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2011年3月22日]在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单位GDP能耗降低16%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被列为约束性指标。
有声音称,我国未来几年将处于能源强度二次爬坡阶段,因此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十分困难。能源强度,即单位GDP需要消耗的能源量。
笔者认为,我国的能源强度变化数据不支持二次爬坡的提法。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
行业要闻

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

2011/3/25 9:32:2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  [中国石化报 2011年3月22日] 在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单位GDP能耗降低16%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被列为约束性指标。
  有声音称,我国未来几年将处于能源强度二次爬坡阶段,因此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十分困难。能源强度,即单位GDP需要消耗的能源量。
  笔者认为,我国的能源强度变化数据不支持二次爬坡的提法。
  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历史轨迹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发展模式:能源强度的曲线有一个上升阶段,达到顶峰后快速地下降。这是一个经济与能源的普遍发展规律。
  在能源强度的上升阶段,即工业化前期阶段,经济的增长需要高比例的能源投入和支撑。在能源强度下降阶段,即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增长只需较少比例的能源投入。
  后起的国家从先行的国家的技术、制造能力和贸易模式中得到益处而处于后发优势,同样的单位GDP产出,只需比先行的国家消耗更少的能源便能做到。从数据上看,后起国家的能源强度峰值比先行国家的能源强度峰值低,但是也经历着能源强度由上升到降低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能源强度轨迹逐渐趋同。国家之间由互补关系转为竞争关系。新兴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正处于后发优势阶段。
  从我国1952年~2009年的能源强度发展数据来看,1977年我国的能源强度处于峰值,前26年处于能源强度爬坡阶段(排除“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不可靠数据)。可见,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我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我国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资源,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从1978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狠抓“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开展国际交流和贸易,能源强度的后发优势显现出来,能源强度迅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后,能源强度有所上升,有些学者便认为是新的爬坡阶段,能源强度或者是保持经济增长的能源投入比例需要加大,这种提法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误导。
  很多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者认为,现在既然处于爬坡阶段,能源的过度消费就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提法和论断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这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政府强有力政策的叠加效应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的能源强度的爬坡阶段和顶峰已经过去了,现在经济发展的规律是,能源强度随着经济的增长仍将进一步下降。
  尽管在这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起伏,比如1989年~1990年和2003年~2005年的两个小起伏,但要评价一个爬坡阶段的存在至少需要10年的数据支持。因此,能源强度二次爬坡阶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存在。