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全球十大船加油公司排名龙争虎斗
专家论坛

全球十大船加油公司排名龙争虎斗

2022/8/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2-08-19]船加油公司通常指以加油船的方式为水上运输工具提供燃料为主要业务的燃料油公司。全球涉足或专门从事船加油业务的公司中既有国家石油公司,如巴西国家石油、沙特阿美、鲁克石油、秘鲁国家石油、阿根廷YPF公司,也有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能源、雪佛龙、bp、壳牌。此外,如菲利普斯66、NuStar能源、瓦莱罗能源等独立石油公司,以及大宗商品交易所、小型贸易公司、经纪公司、储运终端的销售公司、贸易平台、船运公司的船加油公司等也从事船加油业务。中国从事船加油业务的公司主要有中国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尽管如此,真正大规模的船加油公司并不多,为船加油公司排名也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的。2021年底,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在第四届全球油商大会上宣布了全球十大船加油港口和企业榜单,该榜单由燃料行业委员会发起和组织,协同ARGUS和隆众资讯两家专业第三方机构,邀请行业专家共同评判。除了该榜单,2012年启动的Ship&Bunker在线信息平台与SeaCred海运研究所也每年联合推出全球十大船加油公司排名。两相比较,前者主要着眼于燃料销量且更多聚焦于亚洲,而后者的评判标准则相对复杂,不完全局限于船加油业务,更侧重于公司在全球的业务覆盖。
  根据中国石油流通协会2021年底统计的2020年船用油销量,中国两家公司均位列十强榜单,其中中国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位列第三、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位列第七。具体排名从高到低分别是BH(BunkerHolding)、世界燃油服务公司(WorldFuelServices或WFS)、中国船舶燃料有限公司(Chimbusco)、半岛集团(Peninsula)、壳牌船舶燃料公司(ShellMarineFuels)、Minerva船加油公司、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Cockett海洋石油公司、FratelliCosulich集团公司和全球石油和航运集团(Monjasa)。
  2021年以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的燃油销量异军突起。根据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今年的最新数据,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已超越壳牌船舶燃料公司、Minerva的销量而位居第五,充分反映了中国石化在船加油领域的快速发展。
  由于Ship&Bunker的十大船加油公司评判并不完全以销量为唯一上榜指标,因此与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的排名不尽相同。Ship&Bunker的评判标准首要也是销量,但全球业务覆盖范围,以及船加油公司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也是其评判的重要指标。根据2021年的表现,Ship&Bunker预测2022年全球十大船加油公司依次为BunkerHolding船加油持股集团、世界燃油服务公司、半岛集团、Minerva船加油公司、TFG海洋公司、Integr8燃料公司、Monjasa、FratelliCosulich集团公司、Cockett海洋石油公司和阿尔法贸易公司。(卢雪梅)
  细数全球主要船加油公司
  榜单虽然各有侧重,但有7家公司同时登上了两个榜单,表明业界对于船加油领域的“实力派”有一定程度的共识。这7家公司分别是BunkerHolding船加油持股集团、世界燃油服务公司、半岛集团、Minerva船加油公司、Cockett海洋石油公司、FratelliCosulich集团公司与全球石油和航运集团(Monjasa)。
  1.BunkerHolding船加油持股集团
  荣登榜首的是总部位于丹麦的BunkerHolding(简称BH),是A/SUnitedShipping&Trading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1876年,由亿万石油富翁TorbenOstergaard-Nielsen家族运营,主要经营海运燃料和润滑油,是全球船用油销量最大的公司,2021年销量达到3000万吨,与2020年持平,在全球150个国家均有业务,但仅在其中35个国家设有70个办事处。
  BH的公司结构不同于普通的船加油公司,旗下拥有众多全球知名的船加油公司,如BMSUnited、Amoil、Unioil等,名义上都独立经营、互相竞争,这些公司也各有历史渊源,且都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相关业务。如DanBunkering,1981年成立,总部位于丹麦米泽尔法特港;Glander国际船加油公司,1961年成立于纽约,后总部迁至佛罗里达州,2013年被BH收购,主要从事船用油经纪和贸易业务;KPIOceanConnect公司,从事船用油经纪和贸易业务,2020年由KPIBridgeOil和OceanConnect合并而成;BunkerOne,BH于2018年成立的物资供应公司。
  2021年,BH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收购力度,但并无重大收购举措,反而将其在2015年收购的LQM经纪公司并入了DanBunkering公司。另外,2021年也是BH旗下一些重要子公司的整周年纪念,如KPIOceanConnect成立50周年、Glander国际船加油公司成立60周年、DanBunkering成立40周年等。
  BH公司悠久的历史、广泛的业务覆盖,以及不俗的年销量,是其长年雄霸全球十大船加油公司榜首的原因。
  2.世界燃油服务公司
  位列第二的世界燃油服务公司(WorldFuelServices,简称WFS)总部位于美国迈阿密,成立于1984年,于2010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成功募集资金2.19亿美元。2013年,WFS是《财富》500强中唯一的过去十年增速超过苹果公司的企业。
  WFS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贸易公司,2016年销量曾超过3100万吨。但到2020年,亚洲业务减少导致其销量下降了46%。邮轮行业(包括嘉年华等巨头公司)一直是WFS的主要客户,而该行业在疫情期间损失惨重,对燃料的需求自然也大幅下降。尽管如此,2021年WFS的销量仍达到1840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90万吨。这些销量中大部分是贸易量,其次为中介交易量,另外还有在英国、直布罗陀和坦帕湾的一些直接燃油销量。
  3.半岛集团
  半岛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实体燃料供应公司和背靠背贸易公司,以直布罗陀、拉斯帕尔马斯、毛里求斯、巴拿马和马耳他等地为主要的船加油业务点。
  2021年,半岛集团的船用油销量从2020年的1300万吨增至1600万吨,并面向未来采取一系列转型措施,不仅在5月宣布将公司名从原来的半岛石油改为半岛集团,还计划在直布罗陀海峡运营液化天然气(LNG)燃料供应业务,彰显了转型决心。
  4.Minerva船加油公司
  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贸易公司之一,在全球40个港口拥有实体业务,重要的业务枢纽包括日内瓦、雅典、纽约、新加坡、安特卫普、巴拿马和拉斯帕尔马斯。
  Minerva起初是一家专营船用燃料的贸易公司,2019年收购了全球最大实体船用油公司爱琴海海洋石油网络公司(AegeanMarinePetroleumNetwork),之后,Minerva的业务一直呈稳步增长势头,2021年的销量为1550万吨,比2020年高250万吨。该公司大部分(约80%)销量来自直接对船销售业务,在其众多供应点中,新加坡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该公司在新加坡的燃油销量排名第13位,比2020年的第22位上升了9位。此外,Minerva公司还在红海和阿根廷引入新的直接销售业务,增加了与低碳有关的项目,还推出了新的数字燃料平台。
  5.全球石油和航运集团
  总部位于丹麦弗雷德里西亚的全球石油和航运集团(Monjasa)主要从事海洋燃料的交易和供应,但也涉足其他相关业务,如为海上运营提供的CBED酒店服务公司和提供IT咨询的RelateIT公司。Monjasa由AndersOstergaard和JanJacobsen于2002年创立。在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设有12个办事处,拥有25艘油轮和驳船,业务覆盖范围较广。
  虽然受到国际海事组织燃油新规和疫情的影响,但该公司2021年仍实现了销量增长,年销量约570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16%。该公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销量分别为410万吨、450万吨和490万吨,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历史上,西非是Monjasa业务主战场,目前该地区仍占其22%的总销量,但美洲的业务份额增长更快,已占其总销量的28%。该公司近期还在美国休斯敦和希腊雅典开设了新的办事处,以支持美洲和欧洲不断增长的燃油需求。
  6.FratelliCosulich集团公司
  家族型企业,历史可追溯到1857年,子公司一直活跃在全球各地的船用油领域。该公司老板Cosulich是燃料油行业的知名人物,目前担任国际燃料油行业协会(IBIA)副主席。
  2021年燃油销量为550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50万吨,在2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包括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巴西、中国、克罗地亚、捷克、法国、希腊、中国香港地区、印尼、爱尔兰、摩纳哥、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新西兰、波兰、葡萄牙、塞尔维亚、新加坡、斯洛文尼亚、瑞士、土耳其、阿联酋、英国、美国和越南。
  FratelliCosulich积极推动替代燃料的使用,2021年通过新成立的子公司FratelliCosulichLNG订购了两艘LNG船,将于2023年底交付,其中一艘可能部署在地中海。此外,该公司还加入了研究新型燃料船的团队。
  7.Cockett海洋石油公司
  1979年成立于英国,从事船用燃料和船用润滑油销售业务,在全球拥有14个办事处,在新加坡和迪拜分别设有总部。
  2012年以来,Cockett成为南非物流集团Grindrod有限公司和商品贸易集团Vitol的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为各占50%,2021年燃油销量为350万吨。

