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用好ESG工具赋能“双碳”发展(图)
专家论坛

用好ESG工具赋能“双碳”发展(图)

2022/5/1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05-09]
  编者按: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月22日,气候投资ESG论坛在琼海召开。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12位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政府在政策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的支持,以及如何加强ESG在气候投资中的作用,有效地与企业经营融合?如何切实推动ESG落地?
  今天,中国石油报摘登12位专家的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名词解释
  ESG: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基于ESG评价,投资者可以通过观测企业ESG绩效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对象)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
  观点连线
  1.如何把ESG更好地融入企业战略?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
  碳达峰碳中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据有关投资机构测算,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新增投资130多万亿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绿色、可持续、ESG等方向的公募私募基金总数不足1000支,合计规模不达8000亿元,远低于潜在的碳达峰碳中和投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资本力量。
  必须高度重视低碳技术发展。当前,能源、工业等领域和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都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变革与发展。要积极推进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切实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要坚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创新机制,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创新平台建设运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碳达峰碳中和的职责。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ESG是重要手段。应将ESG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增强企业社会沟通能力和运营透明度,有效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金融机构也要将ESG投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践行低碳减排投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金融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
  OGCI气候投资基金CEO普拉蒂玛·润格若詹:
  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在脱碳进程中要实现3个目标:
  一是减少或消除甲烷排放。甲烷是一种升温效应显著的温室气体,带来的影响甚至比二氧化碳还要严重。在中国石油的帮助下,我们要与全国优秀的工程师们一起,努力解决甲烷排放问题。目前,甲烷减排的技术现成可用而且经济有效。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会在这个领域投资。
  二是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排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提升能效的问题。在目前的生产系统中,存在着很多能源和资源方面的浪费,从粮食生产系统、发电系统到水泥混凝土生产系统等。应该致力于停止这种浪费,这不仅能省钱,还能节省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碳排放。
  三是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球每年5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会在一天内被消除,但这些碳不应该进入大气中。我们需要捕集一些排放的碳,把碳封存起来或投入新产品中再次使用。
  OGCI执委会委员、中国石油集团QHSE首席专家周爱国:
  第一,国家鼓励绿色金融行业参与建设、执行国际认可的ESG标准。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是国内第一支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设立的气候投资基金,是中国能源企业携手国际伙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有益探索。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并被世界认可的投资标准,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遵循ESG标准并结合气候投资规律积极创新,是保证气候投资基金规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专注可能对全球减排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创新、资本、商业化是这支基金的宗旨。无论是对创新技术商业化的风险投资,还是筛选技术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都蕴含着环境、社会责任的属性,与ESG理念高度契合。因此理解ESG、正确运用ESG标准管控基金运营的人才是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低碳专业团队和高效的金融团队有机组合。
  第三,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的业绩考核中有明确的碳指标,履行ESG标准是首要任务。到2030年,基金投资项目或技术需实现年5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此外,预期到2050年具有实现年2亿吨减排的潜力。这可能是国内首次在基金募集中出现的ESG类定量指标,体现了投资人、管理公司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2.如何看待绿色金融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遵循经济规律是根本,建立资金机制是关键。生态环境部等部门2020年10月出台《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2021年12月印发了《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各方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并上线,首批吸纳火力发电行业,覆盖每年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未来,要继续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挖掘低碳产业和技术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创新进入投资的产品服务和模式机制。
  解决气候问题最大的短板、赤字和不确定性来自全球治理。2022年,《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也正值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气候公约达成30周年。我们要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牢记公约各项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巴黎协定》关于国家自主贡献等制度的安排,反对单边措施,反对各种碳干涉主义,维护发扬团结合作和积极务实精神,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
  绿色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的转换器和加速器。中国人民银行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围绕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建立了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分别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为主的金融监管要求、评价和激励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国际合作。
  从油气行业积极参与ESG投资的重要性来看,应当鼓励油气企业积极参与制定ESG投资的相关标准;鼓励这个行业的企业加强ESG的信息披露,提升整个行业的ESG投资能力;完善行业投融资主体的评价激励机制;结合国家“双碳”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创新更多有利于气候应对的投融资产品。
  就ESG投资而言,一要积极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有效地融入行业及企业的战略、文化和治理机制中。二要注重加大低碳技术的创新、投入以及相应的机制建设。既推动低碳零碳方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油气等化石资源,又推动传统的化石能源企业向绿色能源生产消费体系转型。三要注意有序转型、有效转型和公平转型,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安全、粮食安全,更好地履行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对全世界发出信号: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标志着社会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环境问题至此登上国际舞台中央,保护环境的行动逐渐开始。50年后的今天,全球环境依然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及污染问题三大危机。
  应对这些危机需要全面统筹、协同推进,需要转变目前的发展路径,消除经济增长不平衡,财富分配不均、不平等等问题,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应对全球环境危机需要各国各行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采取积极行动。企业既是问题的制造者,又是解决问题的巨大贡献者。应对这三大危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发挥投融资市场机制的作用,尤其是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现实情况是资金缺口量巨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2025年中期战略》,确定要大力支持金融和商业实践向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转变,支持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但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资金与《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相去甚远。疫情发生以来,各国支持经济复苏的大量资金当中,属于绿色投资的资金大概只占20%。因此,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的启动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聚焦

