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2010年12月31日]辽河油田是一个具有多套生油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和多种油气藏的复式油气区,有“石油地质大观园”和“石油百科全书”之称。从当年辽6井首次获得工业油流到现在,走过40多年勘探开发历程的辽河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创造了原油生产规模在1000万吨以上保持24年的奇迹,为发展中国石油、振兴地方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
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辽河油田:在湿地创造神话
勘探与钻采工程

辽河油田:在湿地创造神话

2011/1/5 9:13:1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 2010年12月31日] 辽河油田是一个具有多套生油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和多种油气藏的复式油气区,有“石油地质大观园”和“石油百科全书”之称。从当年辽6井首次获得工业油流到现在,走过40多年勘探开发历程的辽河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创造了原油生产规模在1000万吨以上保持24年的奇迹,为发展中国石油、振兴地方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油田快速递减的状况可以改变吗?辽河油田人用行动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坐落于世界第一大苇海、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中的辽河油田,1996年原油产量进入递减期,到2005年原油年产量已由1500多万吨,递减到1200万吨,平均每年递减30万吨。进入“十一五”后,辽河石油人用执著与智慧稳稳站在1200万吨规模上。2年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集团公司对辽河油田产量进行调整,1000万吨成为辽河油田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十一五”期间,辽河人创造了湿地的神话:连续5年储采比大于1,展示出老油田勃勃生机;连续5年超额完成产量任务;连续5年基本实现安全环保稳定。
  勘探——在突破禁区中跨越
  “十一五”期间,辽河找油人不断突破禁区,勘探思路越拓越宽,共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亿吨,并连续5年实现储采比大于1,为辽河油田持续稳产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刚刚进入“十一五”,摆在辽河人面前的是预探面积减小、钻探目标不足、资源接替紧张,并且缺乏有效勘探新技术。而认识上,又未能摆脱正向二级带构造油藏的勘探思路,勘探工作举步维艰。
  对此,辽河油田总经理谢文彦说:“要坚持‘认识无止境,勘探无禁区’思想,抓住地质勘探这个‘龙头’,把握住辽河油田长期稳产的主动权。”
  辽河人及时完善和落实了“打好勘探三大战役,以勘探增储为目的,进一步深化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围绕新领域、新目标、新层系,加强油气预探、加快规模储量发现”的总的战略部署。
  “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累计实现三维地震1.774万平方公里,完成探井3185口,探井进尺80.6万米。新区预探上,将工作重点集中于潜山、岩性油气藏和滩海。评价勘探上,靠实了新区、老区资源量,探明储量得到落实,继而使滚动勘探探明储量持续增加,滚动建产规模逐步扩大。
  辽河人初探潜山,对其地质构造和油气成藏规律全面重新认识,用全新的找油理论,有效指导兴隆台潜山深层勘探。他们已在兴隆台潜山实现三级储量2.4亿吨,并使该地区含油底界由2700米下延至目前的4700米,纵向上扩大了找油比率,横向上扩大了勘探面积。
  辽河人针对辽河盆地陆上凹陷既窄又深,每套层系承接储层横向变化大状况,以层系地层学为理论指导,开展了岩性油气藏勘探,通过大量研究分析对比,认为制约勘探的瓶颈是储层物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储层物性研究,并部署马古8等6口井,证明了在三大凹陷斜坡区勘探,勘探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三级储量规模1.3亿吨,为老油田产量稳定奠定了资源基础。
  辽河勘探视野不断拓宽,大力向辽河滩海进军,已在中央构造带、月海油田、西部笔架岭,以及东部的葵花岛、太阳岛探明储量令人欣喜。辽河人对该地区首次开展层系地层学研究,划分三级层序13套,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已全部结束,东部连片已全部完成,通过资源评价,预测资源总量13亿吨,进一步坚定了在该地区寻找大油田的信心。
  辽河油田第三次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远景资源量49.7亿吨,探明率仅为48.3%。这是辽河人创建“百年辽河”的资源基础。
  开发——在转变方式中突破
  “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面临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无整装规模储量发现、产量进入快速递减期的发展困境。
  面对挑战,辽河人提出了“二次评价、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多元开发、高效开发”20字工作方针,掀开辽河开发的新篇章:一是大力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推动老区产量增长;二是稳步推进开发方式转换,增加老区生产能力;三是创新实施新区高效开发,实现新油田快速上产;四是积极开展难采储量二次评价,突破低品位储量开发界限;五是持续实施老油田深度开发,减缓老区产量递减速度。
  “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公司在开发上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40项,其中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和稠油污水循环利用技术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稠油转换开发方式上,辽河人承担了SAGD和蒸汽驱等集团公司重大实验项目。辽河人不辱使命,在齐40块和曙一区两个产量快速递减的老区,推进蒸汽驱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工业化实施,使这两个区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今年12月份,日产油水平与原开发方式相比,增加1383吨,采收率提高20%~30%。
