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传统石油公司如何转型?
专家论坛

传统石油公司如何转型?

2018/10/3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8-10-29] 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原油市场渐趋回暖。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课题面前,传统石油企业无不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战略转型和调整,以便在未来世界能源体系中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
  搭建转型链条升级能源产品
  今年7月,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收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的部分优质页岩油气资产,并逐步剥离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的部分老式石油资产。BP首席执行官BobDudley称这次收购为“转型收购”,旨在进一步加大天然气产量的贡献比例。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对清洁能源的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BP的这一行动堪称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受世界电动汽车革命的影响,壳牌公司也“不甘示弱”。今年年初,公司就收购了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NewMotion,从此成为拥有覆盖欧洲25个国家公共充电网络的石油企业。
  在能源转型方面,与BP的循序渐进和壳牌的立竿见影相比,道达尔公司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即降低现有生产结构的碳强度、提升化石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35年,道达尔公司的低碳业务占比将达20%,并具备一定的营利性,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
  能源行业的转型成本巨大,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尤其需避免“一窝蜂式”或“面面俱到式”的盲目发展。国际同行们的行动证明,传统能源公司要时刻保持对全球能源环境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在主业方面保证供应、做到精益求精,也要顺应低碳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能源发展的机遇,主动进行角色转变,逐步推动能源产品的更新换代。
  融合数字技术深化提质增效
  随着越来越多的油田投入生产,类型油田的开发经验与知识库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特别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与模式借鉴,以“云处理”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为新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015年,为了预测钻井过程中事故的发生,避免停工,减少维护费用,GDS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即全球钻井服务公司GDS)采用GE(通用电气公司)基于云的设备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远程监测和诊断服务,能够对载荷、转速、流量、压力、温度和扭矩等指标进行监测,大大提升了钻井服务质量,实现数字化钻井。今年2月,GE宣布将与Noble公司联手推出全球第一座数字化钻井平台,这将成为无人平台的原型。
  仅在2017年,多家老牌国际油企相继与IT巨头跨界合作,携手推动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包括哈里伯顿与微软、斯伦贝谢与谷歌、威德福联手英特尔、钻井设备公司Flotek工业与IBM的合作等。
  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中国海油也朝着建设智能油田的方向加大力度,持续提升海上油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2013年,南海番禺4-2/5-1调整开发项目应用数字化管理方法,成为中国海油首个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工程项目,这大幅提高了项目建造效率,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上部组块的建造。
  石油行业技术类型多、专业细分及历史数据庞杂,加之“数据即资产”的理念已成为共识。各大国际能源公司的数字化探索表明:将大数据应用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设计、建造和生产运营的全流程已具备成熟的客观条件,同样是提质增效的有效助推器。
  加码新型能源强化科技增储
  可再生能源研发有着资金、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从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往往意味着能够占据行业先导优势。
  持续的投入为研发攻关提供保障。2015年,受低油价寒冬的影响,道达尔公司的资本总支出降至230亿美元,尽管如此,全年依然有高达5亿美元的投入用在光伏发电及生物燃料研发领域。
  “技术爆炸”大幅缩短成果转化周期。2017年6月,埃克森美孚与合成基因组公司取得藻类生物制油核心技术突破,基因改造使藻株含油量提高至40%,这将大大加快替代石油能源的步伐。
  今年4月,BP发布《BP世界能源展望2018(中文版)》(下称《展望》)。《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能源结构将出现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燃料“四足鼎立”的局面,可再生能源增速将达到7.5%。其中,我国将会是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增幅来源。
  近年来,中国海油积极投入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历经5年时间,研究总院研发打造的“500KW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成功实现了海上潮流能、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利用,为海洋能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等问题,以低碳、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将是大势所趋,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当下,对于传统石油企业来说,需平衡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布局能源发展战略。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世界能源新体系中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肖大坤)
  专家观点
  在经历低油价寒冬后,国际原油市场逐步回暖,这为许多一度不具备经济效益的资源带来了被开发的机会。对此,相关科研人员更应切实进行技术创新,为难动用的油气藏寻找开发对策。
  胡光义(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院长)
  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石油企业也应加大天然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在产量结构中的比例。只是企业转型存在一个调整周期,唯有做好清洁能源的技术研发准备,才能加快实现自身的转型。
  作为中国海油的技术支持和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总院的科研工作要着眼于生产问题导向和行业领域前沿,瞄准影响海上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全力减缓转型“阵痛”,实现高质量发展。
  田冀(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与互联网云端数据相似,海上油田开发的各类数据同样具有规模大、流转快、类型多样等特点。特别是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时,由各种动静态资料联合构成的大数据库,可囊括高达百万级网格的精细地质模型,支撑油田深度调整挖潜。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努力实现自动化、一体化表征,减少过程干预,依托各种“大数据”共享平台,让海上油田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让大数据推动海上油田高效开发的优势得到更多的发挥。
  范廷恩(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油藏地球物理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