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2010年11月18日]40万吨2010年11月3日,中国石油原油日加工量首次突破40万吨,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是炼化业务结构调整、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建成一批大型炼化基地,新建成69项重点工程,形成8个千万吨级炼油、4大乙烯基地和一批特色炼化企业,炼化加工集中度明显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1万吨随着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和独">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2020年林业生物质能将贡献3%可再生能源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2020年林业生物质能将贡献3%可再生能源

2010/9/1 11:00:51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 2010年11月18日] 40万吨 2010年11月3日,中国石油原油日加工量首次突破40万吨,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是炼化业务结构调整、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建成一批大型炼化基地,新建成69项重点工程,形成8个千万吨级炼油、4大乙烯基地和一批特色炼化企业,炼化加工集中度明显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1万吨 随着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和独山子石化四大乙烯生产基地的建成,中国石油乙烯日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其中仅独山子石化乙烯年生产能力提高至122万吨。大型乙烯生产基地的落成,将带动周边区域形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石化下游产品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8项 2007年炼化业务整合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续3年创出高水平。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炼化装置低负荷运行和部分装置停产的情况下,炼化板块28项指标有21项创历史最好成绩。今年10月份,28项生产指标中又有21项刷新历史纪录。其中,轻油收率和乙烯收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2 截至2009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累计节能344万吨标煤,节水1.51亿吨,提前1年实现“十一五”节能节水目标,节能节水量占集团公司总量的1/2。炼化业务从加强对标管理、依靠技术进步、优化系统以及提高生产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等入手,实现节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0% 增长随着炼化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化工业务的实力和规模有了显著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统销优势不断扩大,终端销售网点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产品销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1665万吨,比2005年增长43%,预计今年增幅将超过50%,有效保证了市场地位。
  亮点一 炼化结构和布局实现战略性调整
  “十一五”期间,炼化业务按照“集中、集合、集约、集成”的要求,积极推进炼化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序有效推进大型炼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南方战略,新建一批世界级规模装置,逐步关停淘汰低效、高耗和高危险性装置,实现了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先后建成大连石化、独山子石化和广西石化3个千万吨级炼油,独山子石化、吉林石化和兰州石化3个百万吨级乙烯,以及乌鲁木齐石化大芳烃、塔里木石化大化肥;关闭了鞍山和前郭炼厂,使关闭的小炼厂达到8座,淘汰低效炼油能力1005万吨;加快淘汰“三老两高”装置,使关停的“三老两高”小炼化装置达到198套。通过持续有序调整,炼化业务规模实力显著增强,炼油能力居世界第六位,乙烯产能居世界第十一位;单厂炼油能力由年465万吨提高到年614万吨,单套乙烯能力由年26万吨提高到年41万吨。
  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和有序调整,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沿着“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履行保供重任能力进一步增强。
  亮点二 对标管理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中国石油炼化板块以对标管理为抓手,瞄准国内先进,持续推进以对标管理为重点内容的精细管理,把阶段性重点工作与对标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对标管理目标明确和重点突出,持续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
  “十一五”期间,逐渐完善对标管理机制。结合炼化业务特点,建立炼油、化工和化工销售等对标分析模型,通过公司、企业和装置三个层面以及营利能力、成本控制、生产经营和技术经济指标等多个维度的对标分析,对标内容日益完善。与国内同行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及时对比,及时分析,不断提升对标管理标准,实现对标管理的持续改进。
  通过开展对标管理,提升精细管理水平,促进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经营观念的更新,强化全员增效意识,形成人人关注指标、个个比学赶超的争先氛围。通过开展对标管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乙烯收率和双烯收率保持同行先进水平,综合商品率、轻油收率和炼油能耗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实现了炼化企业调结构、促创新、强管理和增效益,加快炼化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亮点三 产品实现升级目标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持续推进产品升级。炼油产品方面,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做强沥青、石蜡和润滑油基础油等特色业务和优势产品。高标号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大幅提高,高标号汽油比例从38.96%提高到67%,高档润滑油从41.3%提高到53%。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新的汽柴油质量标准要求,有序推进产品质量升级,建设一批质量升级项目,2007年年底具备供应京IV车用汽柴油的能力,2009年年底具备供应国Ⅲ车用汽油的能力,国Ⅲ柴油的生产能力已接近60%。
  化工产品方面,发挥产销研一体化的优势,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差别化闯市场,促进卖技术、卖产品和求回报,化工新产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市场需求和营利情况,开发适销高效产品84种。吉林石化GC—100S、兰州石化1810D和大庆炼化PA14D等一批新开发的高端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其中,吉林石化JHM9455F后来居上与赛科并驾齐驱成为华东地区两大膜料供应商,兰州石化瓶盖专用料在娃哈哈集团投入批量使用,辽阳石化氯化聚乙烯、独山子石化铬系产品、抚顺石化聚乙烯注塑料和大庆石化5000S保持特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