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专题:数字赋新能管理再提升(图)
专家论坛

专题:数字赋新能管理再提升(图)

2022/11/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11-04]
  按照集团公司"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将紧紧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着力推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工程建设公司(CPECC)在服务集团公司统一数据管理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吸纳执行层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企业个性化需求,在国产化平台基础上重新架构并逐步建成一套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企业管理平台EMP2.0,实现了公司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与价值提升。特别是打破了原来"设计-采购-施工"的传统串联作业模式,改变为"设计+采购+施工"的共享协同模式。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数据价值被放大、数据创效能力提升、数据经济崭露头角。信息化建设在石油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业务链条发展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加快了工程建设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管理、精益管理迈进,有力推进了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服务模式创新。
  数字化能力
  以数据共享为核心,实现集成设计、集中采购、可视化施工等各专业间协同作业,以及企业核心业务的全面综合管理和数据辅助决策。以数字化能力保障合规管理,推动企业转型。
  数字化管理
  EMP2.0首先实现了对30余家所属单位资源的统一管控和共享调度管理,包括人力资源、工程装备、设计软件、信息化
  平台、基础数据库等;其次是支撑了以项目为核心的资源配置管理,以及对外部承包商、供应商等资源的管控。资源的统筹管理实现了企业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目标。
  数据共享
  EMP2.0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生产层面,以设计数据为基础,围绕EPC业务协同进行数据管控,并实现数据向公司数据中心和业主信息化平台的一站式交付。管理层面,重点开展了数据标准建设和多源数据汇聚、治理与应用工作,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发挥数据价值。
  数字化作业
  充分发挥数字化协同设计的能效,以全流程材料控制管理为抓手,通过三维模型和数据库进行资源配置管理和过程监控,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和交付的一体化管控,驱动EPC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与过程的可视化管理。
  声音
  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能源工程公司,需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项目化管理平台。CPECC建设的企业管理平台EMP2.0,把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与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既遵照国际惯例又符合国情,兼具先进性与实用性,对走向海外的中国工程公司有很好的借鉴意义。EMP2.0顶层设计合理、层次清晰,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分布部署、随需应变,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层级、不同规模类型的项目,覆盖了项目全业务链、全周期的管理,能够提高组织协同工作水平、资源整合能力、辅助决策能力,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步。--山东大学教授、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副主席丁荣贵
  EMP2.0企业管理平台是在总结CPECC原有管理平台软件建设经验基础上,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做的全新设计。项目建设初期,第一次需求调研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面对困难,公司和项目组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对全公司上下进行再动员,靶向制定工作方案,进行第二轮深入调研和业务研讨。摸清用户需求后,项目组人员全身心投入系统开发、功能验证和试点运行等工作,最终交出较为满意的答卷。EMP2.0企业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到数字化交付全流程、精细化管控能力的提升,为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CPECC信息管理部经理范睿
  2014年,中东地区公司在参与某个国际石油公司项目投标时,为满足业主对信息化的要求,曾调研过3个国外公司开发的软件。国外软件使用费是按照登录次数或在线时间计算的,使用成本非常高,功能上也达不到与CPECC实际发生的业务百分之百契合。中东地区公司在公司自主开发的EMP2.0企业管理平台基础上,根据我们自己的业务真实需求定制开发功能模块,针对性很强,并且各业务环节数据尽量打通,不仅具备数据可追溯性,而且对企业合规管理也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CPECC中东地区公司执行董事张友森
  (于庆林等整理)
  亮点
