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行业携手构建低碳交通发展新格局
专家论坛

行业携手构建低碳交通发展新格局

2021/10/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10-27]
  10月20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简称OGCI)“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OGCI交通运输工作组主办,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OGCI秘书处共同承办。研讨会以“油气行业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发展机遇”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道达尔能源、bp、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内燃机学会、IHSMarkit、北京化工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所代表就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政策、实施路线及新能源新燃料等问题进行了专题交流。
  六大路径助推中国石油炼化领域低碳发展
  何盛宝中国石油炼化分公司总工程师、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低碳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目前正在深化细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以及实施路线图。技术是实现炼化业务低碳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上述路径的布局,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中国石油炼化领域低碳发展主要有六条路径。
  第一,强化节能与提效,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的理念,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节能提效是达峰前中国石油炼化业务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手段、达峰后的重要手段之一。2016—2020年,中国石油炼油、化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6%、2.3%,炼化业务累计节能200万吨标煤以上。
  第二,加强过程用能清洁替代,大力提升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整个用能中的占比。中国石油炼化用能结构持续改善,天然气、电力占比逐年提升。与2015年相比,2020年天然气、电力占比分别提高0.8、1.3个百分点,煤炭下降2.7个百分点,未来将加快清洁用能替代,取消煤炭作为过程用能,逐步增加天然气、绿电、绿氢等低碳能源占比。
  第三,推进原料低碳化和多元化,加快发展生物质、化学品循环利用、碳一等技术,形成多种原料协同互补的原料供应模式。生物质能源是社会广泛认可的清洁低碳燃料,全生命周期具有显著减排效果。中国石油在全国有5800座乙醇汽油加油站,目前累计销售乙醇汽油超过1亿吨,并且拥有亚洲最大燃料乙醇厂,年产能70万吨,建成3000吨/年玉米纤维素降解转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在生物柴油、生物航煤方面中国石油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发展低碳、负碳、颠覆性技术,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零碳制氢、储氢材料等。氢能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工业用能最主要的替代能源。中国石油已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在制氢方面,居国内能源企业前列,2020年氢年产能近250万吨,具备每年外供60万吨氢能力,目前正在加快天然气低碳/零碳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技术研发。在储运氢方面,中国石油中标国内最长氢气管道,正在研发高压气态储氢、氢燃料电池等储氢技术和专用材料。加氢站方面,现处于示范阶段,规划加氢站7座,日平均加氢能力1吨,已投用2022年冬奥会太子城加氢站和福田加氢站。
  CCUS技术被认为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石油一直是CCUS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吉林油田的CO2-EOR项目是中国目前唯一工业化应用项目,也是国内最早开展CO2驱油应用试验的企业。目前正在建设的新疆准格尔盆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是OGCI全球5个CCUS中心之一。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在CCUS领域的主要贡献是捕集低成本CO2用作驱油剂和化工原料,目前正加速布局新型化学吸收、膜分离等捕集技术,CO2加氢制甲醇、CO2电化学等化学利用技术。
  第五,延伸化工产业链,加快储能用碳材料、高性能合成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等新材料开发。塑料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我国产生废塑料6300万吨,迫切需要加大回收利用力度,提高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率。中国石油是国内主要塑料、原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已全面布局废塑料回收利用相关技术,正在开展废塑料裂解生产化学品、智能分类分析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已加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学循环课题组,与国内外主要能源石化公司共同推动化学回收技术在废塑料回收领域的应用。
  绿色低碳发展对车用材料提出了轻量化(节能)和单一化(易回收)的要求。中国石油积极致力于研发节能易回收合成树脂材料和合成橡胶材料,助力车辆节能与能效提升。
  第六,重视碳汇、碳资产和碳交易,储备林业碳汇项目,强化碳资产管理,积极参与碳交易。在中国这个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交易平台上,中国石油不仅是获得“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集团证书”的10家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作为首批参与者,推动和见证了中国碳交易体系的正式建立。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石油长期关注和开展碳交易业务,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2008年,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出资设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10年8月参与建立我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帮助企业自愿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直面能源转型挑战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徐忠华道达尔能源公司亚洲研发副总裁
