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深度优化资源释放创效潜能
2024/11/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优化组织,分类施策,创新模式,推动人力、装备等资源大统筹、大循环、大共享,创收和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中国石化报 2024-10-31]
本报记者李泰豫
金秋十月,石油工程公司在上海承揽对接的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业务,将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推向新的热潮。“我们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集团公司长三角企业的集聚优势,以海洋工程为主体,打造‘海陆并进、主辅并重’业务承揽辐射圈,带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建阔说。
今年以来,石油工程公司坚持把资源统筹优化作为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抓手,强化人力、装备等资源大统筹、大循环、大共享,实现业务承揽输出创收3.1亿元,减少用工费用3.67亿元,节约装备租赁费用1亿元,创收和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优化组织,下好资源统筹“大棋局”
今年以来,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石油工程公司在梳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一场更高站位、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资源统筹优化工作。
该公司成立资源盘活与深度共享领导小组,首次开展全覆盖、全级次、全要素人力资源专题调研,坚持特色化发展、差异化设计、系统化谋划,研究制定资产盘活工作方案,推动成立资产运营专业机构,全面推进闲置资产统筹盘活、报废资产循环利用等工作,持续提升资产创收创效能力。
7月28日,石油工程系统人力装备资源一体化统筹优化推进会召开后,各所属单位迅速行动、积极推进。江汉石油工程优化班组数量和倒班模式,共享非连续性生产岗位人员,优化率达34.6%;西南石油工程对境外项目实施集中管理,合并撤转5个组织机构,海外项目构架进一步实现精干高效……
目前,石油工程公司已累计压减机构149个,机构运行费用大幅减少。资产装备优化稳步推行,项目化组建资产运营公司,建设资产盘活共享创效平台,畅通资产调剂盘活渠道,轻资产化发展蹄疾步稳。
分类施策,创建人力资源优化“特色区”
一季度,中原石油工程输出62名员工,承揽炼化企业产品打包、吊装作业等业务,打破了上下游人员流动界限,将业务承揽由“石油红”向“石化蓝”拓展。
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兄弟企业大力支持下,石油工程公司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整合,人才链、价值链高效联动,进一步释放一体化潜能,因地制宜、一企一策创建胜利石油工程“价值增值标杆区”、经纬公司“体系重塑示范区”等11个人力资源优化特色区,实现人力资源价值增值。
集团公司范围内,胜利石油工程坚持攻坚高效、稳定中效、退出低效原则,大力拓展业务承揽市场,主动与北京石油、青岛石化、共享服务公司等单位合作,创收1.1亿元;地球物理公司坚持多元化合作,打造新疆采油运营、江西管道巡护、西北油田处理解释等6个稳固优质市场,创收3700余万元。
石油工程板块间,经纬公司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开拓高端承揽项目,优化输出408人,并扎实开展区域人力资源共享,为兄弟企业提供110多个岗位;华东石油工程优化基层项目部设置,管理人员“全体起立”、竞争上岗,将107人分流转岗补充到生产一线。
截至目前,石油工程公司已开展业务承揽输出4500人,外委转自营转岗2347人,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创新模式,开拓装备资产增值“新蓝海”
石油工程公司是重资产型企业,装备的创新性配置、资产的创新性运营是资产增值“新蓝海”。该公司创新实施“制造+服务+产融合作+循环经济”一体化合作模式,在全面提升装备支撑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向,减轻现金流压力,提升资产运营创效能力。
创新装备保障模式。与石化机械签订战略协议,以市场换服务,加快南疆工区37台钻机自动化升级,支撑西北工区提质提速提效降本;采取产融合作方式,配置高压泥浆泵等装备,装备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有效降低。
创新资产运营方式。搭建“装备租赁、调剂盘活、报废处置、循环利用”平台,推动增量资产精准配置、存量资产有效盘活、减量资产快速变现。针对重点区域勘探开发需求,大力推进钻机、顶驱、高温定向等仪器装备调剂;统一组织市场化租赁招标,统筹使用、随用随租;积极做好废旧资产循环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石油工程公司在全力满足勘探开发需求的前提下,大幅压减直接投资,重资产压力得到缓解,工程成本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