  图为气候投资ESG论坛专家对话环节。
  3.如何有效发挥ESG作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
  面对全球气候问题,需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各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据有关研究,根据《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披露,市值较大的央企上市公司ESG指数普遍表现良好。国有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连续13年领先于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国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也是ESG相关气候投资的积极建立者。
  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希望通过成员企业的集体行动,加速推进全球零排放,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我们要倡议各类投资者在未来的气候投资和公司发展中更加注重ESG导向的投资,将企业行为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增业:
  要做有温度有担当的ESG投资者。随着重点行业的碳中和路线逐渐清晰,以及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发展进步,ESG投资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强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金融行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应该在发展方向、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分配等各个环节明确绿色因子的重要地位,在风险偏好中包含着绿色相关风险,在资产组合中扩大绿色资产的比重,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中增强绿色导向,并且要在业务条件及考核激励中增加绿色指标,形成有利于绿色金融长期稳定发展的考评体系。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圣珍:
  中国石油既是能源生产大户,又是能源消耗大户。作为中国石油集团直属的科研机构,我们着力通过节能减排和能量系统的优化,降低碳排放量。
  当前,针对油气生产过程中,水、油、气等污染治理,中国石油展开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实现了污泥可资源化。同时,通过生态修复,中国石油以碳汇林的形式深度参与环境治理。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CCUS、碳资产管控平台建立等工作。
  4.金融行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低碳转型和技术创新?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雄标:
  推进能源转型要明确企业需求。第一是能源供给。能源企业要加大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供应链体系的认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切实提高清洁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解决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后顾之忧。
  第二是政府政策。对于达到一定条件、符合一定标准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优惠、政策扶持。对于达到一定条件的绿色企业,可以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如在行政审批、项目申报、资金申请等领域给予资源倾斜和引导。
  第三是行业规范。现在谈到ESG是众说纷纭。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规范,不仅让企业学有标杆,也让行业、政府、社会的评议有依据。金融行业也需要有一定的评定规则。
  第四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方兴未艾,目前需求缺口还很大。金融是现代企业的血液,如果资本市场对于ESG的管理有更为明确的绿色偏好,会更加坚定企业推动能源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是企业本身。企业要做好能源转型,要增加ESG的治理,最终要具化为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化为企业文化的点点滴滴,深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各个环节。
  三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芸:
  金融行业要承担好“服务”的角色。金融行业不能浮在面上,要切切实实地提前布局和深入了解企业和行业。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了解企业在低碳转型或者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价值和风险其实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就倒逼着金融行业深入了解企业。
  加大创新力度。创新不单单是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包括了整个投资理念、投资制度以及业绩评价体系的创新。比如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在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就引入了二氧化碳当量减排这一影响力指标。
  只有足够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存在,才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在低碳转型或者技术创新领域中融资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金融行业一定要丰富碳金融市场的服务体系,要积极地参与和投身于碳市场的建设。因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个完全市场化机制的风向标,碳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领投资,鼓励企业投身绿色转型。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梁希:
  从三大维度看ESG投资。第一,从企业的维度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ESG是一个关乎企业形象以及合规的问题。现在,ESG已经成为一个影响融资、影响股价的问题。
  一方面,ESG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国内的企业在做ESG的时候,要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地将ESG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争取更高的评级,意味着以后更容易取得低成本的融资。
  另一方面,ESG中有很多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可以展开很多战略投资,包括技术引领的投资,也包括商业模式的投资。因此,在摸清家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探索抓住新的投资机会的基础上,企业能够在ESG转型的过程中找到非常多的红利。
  第二,从政府的维度看,目前已经有一些政策及政策体系在积极地支持碳减排和ESG相关工作。
  中国成立了全国碳市场,并用8年时间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区域试点工作。从现实角度来看,中国的碳价格比国外低,短期内不会上升太多,碳市场中的碳价格最终成为推动企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20世纪90年代,挪威每年把100万吨的二氧化碳送到海底构造。原因是挪威政府开始征收碳税。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一个很清楚的价格信号,企业会缺乏转型的动力。
  碳市场领域,目前在探索一些新的试点,未来在资源减排量方面会进行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改革,利用更多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一些更好更快的项目。同时,也要积极地在国际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争取中国发行的标准能够成为未来自愿减排的国际标准。
  第三,从战略维度看,我们面临两个现实。第一个现实是需要在国际上遵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二个现实是在标准开发上,OGCI是一个难得的国际平台,发挥好OGCI的作用,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中国且具有国际引领力的标准,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