  如何实现“双碳”承诺?沪苏浙皖提供“长三角模式”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2-08-19]“今年,长三角地区高温,一度飙升到42度,这是不是与气候变暖有关,应该可以想象到。”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作主题演讲,“双碳”目标不仅是中国对全世界的一个承诺,同时也是中国本身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产业与经济的集聚地,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如何在保证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成为重要议题。
  论坛上,一个新联盟应运而生——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由6所高校、4家科研院所以及1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凝聚长三角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集团及国内外科技界的智慧和力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提供减碳技术并落地实施,形成切实可行的长三角碳达峰碳中和体制机制、产业转型与创新技术发展路线,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三角模式”。
  作为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的发起成员之一,申能集团董事长黄迪南建议,建立能源互济互保的长三角一体化机制,从能源供给上保障长三角经济民生。“事实上,我们在这个机制下,已经有所动作。比如在天然气供应上,浙江和上海、江苏和上海的连接线已经在推进建设,和安徽之间的连通也在协调推进。”据了解,如今天然气在长三角区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消费总量占全国超1/5。
  长三角能源一体化的意义是什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认为,长三角构建一体化,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相比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国土空间资源较为丰富。“在安徽做好储能建设,让安徽成为一个能源基地,再将能源往上海、江苏、浙江送,这样一种构想就会更加高效。”
  其实,“皖电东送”工程早在2013年就已正式运行,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优化了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减轻了沪苏浙建设电厂的土地环保压力。
  而在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下,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包信和表示,长三角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聚集区,还需从能源结构调整、发电效率提升、降低工业流程能耗等方面进一步精准减碳。
  “我们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这就要加快新能源替代,加快储能建设,加快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罗必雄同样指出,后续长三角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一个是规划开发好国内西部丰富的低碳、零碳清洁能源,建设高效输送通道,即西电东送;二是要开发建设好长三角地区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即海电陆送;三是要积极参与规划开发长三角国土空间资源。
  此外,包信和提出,要把能源的资源属性变成制造属性,能源的未来不能完全靠资源,要靠制造,而这就离不开科技赋能。“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氢能是关键。”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长三角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示范领先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据悉,申能集团目前已拓展了氢燃料电池、储运设备、氢源、加氢站等多个领域,并与壳牌(中国)共同构建加注网络,计划到2030年于长三角区域建设30座加氢站,助力上海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不仅要保证本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要承担科创策源地职能,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双碳’目标发展做出贡献。”包信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