  辽河油田水平井工作连续5年走在集团公司所属油气田前列。在兴古潜山,辽河人创新设计七层“纵叠平错”水平井部署方式,单支水平井日产油气当量87吨,分支水平井日产油气当量141吨,分别是评价直井的3.6倍和5.9倍,实现了“快速建产、少井高产”。
  辽河油田在集团公司所属油气田率先实施二次开发,创造了老区开发奇迹。
  新海27块就是辽河“十一五”时期实施成功二次开发的典范。2005年以前,该块由于高含水,较长时间是低速开发。辽河人通过实施二次开发,重建井网结构,用水平井整体替代直井,重选开发方式由冷采转热采。从2006年到2009年,短短数年间,该块原油日产量从不足100吨上升至300多吨,达到了一次开发峰值水平,取得产量增长10倍、采收率翻一番的突出效果。
  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评价: “你们把几年前的概念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由潜在的资源潜力变成了现实的资源基础,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的事情。”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已形成SAGD、蒸汽驱、化学驱和火驱等多元开发方式,规模实施二次开发区块18个,日产油增加1200吨以上,累计增产96万吨,提高采收率8%。
  管理——在科学精细中提高
  “任何决策,必须经得起法律法规的考验、组织的考验、干部员工的考验、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才算得上真正做到了依法以规治企。”辽河油田总经理谢文彦说,“依法以规治企,是企业科学精细管理核心。”
  “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不断夯实依法以规治企基础管理工作,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在合同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业绩考核、油气开发和HSE管理等几大方面形成了146项规章制度,油田公司企业管理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一套行之有效、运转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已在油田基本成型。
  在企业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上,辽河油田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受控。5年间,100多项企业重大决策经过法律审查;16万份合同经过法律工作人员把关;268件纠纷案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形成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的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对决策全过程进行监督。企业内控体系全面转入执行阶段,连续4年以零例外通过外部审计和管理层测试。企业实现了对全部业务领域250个末级流程、1532个关键控制和一般控制以及控制措施的全面覆盖,企业各项工作得到强力规范。
  地处辽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辽河油田,把建设绿色油田作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油田不断追求生态效益,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5年来,辽河人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靠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和污油泥综合处理等“减排工程”;大力开展伴生气回收和水资源节约等“节能工程”,实现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节约了地下水资源,解决了污水外排造成环境污染;污水不除硅处理技术已获成功;含油污泥处理解决油田安全环保隐患,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十一五”前四年,辽河油田累计完成节能量37.39万吨标准煤,提前超额完成节能目标,连续几年荣获集团公司“节能节水型先进企业”称号。
  科技——在持续创新中进步
  5年来,辽河油田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集团公司科技项目5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600项。
  辽河人全力建设“科技大油田”,科技进步已让辽河油田插上科学高效发展的翅膀。“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年均新增储量1500万吨以上,科技增油逾200万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5个领域共有25项新技术得到集成应用,创效能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勘探上,通过提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完善科研信息化系统,突破深层潜山勘探和风险勘探,深化单一风化壳成藏认识,建立风化壳等4种潜山油气田成藏新模式,完善基岩油气藏岩性识别与储层评价配套技术系列,确保勘探任务顺利完成。其中滩海西部三维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项目成功完成,该技术领域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兴隆台潜山勘探成果荣获股份公司重大发现一等奖,中央凸起潜山风险勘探成果荣获股份公司重大发现二等奖。三维资料年处理能力突破4000平方公里。
  在开发上,辽河人通过转化稠油开发方式、老区块二次开发、水平井规模应用和兴隆台深层巨厚潜山稳产接替技术等工作,有力确保了千万吨稳产目标顺利完成。其中水平井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形成7种设计模式及6项配套技术,成功部署应用七层“纵叠平错”水平井,首次完成了国内6分支鱼骨刺水平井在薄层超稠油的部署,获得10项发明专利;以蒸汽驱和SAGD为支撑的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示范工程,在齐40和曙一区开始实施,蒸汽驱的开采深度由800米增加到1400米,SAGD开采深度由500米增加到1000米,相关核心技术已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先后获股份公司、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特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开发技术,共攻克25项关键技术理论,实现了辽河油田原油产量连续10年递减后
