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报2013-04-2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海洋石油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生机勃勃的海洋油气开发潮,“弄潮儿”中国海油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将如何作为?近日,记者专访了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周洪波。

记者: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的资金主要从哪里来?

<">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科技容不得半点儿虚假——访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周洪波
石油石化科技

科技容不得半点儿虚假——访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周洪波

2013/5/2 9:14:1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3-04-2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海洋石油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生机勃勃的海洋油气开发潮,“弄潮儿”中国海油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将如何作为?近日,记者专访了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周洪波。

  记者: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的资金主要从哪里来?

  答:目前,中国海油已经建立起“国家资金为引导、总公司资金为支持、所属单位资金为主体”的科研三级投入体制,与之前的投入体制相比,所属单位的投入份额加大了,占比达50%以上,表明科技创新已日益成为所属单位发展的内生动力,支撑公司产业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总公司已逐渐理顺科研投入体制,投入比例不断趋于合理。总公司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各二级单位的投入力度也很大,他们已经意识到,公司发展到现阶段,靠以前的发展模式已不可行,一定要重视科技的引领和创造价值的作用。

  记者:具体的投入情况是怎样的?

  答:我们将投入分为两个口径,一是研发投入,用于研究新技术和新理论;二是科技投入,包括科技推广、应用等所有的科技活动。去年,总公司的研发投入为26亿元左右,科技投入是60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47%,科技投入为1.2%。同国家对央企科技投入占比的要求相比,总公司是有差距的,但这和我们的行业性质有关,因为我们有一大部分营业收入来源于贸易,贸易对科技投入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但不可否认,公司总的研发投入偏低,而且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投入外部,通过外委来完成研发工作,这不利于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总公司的规划,到“十二五”末,我们的研发投入要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0.8%,科技投入要达到2%。但需要强调的是,加强科技创新,不能简单地看投入的钱多钱少,关键是要在建好科研平台的基础上,找准科研方向,合理配置资源,切不可盲目,从而造成科技资金的浪费。

  记者:如何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靠对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中国海油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客观来讲,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还较弱,未来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加大科研投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研发平台。中国海油现有30多个研发机构,我们正在对总公司的研发机构做一些顶层的布局和设计,提升他们的研发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大力培育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总院今年将加大建设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力度。

  “十二五”的后三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尽力弥补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弱这一短板。头两年,我们已经组织实施好了总公司的26个重大科技项目,后三年我们要有重点地培育研发平台,今年,总公司专门设立了研发平台建设基金,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不过,研发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必须实实在在地做,要按照科技规律办事,培育一个好的科研平台要花很长时间,像我们现在的研究总院就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记者:国家倡导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海油如何担起“主体”责任?

  答:科研和生产脱节,“两张皮”现象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通病。这和我们之前的体制有关,过去,科研机构靠国家供养,研究人员吃着“大锅饭”,至于最终的研究成果能不能用于生产中,他们并不是很关心。现在,国家要企业来牵头搞科技,就是要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因为企业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干什么。

  中国海油作为中国企业的一员,要引领需要,引领科研。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积极扮演“主体”这个角色,国家科技部关于海洋石油的一些重大课题交给了总公司来管理,管理办公室就设立在总公司科技发展部。

  记者:在加强产学研方面,我们有哪些好的经验?

  答:我讲个例子。2009年,研究总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我国首个海洋深水试验池,该类型的试验池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我们负责提供海上生产浮式装置的设计方案和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利用他们的师资力量提供力学计算等,做出模型后在试验水池一起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海洋石油981”的模型当年就是在这里做的水池试验。最近,根据我们的最新需要,试验水池正在测试我们研发出的一种新型海上平台,集作业、生产、储油于一体。

  记者:专利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从数量上讲,中国专利很多,但转化率却很低。中国海油的专利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

  答:2005年以前,中国海油才有几十个专利,现在我们已经有1800多个,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和其他的大型石油公司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对专利申报的激励力度,总公司设有专利奖,还为员工申报专利提供申报费用。

  专利是公司需要重视的无形资产,中国海油的专利数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幅增长。不管是从国家还是中国海油的角度来讲,在专利数量增加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专利的质量,我们的发明专利偏少,实用新型专利较多,这说明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

  公司的专利转让还局限于集团内部,目前,中国海油正在制订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要向IT行业学习,充分发掘专利的经济效益。

  记者:当下,“创新文化”是一个热词,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培育怎样的创新文化?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公司应在政策上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够静下心来专心于科技。创新需要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要允许失败,为创新留下试错空间和时间,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科技界颠扑不破的真理。科研人员自身要远离浮躁,科技容不得半点儿虚假,容不得半点儿忽悠。

  同时,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动员公司所有人的力量,让每个人都为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中国海油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技术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