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与钻采工程
胜利油田史深100断块“遇水重生”
2010/2/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IValign=center>
[胜利日报2010年1月28日] 用“重生”来形容今天的史深100断块一点儿也不夸张。2009年,在没有新井的情况下,现河采油厂史深100区块日油增加26吨,动液面回升117米,自然递减从15.76%下降到负0.74%,恢复水驱储量151万吨。而在此之前,这儿却是现河人的一块“心病”:从2006年至2008年两年间,日油水平由446吨到327吨,含水从20.9%升至24.9%,动液面由1517米下到1625米,地层压力从22.2兆帕下降至21.4兆帕。史深100怎么了?是否还能再续往日的辉煌?
史深100断块于1994年开发,地质储量1459万吨,产量占到全厂低渗透产量的20%。作为油田低渗透油藏示范块,曾连续9年保持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但自2004年始,由于注采井距大,水质、井况变差等因素,产量急遽下滑,开发形势不断恶化,注采两难现象日益严重。
2008年之前,这个区块共有油井102口,油井仅开85口。“很让人头疼,检一次管柱坏一口井,油管内壁全是水垢,竟然塞不进一根手指头。”现河地质所副所长郭志华说。
2008年,现河采油厂成立了由地质、工艺、注采、集输、作业及采油矿技术人员组成的史深100断块精细开发项目组,严秉“注水一体化治理”思想,以注采调整方案为基础,以工程技术配套为手段,以水质治理为保障,重视地质需求,狠抓过程管理,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建立起史深100断块合理投入与夯实稳产基础的长效治理机制。
得益于史南污水站的水质改性工程,从2008年8月开始,水质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通过井网注采完善,注水启动压力下降了0.5兆帕。为改变原来小井距加密后能量低、不见效的现象,他们通过水井大修、增注等措施,完善注采井网,地层能量和油井产量逐渐恢复。目前小井距区13口油井开井12口,平均单井日产油6.5吨,动液面回升了400米,日注水平从84立方米上升到200立方米。
注好水、注足水,关键还是要注有效水。在主体依托增注、转注长效方案的同时,史深100断块实施的全过程地质分析实现了这一目标。一是与地质结合、向油藏延伸,提高方案的适应性。二是与基层结合,向工程融合,提高方案的针对性。三是与实验结合,向室内拓展,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过去动辄就对油井实行大型酸化压裂的场面越来越少了。”郭志华认为,史深100断块“重生”的另一个关键,是变强注强采为“温和”开采。当然,这要得益于现河厂日益成熟的工艺技术。在一体化治理过程中,他们先后摸索出了周期注水、系列酸化配方、优化解堵工艺等秘密武器,加速了史深100的精细开发。2009年,这个厂在史深100断块加大水井治理力度,共实施大修、转注、增注32井次,平均单井注水量提高11立方米,在有效注水基础上,实施油井解堵、补孔11口,有效率达到100%,累增油123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