美誉“液化天然气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
LNG究竟算不上得上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这得从何为LNG说起。
LNG,即液化天然气。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LNG是通过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摄氏度,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化石燃料与清洁能源的区别不看使用时是否有难闻的气味排放,而是看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否进入碳循环系统。凡是未进入现代碳循环系统的能源,都是清洁能源,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残体经过亿万年埋藏熟化生成的一种化石燃料,它在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进入现代碳循环系统,增强了全球温室效应。因此,LNG称不上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
从全球气候变化来看,生物燃料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均产生二氧化碳,但本质不一样,生物燃料参与全球现代碳循环,即生物从碳循环中吸收二氧化碳,燃烧时又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达到平衡;而化石燃料燃烧只增加了现代碳循环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促进了全球气候变暖。
天然气中的氢碳比相比煤和石油要高,属于高热值能源,在相同的质量下,天然气的热值比煤和石油高;获得相同单位热量下,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数比石油产品和煤排放的少。另外,天然气燃烧时有害物质的排放也较少,所以可把天然气称为清洁燃料,但不能称为清洁能源,其远不如生物质能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
伴随着天然气产量的不断增加,我国LNG的产量也在不断攀升。然而,国内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把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制成LNG,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在国际上,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LNG,参与LNG国际贸易,资源贫乏的国家只是接收LNG。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天然气不适合液化成LNG运输,原因有三:
第一,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相对贫乏,本土或进口价格都偏高,加上建厂费用,就推高了销售价格。
第二,任何能源转化或输送都伴随着能源的损失。天然气转化为LNG再气化约损失10%的能量。LNG储存温度需极低至-162摄氏度,不宜长途管道输送。天然气利用管输就可简单解决的,何必经由LNG再气化利用?
第三,利用常规天然气液化成LNG的装置建设费用花费巨大,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制成LNG的技术更加复杂。以煤层气为例,煤层气压力低,为控制气体流量、处理大量废水,需要大量的钻井,建立复杂的地面基础设施,并管理大量的气井、水井等,以控制煤层气的稳定产出,耗资巨大,得不偿失。
天然气是人类从化石燃料利用过渡到再生能源的桥梁。在再生能源尚未取代化石燃料之前,天然气起着重要的作用。LNG只是天然气贸易的输送形式,既不是新能源,也不是清洁能源,应该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