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胜利石油工程引导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岗位
行业要闻

胜利石油工程引导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岗位

2019/7/1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9-07-10]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去年以来有800多名机关后勤人员转岗到基层,激发了创效活力
  近期,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总公司内部效益考核最新排名公布,30550钻井队再次名列前茅。该队队长李绪东转岗前是黄河钻井总公司机动科负责人,“刚接手时,这个队是落后队,一年下来,辛苦没白费”。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人员总量大,但一线结构性缺员。为保障一线生产,他们立足内部挖潜,按照业务发展、市场需求,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去年以来至今年6月底,有803名机关后勤人员转岗到创效单元和生产一线,有力推动公司全面可持续发展。
  优化人力资源存量,部分海洋钻井队伍到陆地施工
  面对制约公司扭亏脱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严控用工总量,统筹优化人力资源存量,引导队伍从价值洼地向价值高地流动。
  今年2月12日,对胜利石油工程海洋钻井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开始首口陆地井施工。“海洋钻井公司成立40年来,从海洋转向陆地施工,这是头一回也是新开始。”海洋钻井公司副经理孟祥波感慨道。
  今年以来,海洋钻井工作量下滑严重,陆上工作量却十分饱和,钻井队伍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一体化布局需要,该公司抽调部分海洋平台钻井队承担陆上钻井工作。
  和海洋钻井队一同进入陆地钻井市场的,还有井下作业钻修队伍。成建制输出的背后,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勇于求变的努力探索。他们突破思维定式,适应形势变化,主动优化市场布局,及时把相对过剩的人力、装备资源优化调整到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市场。目前,通过单位内部人员有序流转,一线岗位人手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拉开薪酬分配差距,鼓励机关后勤人员向生产一线流动
  突出效益导向,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收入向一线倾斜的力度,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稳定一线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为了将“收入能增能减”“挣钱发工资、创效发奖金”真正落实到位,该公司打破“基本工资+津补贴+奖金”的分配格局,建立完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调整工效挂钩系数,加大收入浮动力度,各单位绩效工资占比由去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50%,基层员工收入考核部分占比在65%以上,有力促进薪酬向一线缺员单位、创效领域、艰苦岗位倾斜。
  43岁的杨军原是胜利石油工程渤海钻井总公司后勤单位的基层干部,现转岗到50778钻井队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收入增加了。”杨军说。
  薪酬考核对队伍流动起到正向激励作用。目前,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越来越多的后勤机关人员主动申请转岗到一线。
  拓宽人才成长通道,让员工在基层岗位大有干头
  “一线要吸引人、留住人,除了提高薪酬待遇,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也很重要。”该公司人力资源处人才开发科科长崔志强说。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深化人才通道建设,在职位设置、培训培养、职称评聘、技能鉴定等方面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推进基层骨干人才职业化发展。同时,按业务能力、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业绩贡献,完善量化评价体系,形成职级能升能降、薪酬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模式,为员工成长成才铺就快车道。
  今年36岁的胡尊敬是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机关人员。2014年,他主动放弃机关岗位,随队前往重庆涪陵页岩气开发服务市场。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相继攻克带压作业施工工艺、设备配套等技术难题,成为中国石化首家独立掌握带压作业技术的单位,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只要肯努力付出,在一线工作大有奔头。”胡尊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