  在全球能源转型下,道达尔的定位已从“石油、天然气全价值链的参与者”转变为“提供多种能源产品、多能源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是油气行业当前面临的两大艰巨挑战。道达尔将气候战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了全面行动来支撑全局性构架,顺应并引领全球低碳发展转型趋势,打造自身竞争优势。
  保持油气业务是能源转型的基础。世界每天的石油需求约为1亿桶。可再生能源若要完全替代,除极大的项目投入外,还须解决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能源公司,道达尔的解决方案之一是进一步扩张天然气全产业链业务,但同时也致力于实现天然气价值链的低碳和脱碳。道达尔在积极进行包括自然碳汇和人工碳汇在内的碳汇建设,每年将10%的研发经费投入CCUS等相关技术;还于近期成立了CCUS商业团队,在世界寻找CCUS开发区域,探索开发CCUS更有利的商业模式。此外,道达尔在全球多地有实施或正在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
  布局新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点。近年来,道达尔持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道达尔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具相当规模。目前,道达尔可再生能源板块拆分出来,可位列世界第十。道达尔对氢能也进行了全产业链部署。在电力储能领域也不断加码,并将其视为未来低碳电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加大创新力度是能源转型的关键。作为世界最具创新力百强公司之一,道达尔坚持创新可以助力更好把握世界变化的节奏。一方面,与独立新能源公司庞大的新能源团队相比,石油公司专注新能源的人员相对有限。因此,在竞争中,石油公司不仅需要带去现金流,还要建立自己在这一领域独特的能力。另一方面,低碳能源涉及诸多领域,在多能领域做好人才整合,将公司现有的人才队伍、组织架构进行融合并与不同领域匹配,才能推动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道达尔在传统的四大业务板块以外新成立了一个名为“OneTech”的板块。OneTech通过从各业务板块中整合相关技术人员、专业资源,将公司在传统领域的优势运用到多种能源新领域,提高人员利用效率、强化创新能力、促进新能源业务高效运营。
  数字化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道达尔正在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同太阳能开发结合,同谷歌等公司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合作。在法国,道达尔新成立了一个数字化工厂,利用数字工具在所有业务中创造价值。此外,道达尔还拥有全球性能最强的工业超级计算机。
  道达尔能源希望在2030年进入全球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行列。为此,公司在未来10年将投入600亿美元用于能源转型。同时,道达尔的整个业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到2030年,液态能源产品比例将降至35%,天然气将升至50%,电力业务达到15%。
  碳中和相关政策助推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柴麒敏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未来碳排放标准势必会成为能源市场、产业投资、国际贸易、资金流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规则,甚至是很多市场经营的门槛及壁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气候变化、碳中和相关政策法规,不仅仅是对产业做减法或者约束,更多的实际上是在做加法,推动产业在新的维度上、新的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近年来屡创新高,去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该投资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特别是新能源表现非常亮眼。我国连续9年位列全球最大能源转型投资国,去年投资额达1350亿美元左右。去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接近3000亿美元。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全球碳市场价值去年增长了23%,达到2380亿欧元。尽管我国目前是覆盖碳排放量最大的市场,但是交易额在全球占比还比较低,未来增长潜力比较大。
  我国生产性排放特征非常明显,六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约74%,其中石化行业是仅次于电力、钢铁和水泥的第四大碳排放行业,也是我国未来碳中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已经对“双碳”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实施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未来“双碳”工作要求会贯穿到工业、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专项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是即将发布的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落实碳达峰的措施。国资委或将要求碳排放多的央企包括能源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关键举措。
  石油化工行业未来还面临着强劲的需求,因为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日用化工等产业未来发展非常快,势必需要新材料包括化工材料。在CCUS中可将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应用,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十四”五期间,石化等行业也将被纳入碳市场,形成多行业碳排放管理格局。
  面对新形势,石油化工行业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该行业应该提前部署“双碳”工作,尽管到2060年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庞大的产业来说,未来如何实现新发展新增长,从现阶段开始就要进行战略转型部署。第二,石油化工行业整体上比较复杂,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区域布局都很复杂,未来可能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双碳”相关政策出台所带来的运营风险。第三,碳达峰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石油化工行业接下来要推动零碳化工、新材料相关方面的示范,开展绿氢、CCUS、绿电、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化工产品等这些工程项目的示范。
