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里海“资源之争”暂时落幕
专家论坛

里海“资源之争”暂时落幕

2018/8/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8月12日,里海五国在哈萨克斯坦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
  有望平息旷日持久的油气利益分割争议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8-08-27]8月12日,第五届里海沿岸国家首脑峰会在哈萨克斯坦召开,里海五国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随着这份公约的达成,里海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而里海五国“摈弃成见”愿意共享资源,不仅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产业,而且标志着中亚地缘政治关系正在改变。
  落实里海法律地位
  根据《里海法律地位公约》,里海的海面被归类为“国际水域”,里海五国拥有各自海岸线往外延伸15海里的领土水域,以及领土水域再延伸10海里的专属捕鱼区;里海的海床则被划分为区域资源,里海五国中的相邻国家可以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自行分割,但目前尚未就如何操作和划分给出细则。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里海五国目前赋予里海的身份堪称“量体裁衣”。彭博社则评论称,公约结束了里海“是海是湖”的争论,为接下来里海五国的“油气利益分割”铺平了道路。
  里海五国均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克里姆林宫公开声明称,这是里海沿岸国家就“利益平衡”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则强调,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是里海庞大油气资源的“护身符”,对沿岸五国起到了约束作用。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以“重要时刻”赞誉当前局面,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20年来我们一直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谈判,非常不易。最终里海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明确,我们五国就海域划分、油气开发、生态保护、贸易和运输、军事,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等多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对于油气利益分割一事,伊朗总统鲁哈尼坦言,里海海床界线划分及相关油气利益分配还需额外制定协议。“里海只属于里海沿岸国家。”鲁哈尼强调。
  半岛电视台消息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已经就两国如何划分里海海床达成初步协议,而伊朗、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三国也已就如何划分海床展开了协商。
  俄暂时搁置管道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还为海底油气管道的投建铺平了道路。公约明确指出,只要获得管道所经里海沿海国同意,相关里海国家就有权在里海海底铺设油气管道,前提是必须符合环保标准。
  亚太时事杂志《外交学者》撰文称,这是俄罗斯的一次“妥协”,一直将里海视为中亚地缘政治关键的俄罗斯,此前一直反对在里海海底建设管道。
  路透社指出,俄罗斯一直将里海视为其势力范围,并通过阻挠土库曼斯坦拟议中的海底天然气管道项目,来强化其政治和能源影响力,这条管道投建后将抢占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份额。
  资料显示,拟议中管道项目长约300公里,穿过里海海底,连接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并与阿塞拜疆境内通往欧洲的管道相连,建成后年输气量估计可达200亿至300亿立方米。
  《金融时报》指出,俄罗斯暂时搁置对里海海底管道的反对,是为了加强其与里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并希望进一步激发区域贸易活动。不管如何,俄罗斯的做法缓和了里海沿岸国家的紧张关系,并且提升了其外交形象。
  但也有分析认为,俄罗斯之所以“松动”是因为根本不惧这条海底管道的竞争。牛津能源研究所指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这条拟议中的管道运往欧洲并不“经济实惠”,尤其是和俄罗斯额外利用货运或液化天然气(LNG)的方式相比,其竞争优势根本不值一提。
  “资源之争”远未完结
  里海五国虽然目前“一团和气”,但围绕里海的资源之争远未完结。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指出,虽然里海五国“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包括海底油气资源分配权等重要问题仍待解,油气权益相关问题必须明确到法律条文中。
  对此,哈萨克斯坦里海问题首席谈判官ZulfiyaAmanzholova表示:“尽管局面很复杂,且沿海五国仍存在严重分歧,但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全面解决里海问题的紧迫感和重要性。现在只是开始,谈判工作不会停滞。”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指出,里海及其周边地区拥有480亿桶石油和292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的已探明和潜在储量。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拥有130亿桶可采储量,是自2000年以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海上油气资源。美国能源信息署在2013年时估计,里海五国围绕里海“身份”问题“争执不下”,至少导致200亿桶原油、超过24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活动受阻。
  此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因为附近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坚持里海“内陆海”的身份,并要求根据国际海洋公约对里海水体及海床进行划界,明确各国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范围。而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则因为附近海域油气资源较少,坚持认为里海应为“内陆湖”,要求按照国际法实施“沿岸各国共同分配”条款,即任何国家开采里海资源都必须征得各国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后方能进行。
  《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入局更是将“里海能源利益纷争”上升到了新层面,凭借与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美国一直竭力主张里海是“海”,以期从中分一杯羹。然而,随着开始跻身能源出口国,美国曾经力求介入里海油气开发的目的变得“无足轻重”,里海五国围绕这一问题坐在谈判桌上少了一个外力因素,暂停“资源纷争”实属自然,但真正的结束远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