  1.业务模式重构助力EPC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依托统一设计管理体系和平台,实现设计软件、人力资源全面共享,累计节省相关成本超亿元。支持规模化集中采购,构建包含百万条数据、上千亿元规模的历史价格数据库和数据地图,提高投标报价等工作的决策效率和质量。满足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要求,并行管理施工工序。仅焊接管理系统独创的图纸智能解析、焊口材料追溯等功能,可节约相关工作7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15%以上焊接材料损耗。
  2.管理模式变革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
  EMP2.0涵盖项目启动、策划、执行、控制、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通过整合共享全业务链数据,打造高效协同管理平台,实现EPC项目一体化智能管控,项目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系统功能超过1.08万项,活跃用户超过8500个。1300个总承包项目、8600个设计及其他项目在线运行。
  3.运营模式优化提升企业综合精益运营能力
  内置刚性制度要求于系统程序赋能基层的同时,实现对生产作业的有效合规管控。特别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费用控制从项目投标做起,对项目进行全过程严格管控,确保分项成本不超预算,取得试点单位超百个EPC项目零亏损的成果。目前系统已经全面覆盖公司19个机关职能部门及设计、施工、国内直属项目部、海外EPC等26家附属机构。
  4.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一站式数字化交付体系与平台
  以EPC数字化作业推动项目数字化交付发展,进而推动智能化油气田运营服务发展,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为企业开创新服务模式和新市场领域。
  2020年以来,公司已参与和建成了包括塔里木乙烷回收项目等10余个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服务项目,总合同额超过1.2亿元。
  案例
  中东地区公司:状态可知目标可控
  正在国内休假的CPECC伊拉克哈法亚GPP项目控制部经理江春林从EMP2.0平台发起合同评审会签,仅3天时间,项目部和迪拜中东地区公司有关部门及领导就完成了审批。10月28日江春林在接受采访时说:"EMP2.0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催办,非常方便。"
  中东地区公司在EMP2.0基础上,以"数据驱动、操作简便、符合管理程序要求"为目标,开发出适合海外大型EPC项目的"精细版"EMP2.0,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达到状态可知、目标可控的管理效果。
  基于岗位的流程审批。以往系统中的业务流程都是直接绑定具体岗位人员,常因人员变动或授权等问题造成"断档"。中东地区公司突破性地将业务审批流程与具体岗位相结合,业务流程根据所涉及的岗位自动匹配业务人员,降低了人工配置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准确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高度协同的业务关联。地区公司及项目部所有关联业务,都能通过系统建立数据关系,实现业务内部和跨业务的高效协同及数据共享。如采购业务数据,从物资请购、招标采购、订单签订、运输到现场仓储及收发料管理,实现了采购全业务链的协同作业。采购业务还和进度、质量、财务支付等业务进行关联,实现跨业务协同作业。
  从源头抓数据治理。以往的数据管理往往存在各业务领域和不同管理层级多头共管的现象,有效数据无法被整条业务链共享和活用。中东地区公司对各业务数据流进行梳理,确保数据从源头开始就能按照规则进入系统,实现一次录入、多次利用。
  发挥系统算法优势。"能让系统干的工作,都交给系统"。如商务标评估功能,可实现多货种多供应商自动比价、自动生成报表、自动形成辅助推荐意见,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持续提升系统易用性。中东地区公司还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增加业务到期提醒、任务自动推送等功能;开发出全英文操作界面,EMP2.0使用率接近100%。(董广哲王庆祥)
  广东石化项目:化繁为简效率提升
  10月25日,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设计管理部经理安鑫像往常一样,登录EMP2.0平台,处理竣工图审验等工作。他说:"一共11万张图纸,需要6方人员审验,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简直不敢想象。"
  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中,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在EMP2.0基础上优化升级了设计、采购、施工、文档管理及外部协同等业务模块,覆盖了项目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实现项目业务的在线协同、数据有效积累和共享,提升了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
  工作协同。设计文件在线实时录入、流转、审核,实现项目部、施工单位和设计院之间的在线协同工作;实时查看装置设计进度,统计项目设计完成进度。物资采购直接调用设计输出的统一材料编码,降低了采购数据录入工作量,提高了采购效率。除此之外,还包括采购与施工的协同、与供应商等相关外部单位的协同,为项目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档共享。项目部内部正常文件的流转以及公司、业主、监理、设计院、施工单位、检测单位、供应商等往来文件的处理、存档均在EMP2.0上完成,提高了文档处理效率,达到了"资源可共享、信息可追溯、沟通零距离"的办公效果。目前,平台共录入文件2万余份,调取一份文件仅需几秒钟。
  APP现场应用。在广东石化项目,不但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审批和分发处理各种文件,而且可以通过扫描现场人员安全帽上的个人信息二维码,实时了解和统计现场人员基本信息,为项目施工和HSE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EMP2.0作为广东石化项目现场唯一的项目管理平台,伴随着广东石化项目建设全过程,项目干部员工从"要我用"转变为"我要用",对信息化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为EMP2.0在基层一线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