  移动出行业务是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许晓彦bp电动化及出行业务亚太区副总裁
  在3种不同情景下,交通行业中石油产品的消耗都将在20年代中后期见顶。取而代之的是电瓶在乘用车、轻型和重型商用车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氢能、生物质燃料和天然气在交通行业的推广。在净零情景下,到2050年,石油产品在交通行业能源需求中占比将从当前的90%以上降低到20%,这其中主要的增量来自于电力。
  同时bp提出“三纵三横”全新战略举措,包括3个重点领域:低碳电力和能源、便利零售和出行以及具有韧性且专注的油气业务。同时通过3个差异化的优势来创造价值,贯穿整条产业链,并跨越不同的产业链的综合能源系统。bp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综合贸易部门,与国家、城市以及行业合作,助力净零路径实现。通过数字化和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新的战略框架下,bp希望与各个城市、地区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塑造移动出行的未来,并将走向清洁和智能城市平稳转型进程。移动出行是bp目前三大业务重点之一,也是我们注重的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未来全球电动车保有量将快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是bp业务重点之一,bp充电站将覆盖各种不同场景,和各类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在能源和车队管理方面,通过bpPulse充电公司和支付应用程序,帮助客户在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同时减少排放,车队管理软件可帮助降低车队整体运维成本和持有成本,远程信息技术可帮助驾驶员优化行车路径、减少油耗和碳排放。
  动力系统方面,bp投资美国研发和制造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卡车、面包车以及公交充电动力系统。移动出行即服务方面,bp与软件开发商有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应用系统支持出行、规划、定价、共享出行、电子票务等功能。在加油站网络方面,在英国和德国,超过80%的居民居住地距bp加油站车程不超过20分钟。bp不仅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油品,而且与高端便利店商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如英国的玛莎连锁。
  在充电领域,bp业务覆盖不同场景不同技术,寻求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拥有英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7000多个公共充电设施,为客户提供面向公共区域、工作场所和家庭的充电解决方案。bp正在其加油站铺设150千瓦超快充电设施,计划今年年底在英国拥有超过250座此类充电桩,同时努力开发充电方面的硬件、软件,包括bpPulse充电平台的搭建。
  同时,bp在中国不断推进相应的战略实践,助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截至目前,bp快充已覆盖在广东和江浙沪两大重点区域,未来5年计划运营管理1500座快速充电站,覆盖中国境内5大重点区域市场。今年5月,bp实现“小桔充电”业务碳中和,这是中国国内推出的首次严格参照国内和国外碳中和相关标准进行的碳中和充电。
  能源转型应关注五大关键领域
  周希舟IHSMarkit气候与可持续能源研究副总裁
  IHSMarkit研究指出,能源转型应该关注5个关键领域。第一是提升能效,提高能效所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第二,电气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力在终端用能中占比已是最大。第三,一些很难低碳化或电气化的行业需要生物燃料。第四是低碳气体燃料,目前天然气替代煤可减排,但是多年以后对气体燃料需求会由其他低碳气体燃料替代,比如氢能和可再生气体等。第五,一些很难减排的行业可能最终仍然需要用化石能源,但要使用CCS技术消除碳排放。
  IHSMarkit对全球能源行业提出3种不同的情景进行分析,即转折、失调和绿统。转折为基本情景,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6摄氏度;失调情景下,全球气温会升高3.1摄氏度;绿统情景下,全球升温1.9摄氏度,可实现巴黎协定把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在转折情景下,石油需求大概在未来5年见顶,天然气需求在2050年左右见顶。到2050年,石油和天然气仍占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一半,可再生能源将从目前的约5%升至15%。若在5年前可能会觉得该情景比较激进。
  在绿统情景下,全球石油需求在未来3年就见顶,到2050年降到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15%。天然气需求也不会像目前这样强劲增长,在未来10年见顶,到2050年降到一次能源需求的22%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需求中占比将在2050年增至26%,位列第一。
  从终端能源来看,3种情景下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消费的增长是最快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这也反映了全社会持续电气化的路径。在转折情景下,石油作为终端能源需求还是会处于高位,不像煤炭降到低位,但是在绿统情景下,石油需求到2050年必须大幅下降。
  不同机构对能源未来的路径、技术以及政策假设不同。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净零情景下,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持续下降,这是非常激进的情景,而在我们绿统甚至更为激进的加速碳捕集和多技术协同情景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未来10年继续增长,2030年后才开始下降,减排可以在需求增长背景下实现。当前各个国家自主承诺碳排放只能保证全球升温控制在2.4~2.7摄氏度,不能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
  尽管很多国家都设定了非常雄伟的目标,但是激进的意愿并不代表能够实现净零未来,很多实际障碍仍然存在,路径也是多样的,取决于未来技术和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国际合作对于把承诺转化为行动非常重要,即将举行的第26届气候大会上,各国在减排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上是否会达成一致值得关注。
  确保能源供给可靠性是能源行业始终如一的原则。当前全球能源供给危机也表明,通往净零的路并不是很容易也不是平坦的,在转型面前要保持冷静,要仔细观察局势,做好规划和平衡,在净零路上仍能保证能源供给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