  的稳定。解决了水平段动用不均的难题,使辽河水平井日产水平达到总产量的20%,2008年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攻克了稠油污水循环利用“硬度去除、油水分离”等五大技术难题,建成污水深度处理站6座,实现了稠油污水零排放, “稠油污水循环利用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未上市业务着重攻关工程技术领域小修作业、大修侧钻作业、压裂酸化和不压井作业,工程建设领域稠油超稠油集输工艺、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施工、长输管道、金属储罐设计施工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装备制造领域稠油装备、钻机系列化和海洋装备等相关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辽河特色的技术产品。其中辽河人自主研发的油气水井不压井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共计申报受理专利35项,建立2项行业标准和1项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此技术在国内大庆、吉林、冀东,国外苏丹、委内瑞拉等8个油田35个采油厂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占有率95%以上,实现修井收入近4亿元,增油逾70万吨,为集团公司创效超过25亿元。辽河石油装备制造业技术迅猛发展,制造了世界首台23吨燃煤注汽锅炉,取得锅炉A级专项制造许可证,形成年产50台的能力;建成的1.26万吨成品油轮顺利入海。
  五项业务——在整体协调中发展
  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多种经营和矿区服务,是2008年辽河油田新一轮重组后未上市部分的五项业务。
  蒋洁敏总经理来辽河调研时提出了建设“四个基地”的战略定位和实现“三大目标”的发展目标,为辽河油田油气主营业务和五项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蒋总要求,辽河油田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确定“5553”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五项业务发展道路:着眼于油田发展全局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协调发展工程技术业务、积极发展工程建设业务、有效发展装备制造业务、规范发展多种经营业务、配套发展矿区服务业务,大力推进各项业务,不断提高营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辽河油田全面协调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五项业务在重组整合初期存在的亏损严重和不良资产过多等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得到改善,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市场优势日益突出和发展潜能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五项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辽河油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技术服务行业按照“工程技术服务引领工程服务”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稠油开发技术优势,积极推销自己,并以此带动相关队伍、设备、产品一起“走出去”,实现市场开发领域的新突破,逐步从规模扩张向做优做强转移。截至2010年底,工程技术服务外部市场业务领域包括小修、大修、注汽等传统业务和连续油管作业、收气、试油、试气等新兴业务,市场范围涉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0余个油气田。
  “造中国最好的钻机”、“造世界一流的顶驱”。辽河装备制造不断创造着湿地中的奇迹:辽油129号成品油轮成功入海,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称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质量上乘”;成功开发7000米旋式钻机、9000米海洋绞车、3000米电动车载钻机和连续油管作业机等产品,很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辽河油田实施了管理一体化和专业化的改革,成立了辽河油田工程建设集团。这一举措,进一步推进了辽河油田工程建设系统优化整合,增强在市场开发中的竞争力,为提高系统创效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工程建设企业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坚持以精品工程展示企业形象、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提高施工质量,提升“辽河品牌”的美誉度。在承揽的几大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国际先进项目管理软件,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科学制定项目计划,优化施工方案,优质高效完成业主交付的任务。在大连保税油库二期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系统各单位攻克10万立方米储罐施工技术难点,创造了8个月建成投产125万立方米油库的奇迹。近2年,长期亏损的工程建设领域为油田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不仅实现扭亏,而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多种经营和矿区服务两项业务也实现了协调有效发展。
  今年,辽河油田全面打响“未上市业务解困扭亏攻坚战”,并取得了成效。
  同时“气化辽宁”工程也在快速进展。辽河油田提出,到“十二五”末,天然气管网覆盖到辽宁省70%以上县镇,下游市场占有率达到50%,天然气销售规模达到90亿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把辽河燃气集团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燃气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