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程哲学引论》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4-17]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是项哲学工程

——读《工程哲学引论》

接触中科院李伯聪教授的《工程哲学引论》之前,我和众多不谈哲学的技术人员一样,觉得油田开发和哲学简直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受李教授极具深刻性">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仪化人讲述身边的“绿色低碳”故事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仪化人讲述身边的“绿色低碳”故事

2012/12/31 10:03:38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读《工程哲学引论》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4-17]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是项哲学工程

  ——读《工程哲学引论》

  接触中科院李伯聪教授的《工程哲学引论》之前,我和众多不谈哲学的技术人员一样,觉得油田开发和哲学简直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受李教授极具深刻性、系统性、原创性的思维影响,我心中那堵哲学与油田开发之间的高墙轰然倒塌,继而以哲学的思维和辩证的态度,来审视油田开发动态分析。

  作者是位实践论者,他认为任何技术科学都是一项“现象与本质相互关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哲学活动。

  动态分析的基本套路是把握历史、评价现状、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提出对策。生产历史是认识基础,开发现状是观察现象,原因分析是探索本质,产油潜力是建立理论,增产对策是具体实践。各个环节都蕴涵了非常重大的哲学命题,即“认识来源于实践”“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指导实践”。有的人上报产量、标定采收率仅仅凭借一条水驱曲线,而不探究油藏地质的实际变化,这样做很片面;有的人带着稳产增产的主观愿望,对实际考虑不足就采取措施,提前消耗了油田潜力,必然给剩余油挖潜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又是一位矛盾论者。事物之间必有联系,又必有矛盾,“这在技术科学领域是一样的”。

  作者阐明,“在油藏范围内,储层和流体的相互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储层角度看,较好的储层条件有利于流体的流动,储层的非均质性使流体的流动仅仅表现在几个物性好的优势方向,如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指进、舌近等现象;从流体角度看,流体流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条件,但容易对储层造成损害,如黏度大的稠油,在开发过程中就极易堵塞孔隙和喉道,使储层丧失导油能力。动态分析的最高原则是动静结合,过分依赖生产数据,而缺乏对静态地质资料的准确把握,甚至只重视区块乃至油田的整体数据,忽视单井资料的应用处理,都是动态分析之大忌。

  为使一般的科学技术人员了解工程哲学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范畴和新体系,以及哲学视野下石油领域的诸多思考,作者引入了“三元论”,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概念。

  所谓“三元论”,即科学、技术、工程。试想一下,在石油开发这一活动中,开发人员运用的工具无外乎科学理论、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为了使三元论具体化,作者将三者的核心分别定义为“发现、发明、建造”。

  此三者在油田动态分析中均有很好的诠释:动态分析要充分考虑阶段前后的地质情况,这里涉及地下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等与开发紧密结合的地质科学理论;动态分析要处理大量数据资料,绘制大量图件,利用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因此计算机技术、物理和数学思想是其主要技术手段;动态分析要做好已实施工程措施的相关评价和待实施措施的相关论证,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工程效果的可预见性。

  天然自然,即“油田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人工自然,即“人对油田进行的改造和加工”。人工自然概念的提出,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谐地融入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

  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过去长期存在哲学真空和哲学误区,甚至有的人奉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心思想。作者分析一些老油田开发的情况,指出油田开采的主要矛盾是“克服油层和井筒的流动阻力”。“油层和井筒的流动阻力”是一种天然自然,而人工自然就是“去克服并改造它”。这正如在开展动态分析时,地下的构造沉积特征、储层流体性质、原始地质储量等都是“天然自然”;而随着对油田的开采,地下的储层条件、地层压力水平、注入水驱替波及程度等都随之变化,成为一种“人工自然”。人的工作热情、高效的服务和管理体系等便是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完美结合之处。

  开卷有益,一翻一合之间,犹如与哲学大师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李伯聪教授20年呕心沥血,实属不易,领悟其书中真谛也非一时之功。书中闪现的哲学之光,无疑会启迪越来越多的动态分析技术人员进行更丰富、更科学的工程哲学实践。(该书由大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