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  胜利油田采油污水深度处理利用实现突破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胜利油田采油污水深度处理利用实现突破

2008/8/14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08年8月12日]  记者赵士振报道:一天“喝”进去120立方米的采油污水,然后“吐”出24立方米的清水。8月7日,在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四联合站站长常涛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种神奇的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这是胜利油田正在开展的一项试验项目。这项名为“采出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利用气浮、精细过滤、反渗透等技术手段,对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之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这些转化后的污水,通常被用做三次采油注聚调配和稠油热采蒸汽锅炉用水。
技术检测中心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如果经过工程优化,清水的转化率预计能提高到40%。”
   处理后的水质也令人满意,用这些水配制的聚合物黏度,明显优于用黄河水配制的聚合物黏度,与蒸馏水配制的聚合物黏度相当。
   胜利油田每年三次采油注聚调配和稠油热采蒸汽锅炉用水大约要消耗1400万吨清水。如果这项研究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采油污水处理回用,可替代可观的清水资源。
   胜利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老油田的开发手段逐渐趋于多样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采油废水的增加。据统计,胜利油田每天产生的采油污水超过70万立方米,90%经过处理后用于油藏回注,剩余7万多立方米污水则进行资源化利用和达标外排。按照40%转化率计算,这7万立方米的污水在理论上可以全部进行深度处理,每天可获3万立方米的清水资源。除了可以满足油田三次采油注聚调配和稠油热采蒸汽锅炉用水外,还可回用于景观用水等生活领域。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污水,另一方面又需要大量清水。油田企业一方面想方设法为采油污水寻找出路,另一方面还要花费资金购买清水。采油污水的工业化处理回用,将破解这一难题。2006年的一个数据显示,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生产用水平均占到企业清水全部用量的40%左右,大部分直接用于油田开发的油田注水用水、热采生产用水、三次采油配制注聚用水。随着资源化步伐的加快,这些用水将可以由采油污水处理回用代替。    根据我国节能减排任务要求,“十一五”期间石油行业必须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任务,国务院国资委还要求中国石化提前一年完成减排指标。这意味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外排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节约清水,减少外排,采油污水资源化将成为胜利油田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重要途径。    胜利油田采油污水资源化研究和工程实施始于上世纪末。相对于现在,当时的处理工艺比较简单,污水利用也只限于稠油热采蒸汽锅炉用水。“采出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突破,使得胜利油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气浮处理、生物处理等系列技术,污水资源化利用也扩大到三次采油注聚调配用水。目前,胜利油田污水资源化的规模与水平,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高含水油田开发的需求。 作为胜利油田采油污水资源化工作的内容之一,“油田采出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已经完成小试,目前研究人员开始摸索运行参数及经济指标,为下一步实现工业化推广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